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35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68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227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17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211.
应用小波分析理论及其时频分析方法,阐述了高低频信息的识别和小波基的选取,并对南京地区2006—2012年数字化应变观测整点值资料进行了小波多分辨率分析。结果表明,六合台体应变小波分解7—9阶是频率最低的部分,异常信号的周期在24—30天左右,持续时间在1—2个月之间,具有明显的短期、临震异常特征;江宁台四分量应变的整点观测值的第9阶小波分解表明,在发生2次地震前,四分量中至少有3个方向的分量出现了明显的异常情况,这种异常周期通常在20—30天左右,其与高淳台的异常周期时间相当,它可能是地震的前兆信号。  相似文献   
212.
The stratigraphical cross-sections of the Yangtze River incised-valley near the No.1, No.3 and No.4 Nanjing Yangtze River bridges were established with respective bore date and documents. By 14C age analysis of the samples of four drilling cores near the No.4 Bridge (to be built), we can find that the time range of paleo-valley is dated in the LGM at a depth of –60 m to –90 m near Nanjing. It is also indicated that the deep incised-valley channel was narrow and the river flowed swiftly. The ancient Yangtze River deep channel presented partially and deeply incised features near the No.1 Bridge. According to previous publications, much research has been done on the main paleo-channel of the Yangtze River, but few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on discharge estimation. In this paper, the incipient velocity and average velocity of the LGM was calculated with Vc = 4.60d1/3h1/ 6, 95 Vc 1.28lg 13.15. h . gd , d ? ? = ? ? ? ? 1 6 * 90 V 6.5u h d ≈ , etc., in terms of the river shape, sedimentary grain size and sequences near the No.3 and No.1 bridges. Moreover, the discharge in Nanjing reach of the Yangtze River during the LGM has been estimated to be around 12,000–16,000 m3/s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 of discharge, velocity of flow and cross-section.  相似文献   
213.
基于2005年在南京市进行的大规模家庭户调查,检查城市不同社会群体的贫困发生率和贫困集聚度,并分析不同贫困群体的特征及贫困的决定因素。1370个调查案例被分为三种类型:无失业人员的城市家庭、有失业人员的城市家庭、农民工家庭。研究采用主观感知和客观测度两种方法分析不同城市群体的贫困发生率和贫困集聚度。城市贫困群体的特征分析集中于其日常生活的最基本元素,包括人口学特征、社会权利、住房条件、邻里关系和社会网络等。研究发现,有失业人员的城市家庭与农民工家庭有着相似的贫困发生率,后者更遭受多重不利。在贫困决定因素方面,城市家庭的贫困主要取决于不利的个人和家庭特征因素,而农民工家庭的贫困很大程度上与制度歧视相联系,农民工不仅在生活条件上而且在社会保障方面仍无法真正融入城市社会。  相似文献   
214.
西安地铁二号线下穿城墙及钟楼保护措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雷永生 《岩土力学》2010,31(1):223-228
针对西安地铁二号线穿越国家级文物--城墙北门、南门及钟楼保护区在施工期以及运营期对古建筑物的影响,提出1套城墙北门、南门及钟楼的具体有效的保护措施。对比分析了穿过城墙北门、南门及钟楼的地铁几种设计施工方案,最终采纳地铁线路双侧分绕古建筑物、隔离桩基础加固以及加固古建筑物上部结构的施工方案。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处理效果分析得出,城墙北门、南门及钟楼加固后地铁影响效果减小2/3。施工期监测数据表明,古建筑物沉降位移比实际预测位移要小,沉降位移均在保护设计范围之内,论证了保护措施有效性和合理性。同时,分析了地铁运营振动对城墙影响,并提出减振措施以及减振效果分析。通过方案选取、数值分析、具体实施以及实时监测,提出并论证一套具有很强实用价值的隧道穿越古建筑物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15.
轨道交通振动下南京片状细砂的有效应力路径及破坏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雪珠  陈国兴 《岩土力学》2010,31(3):719-726
以南京片状结构细砂为研究对象,采用英国WFI动静多功能三轴仪,研究了饱和南京片状结构细砂在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静偏应力水平、循环应力比对其动力特性的影响;把振动孔压的发展与应力路径相联系,分析了循环荷载作用下不同阶段南京片状结构细砂所处的初始压密状态、压缩状态和膨胀状态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同时,根据静偏应力与循环偏应力的大小,视有无偏应力反向,南京片状结构细砂的破坏模式可分为循环活动性和塑性应变累积破坏,并对其循环活动性的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16.
根据分形理论,研究了南京下蜀黄土粒度分形结构特征,发现在双对数坐标下粒径和粒度含量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表明粒度组成具有分形结构。通过对下蜀黄土颗粒分形的计算,结果显示颗粒分维值随着粘粒含量的增大而增大,且与不均匀系数和曲率系数有良好的非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粒度分维所具有的工程地质意义。最后指出粒度分维体现了土体工程地质性质的本质,可以考虑作为土体分类的一个合理指标。  相似文献   
217.
南京都市区就业空间结构与区位模式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晖  袁丰  赵岩 《地理科学进展》2021,40(7):1154-1166
就业空间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映射出城市经济与社会现象的多样性.论文采用经验贝叶斯克里金、非参数局部加权回归、多中心密度函数等方法综合刻画南京都市区就业空间结构特征,并从就业结构化分散、就业中心增长转型、就业异质性集聚与土地混合利用3个方面剖析其就业区位模式特征.研究发现:①南京都市区就业郊区化与多中心化并存,"分...  相似文献   
218.
西安地铁二号线沿线地裂缝特征、危害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裂缝是西安地区典型的地质灾害,对该地区的各类工程建筑、交通设施、城市生命线工程及土地资源造成威胁,尤其是对拟建的西安地铁二号线的施工与安全运营影响更大。本文首先介绍了西安地裂缝的基本特征,然后阐述了西安地铁二号线穿越地裂缝的基本情况。根据实际观测数据及地表累计活动量确定了地铁二号线穿越的各条地裂缝在不同时间段的活动速率及地裂缝活动的影响范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地裂缝灾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19.
分析了南京市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分布特征及成因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地质灾害的防治原则和对策,以便有效的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力争将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220.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近郊型风景名胜区受到城市化的威胁和蚕食.但是,近些年来国家对风景名胜区资源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导致近郊型风景名胜区和依托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日显突出,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发展显得十分紧迫.在初步探讨近郊型风景区资源保护和依托城市发展之间的辨正关系基础上,以南京市钟山风景名胜区为例,分析了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景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风景名胜区和依托城市协调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