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6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266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269篇
地球物理   258篇
地质学   423篇
海洋学   77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17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6 毫秒
41.
宋辽寒冷干旱期的急剧降温,使河西地区降水量迅速减少,气候变得更为干旱。植被枯萎,风暴、沙暴、尘暴、火灾、旱灾、饥荒等灾害事件频繁发生,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和战争动乱,对中国政治、社会、经济、文化产生重大影响。依据历史资料和考古研究成果及地质记录中“事件标志层”层位、年代,确定宋辽寒冷干旱期发生于公元1000~1050年,发展于公元1050~1100年,强盛于公元1100~1320年,消亡于公元1320~1335年。  相似文献   
42.
论文在中国《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基础上,根据2012年以来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中国气候公报,综合评估了环渤海经济区、长江经济带、华南经济圈和东北经济区的近期气候变化特征。主要结论有:① 1961—2018年,环渤海经济区、长江经济带、华南经济圈和东北经济区的平均气温上升趋势分别达0.35 ℃/10 a、0.20 ℃/10 a、0.20 ℃/10 a和0.33 ℃/10 a;尽管在1998—2014年间这些区域均出现了增暖趋缓特征,但除东北经济区外,环渤海经济区、长江经济带和华南经济圈均在2014年之后突破了其前最暖年的年均气温记录。② 1961—2018年各经济区(圈、带)的降水趋势变化虽均低于1 mm/10 a,但其间年际和年代际波动显著;2012—2018年降水虽总体偏多,但时空差异较大,其中东北经济区2013年和长江经济带2016年降水为1961年以来最多,而辽宁2014年降水却为1961年以来最少。③ 2014—2018年,各经济区(圈、带)最高气温超历史极值或极端阈值(发生概率≤10%的分位值)的极端高温事件频发,同时环渤海和东北经济区的区域性跨季连旱和极端特大暴雨等事件的发生频率增多,长江经济带暴雨日数偏多,华南经济区受台风影响呈加重态势;长江经济带和东北经济区在增暖同时也出现了多次大范围的极端低温事件。  相似文献   
43.
对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MD01—2386柱状样最上部5m进行了高分辨率的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 ruber和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的氧、碳稳定同位素分析,结合AMS^14C测年,研究表明其属于末次盛冰期-全新世的沉积。赤道西太平洋海区末次盛冰期以来δ^18O值显著降低,但有几次回返事件。表层浮游有孔虫G.ruber比次表层温跃层属种P.obliquiloculata对于环境变化的响应要快,但后者变化的幅度较大。这两个种的氧、碳同位素差值反映出温跃层深度自末次盛冰期以来逐渐加深,并存在周期性的回返事件,说明西太平洋暖池晚第四纪冰期旋回存在气候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44.
太平洋SSTA同中国东部夏季极端降水事件变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中国东部1955—2004年233个台站逐日降水和NCEP/NCAR再分析高度场、风场、比湿、地面气压以及NOAA海表温度资料,运用SVD、合成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太平洋SSTA同中国东部夏季极端降水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前期冬季太平洋SSTA同我国东部夏季极端降水事件的关系比较显著;前冬赤道中东太平洋是影响我国华北地区夏季极端降水事件的关键区,若前冬该海域海温发生异常,从冬到夏大气环流先后通过PNA(反PNA)和WP(反WP)遥相关型使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发生异常,进而使得华北夏季极端降水事件发生异常;前冬热带西太平洋是影响我国东北南部及江南地区夏季极端降水事件的关键区,若前冬该海域海温发生异常,从冬到夏105°~135°E的平均经向垂直环流圈发生异常,使得夏季东北南部与江南地区垂直运动发生异常,进而使得东北南部和江南夏季极端降水事件发生异常。  相似文献   
45.
王启光  侯威  郑志海  冯爱霞  邓北胜 《海洋学报》2010,32(10):7491-7497
利用百分位阈值方法定义极端事件,从极端事件再现时间的角度,研究了极端事件发生时间间隔的长程相关性.发现若原时间序列具有长程相关性,则它的极端事件再现时间序列也具有长程相关性;计算表明两者的标度指数α相当接近,这一特性与随机产生的再现时间序列有着本质的差别,再现时间序列的长程相关性是由原序列的长程相关性决定的.具有长程相关性的时间序列再现时间的概率分布明显不同于随机序列,其小值再现时间的概率较大,反映出极端事件的群发现象.本文根据这一特征定义了再现时间的群发性指数,发现时间序列的长程相关性是导  相似文献   
46.
Estuaries are used as nursery grounds by numerous marine species despite being usually subject to strong anthropogenic disturbances. Abundances of marine recruits (fish and crustacean decapods) and their main prey (mysids) were monitored by monthly sampling, from June 1997 to February 2009,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Guadalquivir estuary (SW Spain). During that period, unusually high and persistent turbidity events (HPTEs) were observed twice. Both HPTEs started with strong and sudden freshwater discharges after relatively long periods of very low freshwater inflow. Data from this time-series were used to test the hypothesis that HPTEs may negatively impact the nursery function of estuaries either by decreasing prey availability or by decreasing survival/arrival of marine recruits. During HPTEs, the commonest mysid (Mesopodopsis slabberi), a key species in the estuarine food web, showed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abundance. Likewise, some marine recruits that prey on M. slabberi and whose peaks of abundance within the estuary occur in summer–autumn (Engraulis encrasicolus and Pomadasys incisus) were less abundant during HPTEs. It is also suggested that HPTEs might have triggered a shift i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most euryhaline prey (Neomysis integer) and predator (Dicentrarchus punctatus and Crangon crangon) species, towards more saline waters. This could have contributed to an increase in the inter-specific competition (for food/habitat) within the estuarine nursery area. The results discussed in this study call attention to the need to reduce as much as possible the anthropogenic pressures that may stimulate the occurrence of high and persistent turbidity events (HPTEs) in order to preserve the nursery function of temperate estuaries.  相似文献   
47.
赤道潜流变化及其与ENSO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TOGA/TAO实测海流和SODA全球海洋再分析资料,分析研究了热带太平洋赤道潜流的变化特征及其与ENSO循环的关系,初步探讨了赤道潜流变化对两种不同类型(中部型和东部型)ENSO事件的影响。对赤道潜流距平场的EOF分解表明,第一模态为"东太平洋潜流模态",特征向量主要反映东太平洋赤道潜流的变化情况;第二模态为"中太平洋潜流模态",特征向量主要反映中太平洋赤道潜流的变化情况;这两个主要模态基本可以反映赤道潜流距平场的主要信息。这两个模态对应的时间系数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并且与NINO指数都有较好的负相关,最大相关均通过99.9%的信度检验。相关分析表明潜流第一模态的变化滞后于NINO指数变化,而第二模态的变化则提前于NINO指数变化,即ENSO事件对东太平洋赤道潜流的变化有一定影响,而中太平洋的潜流变化又会对ENSO事件产生影响。通过个例分析表明,中太平洋赤道潜流的变化对两种不同类型ENSO事件的发生有重要影响。在东部型ENSO事件发生前,中太平洋赤道潜流增强,这样西太平洋暖池的异常海温在潜流的引导下快速向东传播,直接到达东太平洋形成东部型ENSO事件;中部型ENSO事件发生前,中太平洋赤道潜流明显减弱,西太平洋的异常海温不能迅速东传速,在中太平洋堆积上升到达海面,使得中部型ENSO事件爆发。  相似文献   
48.
加强目标观测,服务防灾减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了目标观测的定义、历史、确定目标观测敏感区的方法,以及实施目标观测与防灾减灾的关系;并以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目标观测业务化为例,简明地概括了目标观测的实施过程;结合国内目标观测研究现状,对中国目标观测的未来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49.
近年来,异常气候事件的频发对人类的生活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严重负影响。气象学家研究表明:海洋气候异常对陆地气候异常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的诱发作用,因此,对海陆气候间的内在关联机制进行深入挖掘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文提出了一种关联规则挖掘方法,以探索单一海洋气候指数与陆地异常气候事件间存在的关联。首先,针对陆地气候要素,采用顾及空间邻近关系的层次聚类方法进行有效气候分区,通过对各层分区结果进行相关统计分析得到有效的各区域气候序列;然后,进行顾及多重约束进行时序关联规则挖掘,以探索海陆气候要素间的关联机制;最后,通过实际算例分析得到的各气候指数与我国陆地区域异常降水事件间的关联机制结果,与实际情况高度吻合。  相似文献   
50.
潘常周  靳平  肖卫国 《地震学报》2007,29(6):625-634
针对中国的乌鲁木齐台(WMQ)和哈萨克斯坦的马坎奇台(MAK),采用贝叶斯克里金技术建立了新疆及附近地区地震事件的震相幅值比的校正曲面,并分析了校正曲面与地震波传播路径的关系,以及校正曲面对于改善震相幅值比判据识别效果的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校正曲面基本合理,结合传播路径差异和地震波传播规律,能够较好地解释校正曲面的起伏特征. 而且,在传播路径差异较大,使得震相幅值比经震中距校正后离散度仍然较高的情况下,利用校正曲面修正震相幅值比,可以进一步降低其离散度,从而改善判据的识别效果.经校正曲面修正后,对天然地震的误识率由16.3%下降为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