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0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1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0篇 |
大气科学 | 25篇 |
地球物理 | 6篇 |
地质学 | 26篇 |
海洋学 | 3篇 |
天文学 | 2篇 |
综合类 | 13篇 |
自然地理 | 8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19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遥感测算及其动态变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基于1985年和2000年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类型、NPP和植被覆盖度的分布,利用遥感和GIS技术,结合生态经济学模型,测算了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构成中,气候调节价值>有机物质生产价值>土壤保持价值>涵养水源价值>营养物质循环价值;2)在不同生态系统类型中,草地服务价值所占比例最大,森林的单位面积价值最高;3)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水平方向上受降水和植被分布影响较大,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在垂直方向上受地形影响较大,1985-2000年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服务的单位面积价值和总价值都在提高. 相似文献
32.
为定量区分退耕还林还草背景下北方典型农牧交错带植被变化过程中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相对贡献率,以宁夏盐池县2000—2020年植被变化为研究对象,基于MODIS13Q1-NDVI数据、地表覆盖数据和气象数据,采用Thornthwaite纪念模型和CASA(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模型分别估算了逐年的潜在净初级生产力(Potential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PNPP)和实际净初级生产力(Actual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ANPP)。综合运用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和差值比较法分析了2000—2020年盐池县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并定量确定了气候因子和人类活动对盐池县植被变化的相对贡献率。结果表明:(1) 在2000—2020年盐池县NPP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异质性,主要表现为植被NPP改善区面积远大于NPP退化区面积,且改善或退化程度也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植被改善区主要分布于荒漠、荒漠草原等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区域和灌溉区,而植被退化区则分布于荒漠和荒漠草原的边缘地带。(2) 植被变化归因分析表明,在植被改善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主导驱动了植被的改善,但气候变化的相对贡献率(59.77%)大于人类活动的相对贡献率(40.23%),而在植被退化区,人类活动的相对贡献率(91.77%)则显著高于气候变化的相对贡献率(8.23%)。(3) 驱动力分析表明,研究区植被NPP变化与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气温的相关性较弱;而人类活动是驱动植被退化区NPP下降的主要原因,但负向影响力有所减弱。总体而言,气候变化是植被改善区的主要驱动力,而人类活动是植被退化区的主要驱动因素,两者共同作用则使盐池县整体生态环境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33.
基于改进的CASA模型测算祁连山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物质量, 并进一步基于光合作用方程式、 碳循环过程模型估算了研究区2005年、 2010年、 2015年植被、 土壤固碳量及价值, 旨在定量分析该区域不同植被生态系统植被、 土壤固碳价值时空演变情况, 为制定更科学合理的碳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 祁连山地区2005 - 2015年植被、 土壤固碳价值呈递增趋势, 2005年、 2010年、 2015年植被、 土壤固碳价值分别为515.95、 356.56亿元; 491.05、 404.36亿元; 581.55、 465.65亿元, 土地类型的改变使得植被、 土壤固碳分别增长12.72%、 30.39%。从空间分布上看, 东部植被、 土壤固碳量明显高于西部, 林地固碳能力最高, 单位面积固碳量为10.19 t·hm-2。草地是研究区分布最广的植被, 且其对该地区植被、 土壤固碳贡献比为51.13%、 49.34%。 相似文献
34.
评价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城市扩展过程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的影响是揭示区域城市扩展过程生态效应的基础。以正在经历快速城市化的呼包鄂地区为例,基于空间分辨率为30 m的土地利用/覆盖数据,评价了该地区2000-2015 年城市扩展过程对NPP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呼包鄂地区城市扩展导致NPP明显增加,2000-2015 年城市扩展区域NPP均值从429.67 NDVI·PAR增加到489.71 NDVI·PAR,增加了13.97%。呼包鄂地区以城市土地占用草地为主要特征的城市扩展方式是城市扩展区域NPP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5.
净第一性生产力是表现陆地生态过程的关键参数,土地利用变化深刻影响区域的净第一性生产力。选取关中-天水经济区为研究区域,尝试对30 m精度的1980-2011年4期9月份左右Landsat 7的遥感影像以及CASA模型来估算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净第一性生产力,并用2011年遥感图像解译获得该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以及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净第一性生产力的影响,并且对关天经济区各县市净初级生产力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1980-2011年,关中-天水经济区土地利用耕地、林地、居民建筑用地变化明显,南部秦岭山区多为林地与草地,净第一性生产力高达625.37 g C·m-2·a-1,而关中平原与天水地区人口居住区与开垦区净第一性生产力明显下降,最低达47.78 g C·m-2·a-1,人为的开发与利用土地降低了区域的净第一性生产力。所以,要继续施行落实退耕还林政策,控制城镇用地较大速度的扩增,以保持好区域的生态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36.
本文首先基于1992-2019年的夜间灯光数据(DMSP-OLS、NPP-VIIRS),参考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区面积数据,对比确定灯光阈值,提取出大湾区建成区边界;然后从扩张模式、扩张速度、扩张程度3个方面定量分析了大湾区建成区扩展时空特征;最后结合景观生态学方法分析了大湾区建成区扩展的时空格局特征。研究表明:①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重心1992年位于东莞市内,2019年迁移至广州市,形成了以广州市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发展核心区域;②整区扩展区域一体化,蔓延速度有所下降,蔓延程度增强,珠三角地区向周围城市的辐射能力不断增强;③城市扩展主要以珠三角地区为中心沿交通线呈倒"V"发展。 相似文献
37.
以山地植被生态系统NPP遥感估测与分析为研究内容,以地学和生态学知识为基础,利用RS,GIS技术手段,综合遥感数据、DEM数据、统计数据、定位点的实测数据等多源信息,构建了NPP遥感地形模型,计算出夏尔希里自然保护区7月份的植被NPP,最终完成了夏尔希里自然保护区植被生产力的定量化。 相似文献
38.
近30年乌鲁木齐地区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周广胜、张新时提出的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估算分析了乌鲁木齐地区近30年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NPP)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除后峡地区的NPP呈递减趋势外,其它各地的NPP总体上呈递增趋势;中山带的NPP最高,亚高山、高寒、低山和山前荒漠地带依次降低;气候变暖除对高寒地带的自然植被的NPP有一定的正效应外,对其它地区的NPP均产生较明显的负效应;年降水量的增加对提高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9.
全球植被与大气之间碳通量的模式估计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用大气植被相互作用模式(AⅥM)模拟了全球陆地植被的净初级生产力(NPP)。AⅥM由相互耦合的两部分组成:物理过程,包括陆地表面水分和能量在土壤、植被与大气之间的传输;以及生理生态过程,如:光合、呼吸、干物质分配、凋落和物候等。全球的植被分为13类,土壤按质地分为6类。用EMDI提供的全球1637个包括不同植被类型的NPP观测点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NPP模拟的结果表明:全球陆地植被的平均NPP为405.13 g C m-2yr-1,不同植被类型的平均NPP变化范围在99.58 g C m-2yr-l(苔原)到996.2 g C m-2yr-l(热带雨林)之间。全球年总NPP为60.72 Gt C yr-l,其中最大的部分为热带雨林,15.84 Gt C yr-1,占全球的26.09%。最大的碳汇是在北半球的温带。模式模拟的NPP在全球的空间和季节分布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40.
基于5种气候生产力模型的乌鲁木齐地区NPP计算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胜兰 《沙漠与绿洲气象(新疆气象)》2008,2(4):40-44
根据大西沟、小渠子、乌鲁木齐和达坂城等4个台站1961-2007年的气候资料,分别采用Miami模型、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Chikugo模型、朱志辉模型和周广胜模型对乌鲁木齐地区各类草场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进行了计算,并以周广胜模型计算结果为标准,分析了其它模型估算不同类型天然草场NPP的误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