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35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68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227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17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1.
新时期人本导向的社区生活圈规划转型关注居民的日常活动对社区空间的利用情况,从而反映出居民对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需求.但目前研究较少关注不同类型居民的差异化时空行为特征,不能有效应对社区居民的差异化需求.论文结合行为地理学的理论,利用手机信令数据,基于居民出行活动的频率和密度测度其核心活动空间和弹性活动空间,分析不同类...  相似文献   
312.
调查了幕府山地区的旅游资源 ,摸清了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各自的资源特点和开发潜力 ,采用半定量的方法对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估 ,结合其开发前景划分了 3大类旅游资源 ,提出了旅游资源的总体保护与开发设想及其空间格局的分布。  相似文献   
313.
Since 1978, many changes have happened on the background of urban regional structure in China, such as the economy system restructuring, the social transforming including the population flow accelerating and social demand diversifying and individualizing,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ystems reforms, the rise of the real estate market and the chang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From the macroscopic view, these changes make the national urban system to be a newer pattern with a widening gap among the cities in spite of the rising of the cities as a whole. At the same, the urban land use structures are changing with both the trends of intensific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and the trends of the regional diversification and the economic integration. Besides, urban structures with multiple centers are emerging in several metropolitan areas in China. These changes and trends mentioned above are confirmed by a case study of Nanjing City, a growing metropolitan area in east China. The case study also points out some problems in urban regional structure reforming, especially the poor social and ecological considerations.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some ideas like balance of intensification and decentralization, development of suburban centers and a reasonable mixing of the functional activities to develop a sustainable urban regional structure. Biography: XU Yi-lun (1971–), male, a native of Zhejiang Province, Ph. D. His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urban geography, 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  相似文献   
314.
lINTRUDUCTIONAsanancientcapitalwithatwenty-centuryhisto-ry,NanjingisoneoftheeconomicandculturalcenteroftheChangiiang(Yangtze)DeltaArea.Duringl9l2-l949,itwasthecapitaloftheRepublicofChina,however,aferl949itexperiencedthedemotionfromanationaIeconomic,POliticalandculturalcentertoaregionalbityandthecapitalofJiangsuProvince.ThereasonwhywetakeNanjingMetropolisasavaluablecaseisthatithasfacedthechangesfromanoutstandingresidentialsegregation(beforel949),thennearlydisappearingduringl949-l977,t…  相似文献   
315.
随着数字化转型深入居民日常生活,线上服务对社区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产生了深远影响。论文以南京零售业为例,基于线下和线上零售特征,采用WMS (Web Map Service)方法和SAG (Scenarios Accessibility Gap)测度线下、线上和综合场景下社区零售可达性格局及其场景差异,采用SLM (Spatial Lag Model)、基尼系数,逐一讨论多场景下不同收入群体的社区零售可达性的公平差异程度。结果表明:(1)不同场景下,南京市社区零售可达性均呈现“城郊两极化”区域差异,随中心城区、主城区、郊区逐次下降。(2)线上服务能有效提高96.76%社区的零售可达性,降低线下场景中64.23%的盲点社区,显著优化了传统线下的社区零售可达性。(3)线下场景,零售可达性随着房价区间升高而先升后降;线上场景,零售可达性随着房价区间升高呈现线性递增,说明线上服务改变了线下场景社区经济属性与零售可达性的关系,放大了不同经济属性社区之间的机会不平等。(4)线下场景,南京市不同收入群体所享有的社区零售资源差距相对较小,而线上场景则差距较大,不公平性更高;由于尺度效应,相比于线下场景...  相似文献   
316.
南京地区初夏一次阵风锋过程的分析与识别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阵风锋过程一般伴随中尺度强对流系统发生, 在近地层形成很大的阵风及风切变, 容易造成风灾, 特别是对航空部门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对2006年6月29日发生在南京的一次由强中尺度对流系统引发的阵风锋过程进行分析, 通过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以及地面中尺度观测网观测到的实况, 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个阵风锋系统的结构。当阵风锋经过时, 地面测站观测到明显的风向变化、 风速增大、 气压增强、 温度下降, 而后出现强降水等特点, 这些都符合阵风锋的结构特征。利用地面测站实时观测到的气压、 相对湿度、 温度等计算得到折射指数, 它在阵风锋刚经过时迅速增大, 而后随阵风锋外移逐渐减小, 但是因为阵风锋后对流系统的影响, 折射指数还要维持很长时间的高值。从雷达观测的反射率强度上能看到阵风锋位置的回波强度、 高度都比两侧要大, 与后方强对流系统之间的距离有5~10 km。对雷达观测到的径向速度进行反演, 可看到上层的速度大于近地层速度, 并且强速度中心靠前, 在近地层形成向后的气流(回流)。阵风锋在多普勒速度场中表现出明显的线状组合切变, 利用阵风锋的这个特点设计自动识别算法, 能够有效地对阵风锋进行识别, 组合切变也能有效地对阵风锋的发展以及移动作预报。  相似文献   
317.
曹晨  甄峰  姜玉培 《地理研究》2021,40(10):2823-2837
通勤是大部分城市就业者日常工作所必须面对的问题。相比宏观层面的城市建成环境,微观层面的邻里环境感知及个体健康与通勤模式选择的联系更为密切。以南京市主城区8个社区为案例地,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邻里环境感知与个体健康对城市就业者通勤模式选择的影响。首先借助问卷调查数据,将通勤模式分为积极通勤、公共交通通勤、电动车/摩托车通勤以及小汽车通勤四类;其次使用因子分析法确定邻里环境感知的潜变量,并将个体健康分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健康行为3个潜变量;最后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的理论框架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① 邻里环境感知变量中服务设施感知、环境品质感知对通勤模式选择存在显著的直接效应,交通安全感知对通勤模式选择存在显著的间接效应。② 个体健康变量中,心理健康与健康行为对通勤模式选择存在显著的直接效应。③ 通勤距离与社会经济属性对通勤模式选择存在显著的直接效应,同时社会经济属性对通勤模式选择亦存在显著的间接效应。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有效提升就业者对于社区环境的主观感受,进而提高就业者参与健康行为的意愿与就业者的健康水平,从而引导其选择更加健康和绿色的通勤模式。  相似文献   
318.
罗小龙  殷洁  田冬 《地理研究》2010,29(10):1746-1756
从再领域化的理论视角对南京市江宁撤县设区的大都市区行政区划调整进行实证研究。研究重点关注城市和政府两类领域机构,从行政区划调整过程、行政区划调整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和行政区划调整中的权力斗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城市空间重组是一个渐进过程,江宁通过撤县设区和撤乡镇设街道两种方式,正在逐步从县域经济向城区经济转型。撤县设区后,江宁城市和经济快速发展,这主要是由于再领域化后江宁相对独立的经济和政治地位。但是,在江宁的再领域化中,政府领域重构并未伴随着城市空间的产生而出现,原县的管理体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得以保留。在新的城市空间中出现了新市—区两级政府管理与原市—县—镇三级政府管理并行的体制。因此,江宁的再领域化是一种不完全的再领域化过程。这也是造成市—区两级政府权利冲突的制度根源。  相似文献   
319.
为了真实模拟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湿润地区的陆面与大气之间的能量和物质交换 ,发展了一个具有普适性的南京气象学院 ( NIM)陆面过程 ( LSP)模式。该模式是由等温植被参数化方案和本文建立的土壤模式所组成。土壤模式又分为五层模式和两层模式两种。利用 1 979年 5~ 8月“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资料作验证 ,同时将五层模式与 Deardorff( 1 978)陆面模式、两层模式作了对比 ,结果表明五层土壤模式的模拟效果较好 ,它比 Deardorff模式优越 ,也比两层土壤模式模拟效果稍好一些。  相似文献   
320.
2006年12月南京连续4天浓雾的微物理结构及演变特征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2006年12月24-27日南京地区出现了连续4天的浓雾天气,其中能见度小于50 m的强浓雾持续了40多个小时.利用FM-100型雾滴谱仪,连续观测了雾滴谱、数密度和含水量等微物理参量.结合自动气象站及能见度仪观测资料,分析了这次浓雾过程的微物理特征,并与1996年观测结果进行对比:雾滴的平均含水量和平均直径与1996年观测结果相当,含水量最大值比1996年观测结果大4倍,数密度比10年前小.认为前2个子过程的雾滴数密度、含水量很高,造成了南京奉次大雾能见度长时间低于50 m的恶劣天气.结合边界层探空资料,认为形成这种强浓雾的主要原因足近地层持续存在强盛的水汽平流,具有平流雾的特征.根据雾微物理参量的起伏变化,将浓雾过程分成4个子过稃,分析并比较了4个子过程的雾滴谱分布,总过程的谱分布及4个子过程的谱分布都服从Dcirmendjian分布,谱型都基本呈指数下降,雾滴主要集中存小滴段.最后,对第一个子过程微物理参量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细致分析.发现这次浓雾是在夜间晴空辐射降温后形成的,午夜最强,日出后随着气温的升高逐渐减弱,反映了辐射雾的口变化特征.另外,还发现雾形成以后,开始变化不大,但随着进一步辐射降温,地面雾团不断产牛,雾爆发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