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2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52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48篇
地球物理   154篇
地质学   600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17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2001年9月初在峨眉山从金顶气象站(海拔3070m)到成都理工大学实习基地(海拔486m)大约每隔100m放置了一个雨水收集桶,共25个雨水采集点,并从2001年9月至今每月收集雨水分析。本文选取了2001年9月至2002年11月在25个雨水采集点采集的雨水样的阴阳离子,pH,EC(电导度)等分析结果进行研究,归纳了pH,PAi,EC以及主要的阴阳离子的变化规律,即它们的变化基本受季节变化以及高程的控制。  相似文献   
902.
青海巴颜喀拉山北麓古高位湖相沉积的分布与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巴颜喀拉山北麓地区古湖岸线分布广泛,湖相沉积与湖成地貌发育。目前,在扎陵湖和鄂陵湖沿岸可清晰地划分出4级湖岸阶地、多级湖相沉积和古高位湖相沉积。古高位湖相沉积出露的最高海拔为4615m,分别高出现代扎陵湖水面328m、鄂陵湖水面346m;在扎陵湖和鄂陵湖谷地分布着多级湖岸堆积阶地或基座阶地、多级湖相沉积和古高位湖相沉积;在小野马岭、大野马岭、扎陵湖北等地的基岩山丘上,也发育有多级湖相沉积和古高位湖相沉积,其古高位湖相沉积高出现代扎陵湖和鄂陵湖湖面50~350m。巴颜喀拉山北麓古高位湖相沉积的形成时代可能为中更新世。  相似文献   
903.

二道河银铅锌矿为大兴安岭中段最新发现的一处大型矽卡岩型矿床。银铅锌矿的形成与矿区多期岩体密切相关,矿体主要赋存于矽卡岩、大理岩及细粒花岗闪长岩内。本文对矿区主要岩体及石榴子石矽卡岩开展了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Hf同位素研究和石榴子石电子探针分析,获得了绿帘石化细粒花岗闪长岩、绿帘石化细粒闪长岩、花岗斑岩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506±4.3Ma、213±2.8Ma和128±1.1Ma。二道河矿区石榴石矽卡岩与绿帘石矽卡岩常呈相互穿插关系,闪锌矿、方铅矿等矿石矿物具有重结晶特征,矽卡岩矿物石榴子石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在矿区至少存在两期不同性质的流体活动,表明二道河银铅锌矿至少经历了两期以上的矿化事件。获得的三类岩体的锆石εHft)值分别为0.9~6.9、8.3~15.1和7.9~14.1,对应的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分别为1.6~1.1Ga、0.8~0.3Ga和0.8~0.3Ga,表明这些花岗岩类均来源于新生地壳部分熔融,它们的成因可能分别与额尔古纳地块和兴安地块的拼合、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及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有关。这些构造体系的叠加与演化对二道河银铅锌矿床的形成和富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04.
2008年5月12日龙门山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仅仅时隔5年,在2013年4月20日,龙门山构造带南段又发生了M7.0级地震,说明该区域构造运动频繁发生,也因此成为地质地貌学家研究构造—地貌—水系的理想场所。构造活动对河流的发育、形态(纵剖面形态、平面形态、三维地貌)等有重要影响。基于DEM数据,本文提取了龙门山中段山前地区的湔江(R1)、金河(R2)、绵远河(R3)、干河子(R4)和安昌河(R5)5条河流及其次流域,分别计算了5条河流的Hack 剖面、河长坡降指标(SL参数)以及标准化坡降指标(SL/K)等构造地貌参数,并计算了这5条河流及其次流域的面积-高程积分值,对该地区的构造活动、地貌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龙门山中段山前地区5条河流的Hack剖面皆呈上凸形态,表明龙门山中段山前地区处于构造抬升状态; 2)该地区的SL参数主要反映的断裂构造活动信息,SL参数在映秀-北川断裂峰值最为明显,说明该地区该断裂的活动性最强; 3)龙门山中段的5条河流面积-高程积分线接近凹形,该地区地貌演化整体上处于“壮年期”向“老年期”过渡阶段; 4)龙门山中段山前地区构造活动性在空间上有差异性,该地区的中南段活动性较强,北段地区活动性较弱。  相似文献   
905.
大兴安岭北部诺敏河地幔金云母及钾质地幔熔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隋建立  李霓  樊祺诚  徐义刚 《岩石学报》2014,30(12):3587-3594
在大兴安岭北部诺敏河第四纪钾质火山岩携带的地幔捕虏体中,发现少量金云母矿物和富钾地幔熔体。金云母颗粒大小1~5mm,呈网脉状充填在橄榄石和辉石、石榴子石等地幔矿物间隙。电子探针研究表明地幔橄榄石、单斜辉石、斜方辉石和石榴石等矿物几乎不含钾质成分(K2O0.01%),而金云母矿物成分具有高钾(K2O~10%)、高钛(Ti O25.41%~7.74%)的特点,暗示区域地幔钾的富集与金云母矿物有密切关系。地幔金云母的成因往往与富钾地幔流体/熔体的交代作用有关,在地幔捕虏体矿物反应边的硅酸盐熔体(囊体)中,发现富硅、富钾的熔体,K2O 4%~8%。结合前人地幔熔体研究,认为区域地幔经历了多期、不同成分地幔熔体的富集作用,其中富钾熔体对地幔钾质成分的富集起到重要作用。诺敏钾质火山正是富钾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钾质熔体成分的来源可能与俯冲再循环的壳源物质有关。  相似文献   
906.
虽山前带第四系很薄,但由于新构造运动掀斜作用及断裂的贯通作用,构造盆地第三系含水层与山前带地下水产生水力联系并获得很高的压力水头.山前带第四系厚度小的原因,是中更新世以后上升幅度增大,早中更新世沉积遭受强烈剥蚀.由于第四系很薄,曾长期被人认为地下水贫乏.但据勘探证实,较大冲积扇有丰富的潜水资源.  相似文献   
907.
Aerosol and snow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t ablation zone of Baishui(白水) Glacier No.1,Mt.Yulong(玉龙),from May to June,2006.The concentrations of Cl-,NO3-,SO42-,Na+,K+,Mg2+,and Ca2+ were determined by ion chromatograph both in aerosol and snow samples.The average totalaerosol loading is 25.45 neq·scm-1,NO3-and Na+ are the dominant soluble ions in the aerosol,accounting for 39% and 21% of average total aerosol loading,respectively.Monsoon circulation reduces the concentration of most ions,indicating that wet sc...  相似文献   
908.
念青唐古拉山西布冰川区的冰碛层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念青唐古拉山西布冰川区冰碛物的研究表明,在700~500 ka B P以来的更新世期间经历了3次冰期,全新世期间经历了2次冰期和1次寒冷期,形成了可以与青藏高原及邻区相对比的冰碛物系列,指示了念青唐古拉山至少自中更新世以来一直处于冰冻圈中.冰碛物中砾石成分的规律性变化反映了念青唐古拉山第四纪期间处于强烈隆升状态,冰碛物是盆地同伸展断陷期的堆积物.根据冰碛物与念青唐古拉山南东麓正断层间的关系可以得出:中更新世以来构成念青唐古拉山南东麓正断层带的主要断层(F2)的平均垂直活动速率为0.5~1.25 mm/a,左旋走滑活动速率和相应的垂直活动速率基本上是1∶1的关系.  相似文献   
909.
拥有10亿年演化历史的江西三清山于2008年7月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12年9月批准成为世界地质公园,以花岗岩地质与花岗岩峰林地貌著称,堪称天下花岗岩微地貌的天然博物馆,具有世界性对比意义,有人称之为"三清山式"花岗岩地貌。本文从构造背景、物质基础、外动力条件和外动力作用的变化等4个方面探讨了"三清山式"地貌景观的成因。分析认为,构造是"三清山式"地貌形成的主导因素,燕山运动晚期形成的高硅、富钾、低镁钙的A型花岗岩是物质基础,流水是重要的外动力条件,第四纪以来气候周期性的冷暖变化是微地貌景观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10.
王杰  雷满红  郑利敏 《冰川冻土》2022,44(4):1150-1164
冰期向间冰期转换或现代全球气候变暖等背景下,冰川一旦退缩就会引发基岩和冰碛边坡失稳,甚至冰川泥石流等冰消后(paraglacial)地表过程;因此,该过程成为驱动原冰川作用区及其下游谷地地貌演化的重要因子。然而,冰消后过程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等相关研究,目前仍面临两方面问题:其一,各种冰消后沉积、冰碛等混杂堆积间判别的手段缺乏;其二,冰消后过程对下游谷地演化影响的关注不足。为此,本文以典型海洋型冰川作用区——贡嘎山东坡的冰碛和冰消后沉积为研究对象,并结合两处大陆型冰川冰碛,探讨了粒度和石英颗粒表面形态特征两个指标区分上述混杂堆积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各种冰消后沉积物继承了源区冰碛的很多特征,但也呈现出一定独特性,指示出这两个指标综合对比的方法能实现各类冰消后沉积、冰碛的有效判别;同时,鉴于冰川性质、冰川作用期次和岩性等因素都可能影响源区冰碛的粒度和石英颗粒表面形态,以这两个指标判别时应限于同区域,避免选用沉积物的共性特征。基于贡嘎山东坡冰碛、各种冰消后沉积物与磨西台地不同层位粒度与石英颗粒表面形态的对比和聚类分析,确认台地底部和中部可能分别为MIS3冰碛与MIS3以来的泥石流沉积,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