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980篇
  免费   10851篇
  国内免费   16250篇
测绘学   4987篇
大气科学   6220篇
地球物理   11944篇
地质学   42622篇
海洋学   6455篇
天文学   2283篇
综合类   4303篇
自然地理   9267篇
  2024年   413篇
  2023年   1082篇
  2022年   1954篇
  2021年   2248篇
  2020年   2317篇
  2019年   2704篇
  2018年   2222篇
  2017年   2506篇
  2016年   2765篇
  2015年   2917篇
  2014年   3537篇
  2013年   3355篇
  2012年   3814篇
  2011年   3937篇
  2010年   3381篇
  2009年   3959篇
  2008年   3902篇
  2007年   4248篇
  2006年   4154篇
  2005年   3626篇
  2004年   3372篇
  2003年   3216篇
  2002年   2860篇
  2001年   2524篇
  2000年   2357篇
  1999年   2156篇
  1998年   1893篇
  1997年   1716篇
  1996年   1560篇
  1995年   1337篇
  1994年   1327篇
  1993年   1128篇
  1992年   917篇
  1991年   640篇
  1990年   535篇
  1989年   428篇
  1988年   333篇
  1987年   222篇
  1986年   133篇
  1985年   94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37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36篇
  1978年   37篇
  1977年   24篇
  1975年   4篇
  1954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wind erosion and its driving factors in Chin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oil erosion by wind means the soil particles are eroded and transported by wind. Fine particles of soil are transported as suspended load and may travel much greater distances than the coarse coarse materials do which are transported as creep and saltation. The finest particles and chemical microsome constitute the aerosol which can even keep for several years in atmosphere from descending. Wind erosion is a serious problem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In China, up to 2400 km2 of land is dese…  相似文献   
902.
结构设计地震作用效应影响因素及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本文分析了现行抗震设计中影响结构设计地震作用效应的主要因素,以规则平面框架对例对新旧规范影响结构设计地震作用效应的因素进行了对比,给出了其间的重要变化和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903.
李宁 《地球物理学报》1989,32(5):580-592
本文导出了电阻率-孔隙度、电阻率-含油(气)饱和度关系的一般形式--两个对称的表达式,并给予了实验证明。同时,本文指出,Archie公式、Winsauer公式和双水公式都是一般形式在一定条件下的特例。在一般情况下,本文给出了14个能够逼近这两个表达式的函数类型,通过岩芯数据进行选优,可以得到适合不同地区或地层的最优方程。根据本文理论建立的解释方法和研制的软件已经在油田生产中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由于涉及内容较多,全文分两部分撰写。以下是本文的第(Ⅰ)部分,即一般形式的导出及实验验证;而最佳函数类型的确定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将作为本文的第(Ⅱ)部分发表。  相似文献   
904.
利用中国大陆丰富的地震记录,对表征地震能量空间分布局域标度特性的各参量〔1〕及其组合进行系统研究,提炼具有可操作性、能够用于日常地震监测预报的实用方法,特别着重于“异常”划分方式及划分标准的研究。这一划分方式及划分标准对不同地区或不同时段均是“动态”可变的,对所研究的10个区域内发生的中强地震进行回顾性的预报检验,发现对于较短时期(0.5-1.5年),其最大预报评分的平均值介于0.3—0.6之间,明显高于随机应答的概率评分,表明多参数综合使用具有相对强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905.
Unlike many reactive continental shelf mud deposits in temperate regions, bacteria and microfauna rather than macrofauna typically dominate benthic biomass and activities over large areas of the Gulf of Papua (GoP) deltaic complex, Papua New Guinea. During mid NW monsoon periods (Jan–Feb), macrofaunal densities at Gulf stations were relatively low (), large macroinfauna were absent (upper 25 cm), and small (), surface deposit-feeding polychaetes and tubiculous amphipods were dominant, reflecting a frequently destabilized seabed and high sedimentation/erosion rates. Although frequent physical disturbance generally inhibits development of macrobenthic communities, some regions of the Gulf deposits are periodically colonized and extensively bioturbated during quiescent periods, as shown by preserved biogenic sedimentary structures. Bacterial inventories integrated over the top 20 cm were extremely variable within each sub region of the clinoform complex. A possible bimodal pattern with bathymetric depth and distance offshore may occur: lowest-inventories within the sandy, proximal Fly River delta, an open Gulf inner topset zone (10–20 m) having sites of relatively high inventories, an open Gulf mid-topset region with intermediate values and less extreme variation, and the outer topset—upper foreset zone (40–50 m) where highest values are attained (). Various measures of microbial activity, including measures proportional to the cellular rRNA content and the proportion of dividing cells, indicate extremely productive populations over the upper 1-m of the seabed throughout the Gulf of Papua region. Bacterial biomass (0–20 cm) including data of Alongi et al. (1991, 1992, 1995) varied from a low of in intertidal mud banks to a high of in the topset—foreset zone. Macrofaunal biomass did not exceed in any sampled region, ranging from 0.009±0 to with no obvious correlation with bathymetric depth (1–63 m). Meiofaunal biomass was generally an order of magnitude lower than macrofaunal biomass. Relatively elevated bacterial biomass and high turnover rates are consistent with high measured rates of benthic remineralization, presumably reflecting the rapid response time of bacteria to physical reworking, the associated entrainment of organic substrate, and flushing of metabolites. Solute exchange is also enhanced below the directly mixed surface region, possibly producing ‘far field’ stimulation of microbes in underlying deposits. Physical reworking and reoxidation of sediments between 10 and 50 m water depth maintain suboxic, nonsulfidic conditions in the upper 0.5–1 m despite active microbial communities and high benthic remineralization rates.  相似文献   
906.
中国气温变化的两个基本模态的诊断和模拟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复杂多变,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研究中国近百年来的气温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重建了中国东部71个站1880—2004年四季气温距平序列。通过EOF分析发现了中国气温变化的2种最基本的模态:东部一致变化和关内关外相反变化。这2种模态不随季节变化,而且在不同时期也是稳定的。通过研究这2种模态与变暖趋势的关系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变暖主要是由于第一模态在该时期持续的正位相增强造成的;而20世纪20~40年代的变暖主要是由于第二模态所呈现的正位相所造成的。此外,我们检验了这2种模态在大气环流模式(CAM)中的表现。结果表明:121年(模式中1880—2000年)的集合模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重现第一模态的变化,而第二模态则仅在冬季表现明显。最后,以冬季为例,利用1880—2004年重建及观测的500 hPa高度场资料,通过合成分析进一步研究了这2种模态的环流机制:第一模态正位相对应纬向环流增强,表现在地面气温分布上为东部一致变暖。而负位相则对应东亚大槽加深,东部地区一致变冷。第二模态正位相对应的环流分布则为从东亚北部到阿留申为负距平,东亚到北太平洋中纬度为正距平;对应地面气温分布为关内变暖关外变冷。负位相时环流分布基本相反。这样的环流机制得到了模式研究的支持。  相似文献   
907.
文章是对ISO9001标准精神的一些理解,并对该标准中一些条文规定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908.
胶东金矿集区矿石中普遍含金属硫化物和碳酸盐矿物,某些矿床中还见有富含炭质的断裂破碎带.成矿溶液中含有大量的SO4^2-、HCO3^-、CO2和有机质等的含硫和含碳组分.矿石硫同位素组成明显富集重硫,结合胶东金矿主要成矿时期(早白垩世)特殊的地质背景、同期海水硫酸盐δ^34S平均值(约+16‰)及现代海水沿NE-NNE向断裂倒灌情况,笔者认为,硫的主要来源与海水硫的大量补给有关.而根据碳、氧同位素组成特征分析,形成金矿床中方解石的物源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前寒武系碳酸盐岩.浅表环境下成矿金属元素及硫、碳等物质在热液对流系统中的大规模循环是成矿的关键,SO4^2-与S2^-之间的临界转化是制约成矿金属元素活化-迁移-聚集的重要因素,而含碳组分(CO3^2-、HCO3^-、CO2和有机质)则有利于Au、Cu、Pb、Zn等元素的活化和迁移,含硫和含碳组分的循环及有关的物理化学反应之间有明显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909.
人居环境系统内部的耦合协调是保证人居环境均衡发展的基础。基于“人类-居住-支撑-自然-社会”5个子系统,构建人居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将2个系统间的容量耦合模型扩展运用到人居环境5个子系统中,综合熵值法、GIS空间分析以及地理探测器对辽宁省2005~2016年人居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特征与驱动力进行探讨,阐述人居环境系统内部协调性。研究表明:2005~2016年辽宁省人居环境系统内部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整体呈缓慢浮动上升趋势;辽宁省人居环境耦合协调度呈分散格局,并且呈现从中间向两侧递减的“屋脊”式格局和“双核结构”;东西方向上,空间演变趋势由倒U型逐渐向一字型演变,南北方向上由斜线型向“L”型演变。全省出现了中耦合低协调区、中耦合过渡协调区、高耦合低协调区、高耦合过渡协调区、高耦合高协调区5种类型区。空间分异驱动力主要包括人的需求、经济发展、住房、互联网发展等。  相似文献   
910.
关于中国西部干旱区生态环境演变与调控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从中国西部干旱区的界定、自然条件特点的分析出发,结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指出进行该区生态环境演变与调控研究的重大意义。提出了在时间序列上进行生态环境演变研究,在空间结构上开展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生态过程研究,在时空耦合界面上探讨重大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生态系统的调控与管理研究的思路。并从生态环境形成演变、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及生态环境管理等方面探讨了研究工作的技术路线。同时,指出了主要研究内容和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以及将要实现的研究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