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65篇 |
免费 | 1800篇 |
国内免费 | 131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0篇 |
大气科学 | 90篇 |
地球物理 | 3373篇 |
地质学 | 4457篇 |
海洋学 | 276篇 |
天文学 | 6篇 |
综合类 | 601篇 |
自然地理 | 28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4篇 |
2023年 | 133篇 |
2022年 | 219篇 |
2021年 | 281篇 |
2020年 | 229篇 |
2019年 | 348篇 |
2018年 | 276篇 |
2017年 | 281篇 |
2016年 | 330篇 |
2015年 | 317篇 |
2014年 | 365篇 |
2013年 | 391篇 |
2012年 | 374篇 |
2011年 | 335篇 |
2010年 | 330篇 |
2009年 | 435篇 |
2008年 | 429篇 |
2007年 | 376篇 |
2006年 | 413篇 |
2005年 | 318篇 |
2004年 | 362篇 |
2003年 | 284篇 |
2002年 | 252篇 |
2001年 | 262篇 |
2000年 | 260篇 |
1999年 | 170篇 |
1998年 | 195篇 |
1997年 | 173篇 |
1996年 | 170篇 |
1995年 | 163篇 |
1994年 | 158篇 |
1993年 | 130篇 |
1992年 | 105篇 |
1991年 | 50篇 |
1990年 | 42篇 |
1989年 | 48篇 |
1988年 | 37篇 |
1987年 | 30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21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54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江南造山带位于扬子和华夏地块中间,受华南陆块及其周缘多期次的碰撞、裂解及再造过程影响,经历了复杂的构造运动和变形,于中生代期间受区域构造-岩浆事件影响,发生成矿“大爆发”,是研究陆内深部过程、成矿作用的关键地区。受沉积覆盖、出露较少等因素影响,江南造山带中段地壳结构、深部过程及其边界范围等还存在争议。为进一步提高对江南造山带中段中生代深部构造背景、动力学过程及成矿作用的认识,本文利用武宁—吉安深反射地震数据,进行随机介质参数的计算,获得了相关长度剖面。结果发现江南造山带中段地壳厚度沿剖面由北向南逐渐减薄,结合前人研究推测研究区受控于燕山期晚期伸展构造体制,在伸展构造背景下,导致地壳减薄,诱发幔源物质上涌,受地幔上涌影响由南往北逐渐减弱。同时揭示了宜丰—景德镇断裂深大断裂极性,进一步证明了萍乡—广丰断裂为江南造山带中段与华夏地块的边界。最后综合分析了中生代区域构造对成矿的影响,认为在伸展构造背景下,幔源物质沿断裂上涌控制了该区金、钨等矿床的形成。 相似文献
52.
研究了麻城地区重、磁异常场特征,经反演计算获得了深部结构特征。对重力布格异常利用Parker-Oldenburg快速位场反演方法计算出莫霍面的展布,对航磁异常利用对数功率谱法和矩谱法计算出居里面深度。在此基础上,探讨该震区深部蕴震条件。主要结论是:①麻城-团凤断裂带为该区切割较深的主要控震构造;②1932年麻城6.0级地震发生在区域重力异常等值线梯度最大处,磁力异常区两局部正异常间的低值带,莫霍面及居里面隆起区边缘;③发震部位有其特定的深部蕴震构造及应力蕴震条件。 相似文献
53.
基于粗糙集与人工神经网络的变压器故障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问题,提出了基于粗糙集与人工神经网络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模型,分析了该模型的实现步骤.采用Kohonen网络对连续属性值进行离散化,应用粗糙集理论对特征参数进行属性约简,并把约简结果生成规则作为BP网络的输入.仿真结果表明,把经过粗糙集理论预处理过的数据送入BP网络训练,提高了学习速度和故障诊断正确率,减少了训练时间. 相似文献
54.
用现今小震推断洪洞、临汾两次历史大震的震源断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山西临汾地区是一个历史强震多发区,1303年和1695年发生了洪洞(M=8)和临汾(M=73/4)两次特大地震,这两次地震所在区域至今仍在持续不断的小地震活动,具有明显的大震区地震长期活动特征,我们对临汾无线传输地震台网记录的1987-1999年期间发生的1670次中,小地震重新进行了震源定位,根据对这些地震震源位置三维空间分布特征和震源机解制的分析,认为洪洞地震的震源断层应是长80km,埋深5-26km的NNE走向,高倾角的右旋走滑型断层,而临汾地震的震源断层是长70km,埋深5-22km的NWW走向,高倾角的左旋走滑型断层。这与洪洞,临汾两次大震极震区的等震线及该地区应力场的构造环境是吻合的。 相似文献
55.
56.
基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最新的跨断层资料,利用时序曲线分析、断层速率合成分析和垂直形变累积率分析等多种方法进行计算,从不同角度和范围提取2016年门源Ms6.4地震震前异常特征,揭示断层活动。结果显示:1)震中距150 km以内多个场地出现了典型的以加速张性变化为主的短期异常,150~300 km内的异常以趋势变化为主;2)祁连山-海原断裂带上异常场地的空间分布表现出由祁连山断裂带中部集中向东迁移至中东部集中的特征,海原断裂上异常有所增多,此类现象与2003年民乐6.1级地震前的现象极其相似;3)祁连山断裂自2014年以来合成速率偏离正常动态值较远,容易积累应变。垂直形变趋势累积率的计算结果显示,地震震中位于形变积累的高值区。 相似文献
57.
58.
��ɢ���Dz��������ϲ�̽���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俱????????????????????????????????2 km??Χ?????????????????????????????????????????;??????????????????????????????????????????Щ???????????????С??????????????? 相似文献
59.
焦家断裂带位于龙(口)-莱(州)断裂带的南段,为胶西北地区三大著名的金成矿带之一。焦家断裂带南段因第四系覆盖至寺庄以南去向不明。根据近几年的研究成果,认为焦家断裂带应为龙(口)-莱(州)断裂带南段的高家庄子-紫罗姬家段,特别是南部的徐村院-紫罗姬家段所揭露断裂带应为焦家断裂带在该区的南延并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60.
依据随州三里岗ML4.7地震序列的地震监测和宏观调查所获得的基础资料,对此次地震序列的时空强特征及地震成因机理进行了分析。为使地震资料准确可靠,对混淆在序列中的爆破波形与地震波形进行了鉴别和剔除。结合这些基础资料和震源机制解结果。分析认为随州地震序列在成因上与该地区存在的北东和北西向两组断裂构造有关,但主发震构造是北西向断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