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7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121篇
测绘学   42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236篇
地质学   485篇
海洋学   28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化学和稳定同位素指纹是目前国际上用于示踪石油类污染来源及其环境命运的有效技术。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可疑重油与被污染水体及植物表面污染物的饱和烃和芳烃分布以及生物标志化合物姥姣烷、植烷、“不可分辨的混合物”(UCM)等化学指纹特征,对比可疑重油与被污染水体表面漂浮重油的沥青质同位素组成,追踪了发生在广东省南海市的两次小型重油泄漏事件。结果揭示,2002年10月16日晚发生的污染事件源于某饲料公司锅炉房的重油泄漏;而2002年10月25日的泄漏事故则是某加油站重油渗漏所致。  相似文献   
152.
油气资源预测统计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晓冬  徐景祯  杨勉 《地质科学》2004,39(2):245-250
松辽盆地北部的油气勘探程度虽然较高,但仍然有一些尚未发现的油气资源。本文在对预测油气资源的分形分布模型和截断帕雷托(TSP)分布模型两种统计模型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油气藏地质规律,通过预测该区未发现的油(气)田数量及其储量规模分布,认为方法可行,结果供参考,并待实践进一步验证。得出主要结论是:分形分布模型是一种预测油气田数量和储量(资源量)的可靠方法,在勘探程度较高的盆地或区带应用效果较好,而在勘探新区应用则有一定难度;截断帕雷托分布模型相对于分形分布模型不很完善,但应用该模型进行油气资源分布预测受具体盆地地质条件的影响较小,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3.
新疆西部苏盖特构造带构造特征及勘探前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超  尚新璐  陈军  王晓云 《地质科学》2004,39(4):571-579
苏盖特构造带位于新疆昆仑山弧形推覆体前缘.本文通过研究苏盖特构造带的构造特征,确定了地震反射层的地质属性,认为苏盖特构造带由表层推覆体及下部下第三系-二叠系之间的地层经过3次重复形成的叠瓦状推覆体构成.苏盖特构造带活动始于上新世阿图什组沉积期,定型于更新世.通过研究西昆仑逆冲推覆体及已钻探井的地表油源、储层特征及储盖组合,认为苏盖特构造带具有两套好的油源即石炭-二叠系及侏罗系油源,两套好的储集层即白垩系和下第三系储层,相应地,发育两套储盖组合,具有良好的圈闭及运聚条件,是有利的勘探目标区.  相似文献   
154.
试验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下(5、20、50 mg/L)三组柴油分散液,对马粪海胆的肠体、性腺、体液三个部位的抗氧化还原系统细胞色素P450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污染暴露时间的增加,三个部位的细胞色素P450活性均呈现出先被诱导、后被抑制的规律,并且油浓度越高,出现诱导和抑制效应的时间越早,活性变化的幅度也越大。海胆P450活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油污染的强度及其对海洋生物的毒性效应,可作为海洋石油烃污染监测的毒理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5.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Arctic Search and Rescue Agreement—the first legally-binding instrument negotiated and adopted under the auspices of the Arctic Council—and analyzes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current Arctic regime. Led by the Arctic Council, the Arctic regime was established in a soft law format. However, the soft law nature and restricted mandates of the Arctic Council have limited its capacity to respond to new issues emerging from climate change, particularly those related to the exploitation of oil and gas reserves, commercial shipping through the region, effects on wildlife, and impacts on indigenous peoples' homelands and culture. The adoption of the Agreement represents a new approach for the Arctic States to respond to these new challenges. At the same time, it does not imply that a legally-binding instrument is necessarily preferable for every issue, and importantly, the new Arctic Agreement does not establish new institutional relationships, suggesting satisfaction among the Arctic States with the existing arrangements. Thus, although the Arctic regime is undoubtedly changing, this change should not be treated today as a shift from soft to hard law. What is more certain is that the Arctic Council will continue to function as a cooperative forum where the Arctic States can address these challenges, and its importance will only increase in coming years.  相似文献   
156.
基于资源等价分析法的海洋溢油生态损害评估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京梅  王晓玲 《海洋科学》2012,36(5):98-102
采用资源等价分析法构建溢油海洋生态损害评估的模型,重新对2002年渤海塔斯曼溢油事件的潮间带生物损害进行定量评估,得出补偿修复工程的规模从而估算出针对潮间带受损资源的赔偿额度。资源等价分析法的研究与应用填补了国内在该类方法研究领域的空白,进一步完善了中国溢油生态损害评估方面的研究,为各类溢油损害计算提供参考和补偿依据。  相似文献   
157.
采用油粒子模式,以原油为溢油油种,在模拟潮流的基础上分别预测了董家口30万t码头航道溢油油膜在静风、西北风和不利风向3种情况下的油膜动态漂移过程。对溢油油膜漂移路径及扫海范围的模拟,可为码头溢油应急计划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58.
根据吐哈油田的特点,就高砂比压裂技术在吐哈油田的应用,在压裂液优化、支撑剂选择、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优选出了适合该地区的压裂液和支撑剂,优化了压裂施工工艺,最终通过实践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吐哈油田的高砂比压裂工艺,经过推广试验证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9.
化学消油剂乳化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消油剂在溢油事故处理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其使用效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分别从原油、消油剂的不同配比(DOR)与环境因素(海水温度、盐度)方面,对4种消油剂(A,B,C,D)的乳化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B类消油剂的乳化性能最好;为达到30s乳化率>60%、10min乳化率>20%的消油剂乳化标准,B类消油剂25℃时最佳DOR范围在0.30~0.35之间,20℃时DOR为0.45,15℃时DOR为0.5以上。消油剂的乳化效果受温度影响较大,而受盐度影响较小。本文为消油剂在海洋溢油中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