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65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47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1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历史村镇的旅游商业化控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保继刚  林敏慧 《地理学报》2014,69(2):268-277
在实地调查西递主要街道沿街门面的基础上,通过历时性研究,对比2003 年、2008 年及2009 年的数据,发现西递的旅游商业化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运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地方政府、村委会(旅游公司)、管理人员、当地村民、店铺业主及游客等的深度访谈,追溯其旅游商业化控制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的态度以及博弈过程,总结出历史村镇旅游商业化控制的内在逻辑。最后揭示地方政府预见性的干预是历史村镇旅游商业化得到有效控制的决定性力量。在历史村镇旅游发展的利益相关者中,政府最有能力也最有动力对旅游商业化进行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52.
资金是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重要支撑,正确处理好资金配置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其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中国不同类型主体功能区在建设初期面临不同的资金约束和资金需求特征,必将带来区域资金配置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差异,为了制定更有效、合理的主体功能区资金保障政策,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分析。首先建立由市场资金和政府资金构成的区域资金来源结构,其中资金市场化程度指标与中央财政依赖度指标分别反映了区域市场资金相对吸引能力和中央政府财政的支撑力度;选取已经发布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的12 个省级行政单元为研究区,对理论分析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四类主体功能区中,开发类地区市场资金比重大于保护类地区,优化开发区市场资金比重大于重点开发区。基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初衷,开发类地区更加注重经济效益,且具有更高的预期经济收益,这是其市场资金比重高于保护类地区的主要原因;而在开发类地区内部,优化开发区转型升级产生的资金溢出压力远小于其优越投资环境产生的资金吸引力,这是其市场资金比重高于重点开发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3.
近日,在美国最新国家研究计划“大数据计划”框架下,包括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美国地质调查局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内的美国政府主要机构同时推出新的研究项目,并对现有研究部署做出相应调整,此举将带动包括地球科学在内的各领域研究的新发展;与此同时,英国地质调查局也公布了其地球科学新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通过解读这些最新的研究计划,可以揭示出国际地球科学研究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54.
基于生计视角的异质性农户转户退耕决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重庆市贫困与生态脆弱区的云阳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376 户农户调研基础上, 将农户划为纯农户、农业主导户、非农主导户和弃农农户, 基于生计视角对农户转户退耕决策进行了解释。结果表明:①重庆市农户兼业普遍, 兼业是农户重要的生计策略;从纯农户到弃农农户, 农户生计资产依次递增, 尤其是人力资产、金融资产和社会资产。②随着兼业程度提高, 农户生计策略逐渐多元化。纯农户生计高度依赖土地;农业主导户开始选择非农兼业;非农主导户生计多样化指数最高;弃农农户生计已经转移到非农产业。③生计是影响农户转户退耕决策的关键因素:纯农户生计资产匮乏, 决策受政策导向明显;作为理性经济人, 对土地经济收益的依赖使农业主导户转户退耕意愿不明显, 对政策响应平淡;非农主导户将权衡转户退耕的补偿与损失, 政策响应模糊;弃农农户资产丰富, 对转户退耕决策响应积极。基于户籍制度改革和可持续生计视角, 本文提出了理性政府行为的3 大对策, 即:建立转户退耕的社保及补偿、激励机制;基于农户生计视角, 实施各种工程措施及惠民政策, 促进农户生计策略多元化;针对不同区位的农户实施差别化的政策。  相似文献   
55.
谢涤湘  李华聪 《热带地理》2013,33(2):231-236
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其关键和难点在于平衡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益博弈。在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我国便出现了大规模的城市更新,这使得我国城市更新中的权益博弈形成了独特的模式与特征,较之于西方发达国家也更加复杂。文章认为随着我国城市更新研究的不断深入,在权益博弈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如对博弈主体间的关系研究不足、对城市更新中的“社会运动”现象研究不够,未来的研究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注重典型个案的深入研究,逐步构建出合乎中国国情的城市更新权益博弈理论。  相似文献   
56.
从行政分权到跨域治理:我国地方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集权到分权再到伙伴关系,从统治到治理再到跨域治理,西方发达国家地方政府治理方式呈现出螺旋式发展路径。我国的分权化改革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地方政府被动羸弱的状态,在激发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动力的同时,引发了"地方政府企业化"倾向,形成了分割的"行政区经济"。市场化改革在引入和整合体制外社会经济资源的同时,也导致政府与市场结合成"不受约束"的增长联盟,反而削弱了政府的权威。跨域治理理念旨在强化政府组织、市场组织和社会组织之间的资源整合,鼓励各种治理组织的参与,以共同应对跨行政区、跨部门、跨领域的公共事务。该文结合我国地方政府的实际情况,认为通过以下途径可以实现地方政府跨域治理:1)分权与赋权相结合,引进并整合体制外的社会经济资源,把决策权力向企业、社区和非营利组织转移;2)统筹协调各治理组织间的关系,促进城市政体内的权力平衡,以利益协调为基点,促使治理规则由支配性规则向共识性规则转变;3)综合运用行政化手段和市场化手段调整地方政府间关系,实现府际合作,促使地方政府由竞争型政府向合作型政府转变。  相似文献   
57.
The problem of cost shifting from higher tiers of government to local councils in Australia is widely recognised and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several official inquiries. However, it has thus far been difficult to gather reliable estimates of the magnitude of the problem. Quite apart from the taxing definitional and data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the phenomenon, these difficulties have been compounded by the fact that very few attempts have been made to measure the impact of specific instances of cost shifting in Australian local government, especially its spatial impact. In an attempt to remedy this neglect, this paper seeks to measure the spatial effects of pensioner rate concession rebates on local councils in New South Wales.  相似文献   
58.
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是促进单位部门转变职能、提高效率、优化服务的重要举措。山亭国土资源分局以民主评议政风行风为契机,通过"五个结合",实现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的"三个转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相似文献   
59.
电子政务空间辅助决策系统的应用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空间辅助决策系统已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重分析服务于政府领导的电子政务空间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应具备的信息特征和服务模式,提出了解决方案及电子政务空间辅助决策系统的应用框架。并简要介绍了基于该框架的几个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60.
Spatial dimensions of New Zealand's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ew Zealand's regional council boundaries drawn as part of the 1989 local government reforms privilege integrated catchment management. This privilege is now challenged by calls to both fragment and amalgamate councils and centralise decision‐making but with little analytic assessment of the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to support them. The spatial underpinnings of these calls were explored using a case study that assessed the spatial dimensions of environment management. Analysis of the Land Environments and River Environment Classification databases and councils' planning documents highlights challenges local governments face in applying integrated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within single purpose jurisdictions and implications for wide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olic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