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97篇 |
免费 | 810篇 |
国内免费 | 168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8篇 |
大气科学 | 800篇 |
地球物理 | 973篇 |
地质学 | 3223篇 |
海洋学 | 909篇 |
天文学 | 20篇 |
综合类 | 186篇 |
自然地理 | 35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5篇 |
2023年 | 95篇 |
2022年 | 147篇 |
2021年 | 150篇 |
2020年 | 163篇 |
2019年 | 216篇 |
2018年 | 191篇 |
2017年 | 176篇 |
2016年 | 202篇 |
2015年 | 211篇 |
2014年 | 275篇 |
2013年 | 310篇 |
2012年 | 290篇 |
2011年 | 285篇 |
2010年 | 246篇 |
2009年 | 321篇 |
2008年 | 288篇 |
2007年 | 292篇 |
2006年 | 283篇 |
2005年 | 245篇 |
2004年 | 230篇 |
2003年 | 211篇 |
2002年 | 220篇 |
2001年 | 166篇 |
2000年 | 173篇 |
1999年 | 159篇 |
1998年 | 141篇 |
1997年 | 136篇 |
1996年 | 132篇 |
1995年 | 80篇 |
1994年 | 97篇 |
1993年 | 69篇 |
1992年 | 49篇 |
1991年 | 46篇 |
1990年 | 43篇 |
1989年 | 32篇 |
1988年 | 19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6篇 |
1979年 | 1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利用华北地震科学台阵和首都圈地震台网记录的4511次近震和625次远震的P 波到时数据,采用纬度和经度方向分别为0.5deg;times;0.5deg;的网格划分,反演得到了华北北部地区(111deg;E——120deg;E,37deg;N——42deg;N)深至400km 的地壳上地幔三维P 波速度结构.层析成像结果表明,研究区的速度存在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随着深度增加横向不均匀性总体呈现减弱趋势.燕山隆起带在60——120km 深度内存在明显的高速异常,这与较大的岩石圈厚度有关;山西裂陷盆地、华北平原下方60km 深度存在明显低速异常,与软流圈的出现有关.燕山隆起带岩石圈厚度在120km 以上,明显比太行山隆起的岩石圈厚度大,与稳定大陆地区的岩石圈厚度一致.太行山山前断裂已切穿莫霍面,贯入岩石圈.研究区上地幔顶部大范围的低速异常反映了软流圈上隆的特点.在华北平原及燕山隆起下方200——300km 存在高速异常可能与太古代大陆板块岩石圈的残留体有关. 相似文献
22.
推覆构造是一种和油气有关的重要构造形式,主要产出于造山带前陆,是挤压或压缩作用的结果,对油气的生成、储集、运移、圈闭和保存条件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区从漠河盆地、海拉尔盆地到二连盆地内的中生代推覆构造,组构了大兴安岭西盆地群推覆构造.本文通过对三个盆地五种推覆构造的地震学研究,将其推覆方向归结为两类:第一类由北西向南东推覆,在三个盆地中表现明显;第二类由南东向北西推覆,在海拉尔盆地和二连盆地内有显示.认为第一类推覆作用来源于蒙古-鄂霍茨克洋自西向东的闭合;第二类推覆作用来源于太平洋板块俯冲的远程应力作用.
相似文献23.
柴达木盆地北缘大柴旦地区古生代花岗岩锆石SHRIMP定年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大柴旦地区是柴北缘古生代超高压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超高压岩石相伴的花岗岩十分发育。这些花岗岩具有两类不同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Ⅰ类以 Na_2O/K_2O 比值小于1、明显的负 Eu 异常和低 Sr、高 Y 为特征,具有 S-型花岗岩的属性,Ⅱ类以 Na_2O/K_2O 比值大于1、弱负 Eu 异常到正 Eu 异常和高 Sr、低 Y 为特征,具有Ⅰ-型花岗岩的属性,反映了它们的源岩及成因上的差异。锆石 SHRIMP U—Ph 定年结果表明,大柴旦地区花岗岩的年龄可分为三组,第一组年龄为446.3±3.9Ma,第二组年龄分别为408.6±4.4Ma、403.3±3.8Ma、401.8±3Ma,第三组年龄分别为374.5±1.6Ma、372±2.1Ma。结合区域地质特征,我们认为,第一组年龄可能反映了柴达木陆块与中南祁连板块碰撞的时代,第二组年龄可能反映了深俯冲地下的板块由于拆沉而折返的时代,第三组年龄可能反映了碰撞隆起后造山带上不同块体之间的伸展、滑塌的时代。 相似文献
24.
25.
Evaluating actual evapotranspiration and impacts of groundwater storage change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As a critical water discharge term in basin‐scale water balance, accurate estimation of evapotranspiration (ET) is therefore important for sustainable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T and groundwater storage change can improve our knowledge on the hydrological cycle in such regions with intensive agricultural land usage. Since the 1960s, the North China Plain (NCP) has experienced groundwater depletion because of overexploitation of groundwater for agriculture and urban development. Using meteorological data from 23 stations, the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areal evapotranspiration model is evaluated against estimates of ET derived from regional water balance in the NCP during the period 1993–2008. The discrepancies between calculated ET and that derived by basin water balance indicate seasonal and interannual variations in model parameters. The monthly actual ET variations during the period from 1960 to 2008 are investigated by the calibrated model and then are used to derive groundwater storage change. The estimated actual ET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precipitation, and the general higher ET than precipitation indicates the contributions of groundwater irrigation to the total water supply. The long term decreasing trend in the actual ET can be explained by declining in precipitation, sunshine duration and wind speed. Over the past ~50 years, the calculated average annual water storage change, represented b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ctual ET and precipitation, was approximately 36 mm, or 4.8 km3; and the cumulative groundwater storage depletion was approximately 1700 mm, or 220 km3 in the NCP. The significantly groundwater storage depletion conversely affects the seasonal and interannual variations of ET. Irrigation especially during spring cause a marked increase in seasonal ET, whereas the rapid increasing of agricultural coverage over the NCP reduces the annual ET and is the primary control factor of the strong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actual and potential ET. Copyright © 201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26.
北黄海盆地中生界目的层埋藏较深,储层纵横向变化快,厚度较薄,砂泥岩速度接近,造成纵波阻抗叠置,单纯依靠叠后纵波阻抗反演预测很难解决岩性区分和储层描述问题,而通过叠前同步反演得到的纵横波速度比和密度参数,进而转换为对岩性和物性敏感的其他参数,能有效区分砂泥岩,进行复杂岩性的识别和储层描述,提供更加准确的储层预测结果。利用叠前同步反演技术,对北黄海盆地中生界储层进行预测,刻画了目的层中砂体的空间几何形态,实现了对储层的精细描述,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7.
28.
青藏高原北侧地区干湿年夏季垂直环流差异的对比分析及青藏高原的热力影响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30
为了分析西北干旱的形成原因,本文首先利用高原北侧地区5站历年夏季的降水量资料等,制定了该区的干湿标准,划分了历年夏季的干湿等级。接着又利用ECMWF的格点资料等对比分析了该区干湿年夏季间垂直环流的差异,也探讨了青藏高原地面热状况与高原北侧干湿状况的联系。其主要结论是:1)文中制定的以降水标准差为判据的干湿标准适合西北干旱区;2)高原北侧干湿年夏季间在高原北侧和高原上的垂直环流存在明显差异;3)青藏高原地面热状况与上列差异有关,也即青藏高原的热力作用是西北干旱的重要成因之一。 相似文献
29.
利用1979—2012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最佳路径资料,Hadley中心的海温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等,研究了夏季(6—10月)热带北大西洋海温异常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生成的关系及其可能机制。结果表明,夏季热带北大西洋海温异常与同期西北太平洋TC生成频次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热带北大西洋海温的异常增暖可产生一对东—西向分布的偶极型低层异常环流,其中气旋性异常环流位于北大西洋/东太平洋地区,反气旋异常环流位于西北太平洋地区。该反气旋环流异常使得TC主要生成区的对流活动受到抑制、低层涡度正异常、中低层相对湿度负异常、中层下沉气流异常,这些动力/热力条件均不利于TC生成。此外,西北太平洋地区低层涡旋动能负异常,同时来自大尺度环流的涡旋动能的正压转换也受到抑制,不能为TC的生成和发展提供额外能量源。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