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4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156篇
测绘学   19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820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91.
胶东招掖矿集区巨量金质来源和流体成矿效应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胶东招掖大型金矿集中区的形成是一个多期次、多来源的复杂过程.胶东群正变质岩的原岩——太古代拉斑玄武岩为初始矿源岩;太古代-元古代胶东群、荆山群和粉子山群变质岩为中间矿源岩;中生代剪切重熔岩浆岩——玲珑型花岗岩和郭家岭型花岗岩是成矿物质的主要直接提供者;郭家岭型花岗岩还起到"热机"作用;而蓬莱群及滦家河型花岗岩提供成矿物质的可能性较小.金的成矿作用是在古老地幔分异出的太古代拉斑玄武岩基础上,经韧性剪切→区域变质→岩浆重熔等构造热动力作用逐步富集的过程.岩浆侵入后,形成以岩体为中心的凸形热场,是流体成矿作用的主要动力之一.成矿流体的流速可以促进混合热液的生长,剪切破碎带是强烈输运-反应耦合成矿的有利场所.地幔富C-H-O流体、中-下部地壳富硅流体、浅-表部富硫流体3个层次流体相互沟通、混合,导致流体循环持续时间增长,萃取围岩有用元素增多,成矿元素丰度升高,并最终形成胶东招掖金矿集中区.  相似文献   
892.
893.
2013年,世界经济仍处于缓慢复苏阶段,我国地质勘查行业出现重要转折点。全国地质勘查资质数量持续增长,中央财政资金投入稳步增加,但全年地质勘查总投入同比减少9.3%,全国地勘单位总收入与总支出均有不同程度减少,钻探工作量同比减少22.3%,全国地勘单位总收入同比减少10.14%,部分地质勘查单位的收入同比下降20%~30%,全国地质勘查进入调整期。  相似文献   
894.
地质信息约束下的三维密度填图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矿产勘探中应用最广泛、成本最低的方法就是重力和磁法勘探,它们在靶区优选、隐伏矿定位等不同勘查阶段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重磁解释的反演结果往往产生多解性,因而需要采用有效方法来减小多解性。无约束的反演通常很难得到符合实际地质情况的解,因此地质约束反演是现阶段降低多解性的主要途径。本文从模型试验入手,开展了三维密度填图技术研究。对比了无约束与有约束以及约束多少的反演效果,结果发现随着约束条件的增加,反演所得的结果与真实情况的吻合度逐渐增加。本文还以安徽省庐枞矿集区为例,探索了地质信息约束下的重力三维填图技术,获得了矿集区地下5km深度的三维密度体,该结果揭示了矿集区主要岩体三维分布、构造的起伏和主要地层的展布。模型试验和实例结果表明:地质信息约束的三维密度填图技术,能够降低反演多解性,提高分辨率,优化反演结果,是现阶段实现矿集区"透明化",发现深部矿产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95.
Waters from abandoned Sb-Au mining areas have higher Sb (up to 2138 μg L−1), As (up to 1252 μg L−1) and lower Al, Zn, Li, Ni and Co concentrations than those of waters from the As-Au mining area of Banjas, which only contain up to 64 μg L−1 As. In general, Sb occurs mainly as SbO3 and As H2AsO4. In general, waters from old Sb-Au mining areas are contaminated in Sb, As, Al, Fe, Cd, Mn, Ni and NO2, whereas those from the abandoned As-Au mining area are contaminated in Al, Fe, Mn, Ni, Cd and rarely in NO2. Waters from the latter area, immediately downstream of mine dumps are also contaminated in As. In stream sediments from Sb-Au and As-Au mining areas, Sb (up to 5488 mg kg−1) and As (up to 235 mg kg−1) show a similar behaviour and are mainly associated with the residual fraction. In most stream sediments, the As and Sb are not associated with the oxidizable fraction, while Fe is associated with organic matter, indicating that sulphides (mainly arsenopyrite and pyrite) and sulphosalts containing those metalloids and metal are weathered. Arsenic and Sb are mainly associated with clay minerals (chlorite and mica; vermiculite in stream sediments from old Sb-Au mining areas) and probably also with insoluble Sb phases of stream sediments. In the most contaminated stream sediments, metalloids are also associated with Fe phases (hematite and goethite, and also lepidocrocite in stream sediments from Banjas). Moreover, the most contaminated stream sediments correspond to the most contaminated waters, reflecting the limited capacity of stream sediments to retain metals and metalloids.  相似文献   
896.
张强  杨华泽 《江苏地质》2014,38(1):122-127
新庄铜铅锌矿床位于白垩纪红色盆地的北部边缘与石炭、二叠系灰岩的结合处。矿区基本构造格架为一向南西倾伏的倒转背斜,并且在成岩前受到F1、F2、F3等断层横向切割破坏。对矿床地质特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的研究,燕山中期岩浆活动产物具有同源同期多次侵入的村前岩体,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大量热源及物质,区内的褶皱断裂构造为成矿提供了良好的构造条件,石炭系上统黄龙组—船山组为成矿提供了大量的物质来源。通过对前期勘查情况的研究,提出本矿区中深部找矿方向及建议。  相似文献   
897.
陈冬  胡森林  张珍玉 《江苏地质》2014,38(1):110-116
通过分析金驹山矿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围岩蚀变及矿石构造等地质因素,认为金驹山矿区的断裂构造严格控制着矿区内矿脉和岩脉的规模、产状及产出位置,是矿区的主控矿因素,同时也是矿区的主要找矿标志;粗安斑岩与矿区成矿热液源于同一母岩浆,其分布对矿体分布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同时总结矿区成矿规律,认为金驹山矿区神墩山与金驹山之间第四系覆盖区和矿区以北曲山地区为今后寻找金驹山类型矿床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898.
苏旭亮 《江苏地质》2014,38(2):227-231
旧店金矿田位于招平断裂南端,矿田内矿床均受旧店帚状构造控制,分析该帚状构造特征认为,其主要受3期不同作用力叠加而成:侏罗纪晚期—早白垩纪早期(160~125 Ma),受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NW向覆冲作用力,是平面具左旋特征的帚状构造主形成阶段;白垩纪中期(125~100 Ma),郯庐断裂的伸展与燕山期地幔热柱强力侵位作用造成了剖面上的帚状构造;白垩纪晚期(100~80 Ma),郯庐断裂全面拉伸对前期各构造改造阶段。该帚状构造内的NNE向东倾的压扭性构造为主要控矿构造,经主要矿床的深部验证证实,此类构造深部赋存较好的隐伏金矿体。  相似文献   
899.
和玉红 《云南地质》2014,33(3):384-386
四家寨金矿是康定杂岩内典型的石英脉-蚀变岩型金矿床,金矿(化)石英脉呈似层状,透镜状充填于构造破碎带中,硅化、黄铁矿化与金矿关系密切,脆-韧性剪切带是本区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900.
个旧东区东西向断裂控岩控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东西向构造控岩控矿特征进行全面总结分析,讨论了东西向断裂深部找矿的意义,指出深部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