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63篇
  免费   1981篇
  国内免费   2704篇
测绘学   247篇
大气科学   435篇
地球物理   2161篇
地质学   9044篇
海洋学   777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459篇
自然地理   1208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169篇
  2022年   301篇
  2021年   394篇
  2020年   447篇
  2019年   447篇
  2018年   398篇
  2017年   458篇
  2016年   508篇
  2015年   455篇
  2014年   573篇
  2013年   747篇
  2012年   641篇
  2011年   677篇
  2010年   539篇
  2009年   658篇
  2008年   649篇
  2007年   685篇
  2006年   724篇
  2005年   557篇
  2004年   573篇
  2003年   493篇
  2002年   468篇
  2001年   410篇
  2000年   431篇
  1999年   339篇
  1998年   276篇
  1997年   286篇
  1996年   217篇
  1995年   198篇
  1994年   148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利用遥感和GIS研究塔里木河下游阿拉干地区土地沙漠化   总被引:70,自引:0,他引:70  
王让会  樊自立 《遥感学报》1998,2(2):137-142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特别是由于水资源利用的不合理,不同区域出现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下游地区普遍存在的沙漠化现象表现得尤为突出。通过应用多时相(1959年、1983年、1992年)、多波段、多平台的遥感信息,在野外调研的基础上编制阿拉干地区不同年代沙漠化类型图,并在ARC/INFO软件支持下,对图件进行编辑处理,制作沙漠化动态图;通过GIS数据库提供的资源环境定量数据,应用系统论、信息论及控制论的观点分析阿拉干地区沙漠化的演化过程,并借助于GM(1,1)模型,预测阿拉干地区土地沙漠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2.
The drainage network of a sixth-order tropical river basin, viz. Ithikkara river basin, was extracted from different sources such as Survey of India topographic maps (1: 50,000; TOPO) and digital elevation data of Advanced Spaceborne Thermal Emission and Reflection Radiometer (ASTER) (30 m) and Shuttle Radar Topography Mapping Mission (SRTM) (90 m). Basin morphometric attributes were estimated to evaluate the accuracy of the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derived drainage networks for hydrologic applications as well as terrain characterization. The stream networks derived from ASTER and SRTM DEMs show significant agreement (with slight overestimation of lower order streams) with that of TOPO.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SRTM (despite the coarser spatial resolution) provides better results, in drainage delineation and basin morphometry, compared to ASTER. Further, the variability of basin morphometry among the data sources might be attributed to spatial variation of elevation, raster grid size and vertical accuracy of the DEMs as well as incapability of the surface hydrologic analysis functions in the GIS platform.  相似文献   
53.
流域是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重要监测项目。应用RS与GIS技术,对陕西省内秦岭金钱河流域露天采掘场进行动态监测,得到2007、2009和2011年3期露天采掘场开发现状数据,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近五年来露天采掘场的变化情况,统计出露天采掘场逐年的数量和面积变化。结果表明,近五年来该流域区露天采掘场数量和面积都在逐年增加,但2009~2011年与2007~2009年相比增幅减小,说明金钱河流域露天采掘场开发活动得到了整治,生态环境质量逐渐改善。  相似文献   
54.
矢量河网数据渐进式传输是制图综合的逆过程,从几何特征出发化简曲线的方法忽略了曲线的形态特征。鉴于此,以曲线轴线为基准,基于曲线弯曲层次化提取河流曲线数据,并将提取的曲线数据分层组织,构建结合目标层和几何细节层的河网多尺度表达模型。基于该模型开发了矢量河网数据的渐进式传输系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5.
为了更好地指导考古挖掘和理解古人类活动,该文从汾河流域DEM数据中提取高程、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地表曲率、距河流距离及距大遗址距离等作为自变量,利用二元逻辑回归建立流域内仰韶时期至夏商时期各时期遗址分布模型,对模型结果进行了定量分析并生成了汾河流域各时期遗址分布概率图,在此基础上对汾河流域人类文化遗址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遗址分布模型总体分类精度较好。遗址分布模型对考古工作及古环境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可以为考古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6.
GPS在桥梁跨河水准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伟  吴迪军  李剑坤 《测绘科学》2012,37(2):100-102
传统的跨河水准测量方法以几何光学观测为基础,受距离和气候条件的影响显著,工作效率较低。GPS技术所具有的三维定位功能,以其快速、全天候测量的优点,为跨河高程测量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本文针对桥梁工程特点,探讨了GPS跨河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采用线性拟合模型推求跨河点之间的高程异常差,再结合GPS大地高即可求得跨河高差。在安庆长江铁路大桥精密控制网测量中,进行了二等GPS跨河水准测量试验,采用测距三角高程法进行验证,较差为4.7mm。  相似文献   
57.
吴新强 《东北测绘》2012,(2):205-207
以杭州江东大桥过江水准测量为研究背景,分析了工程实践中方法的选用准则,给出了具体的施测方法和数据处理思路,进而探讨了误差的来源及消除策略。  相似文献   
58.
主要介绍在CorelDRAW X5中通过VBA的程序开发环境下实现线渐变的方法,通过开发出河流渐变工具,以单线河流渐变为例,解决了通过CorelDRAW X5进行地图制图过程中遇到的单线河流渐变的问题。  相似文献   
59.
利用HJ-1A/1B卫星CCD数据进行黄河凌汛监测,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决策树的冰凌提取方法。实验结果显示,利用HJ-1A/1B卫星CCD数据能有效地提取出黄河的冰凌范围,对黄河凌汛监测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0.
Abstract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perhaps the most significant anthropogenic disturbance to the environment, mainly due to rapid urbanization/industrialization and large scale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In this paper, an attempt has been made to appraise land use/land cover changes over a century (1914–2007) in the Neyyar River Basin (L=56 km; Area = 483.4 km2) in southern Kerala – a biodiversity hot spot in Peninsular India. In this study, digital remote sensing data of the Indian Remote Sensing satellite series I-D (LISS III, 2006–2007) on 1:50,000 scale, Survey of India (SOI) toposheet of 1914 (1:63,360) and 1967 (1:50,000) have been utilized to map various land use/land cover changes. Maps of different periods have been registered and resampled to similar geographic coordinates using ERDAS Imagine 9.0. The most notable changes include decreases in areas of paddy cultivation, mixed crops, scrub lands and evergreen forests, and increases in built-up areas, rubber plantations, dense mixed forests, and water bodies. Further, large scale exploitation of flood plain mud and river sand have reached menacing proportions leading to bank caving and cut offs at channel bends. Conservation of land and water resources form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ecosystem management in the bas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