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1篇
  免费   1027篇
  国内免费   2512篇
测绘学   450篇
大气科学   935篇
地球物理   1866篇
地质学   3920篇
海洋学   793篇
天文学   33篇
综合类   286篇
自然地理   50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195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290篇
  2019年   392篇
  2018年   326篇
  2017年   263篇
  2016年   361篇
  2015年   370篇
  2014年   460篇
  2013年   504篇
  2012年   467篇
  2011年   497篇
  2010年   400篇
  2009年   484篇
  2008年   432篇
  2007年   392篇
  2006年   431篇
  2005年   333篇
  2004年   276篇
  2003年   243篇
  2002年   214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138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51.
1980—1993年对黄茅海河口湾进行沉积物采样和水流测定及水深测量。根据水动力和地形条件,冲淤分析及Mclaren模型研究河口湾的动力地貌体系、冲淤特征和现代沉积物运移。结果表明:(1)水下地形主要为下泄流或上溯流控制的“深槽-槽沟-浅滩-湾口”的动力地貌体系,反映了河口湾“东进西出”的水流格局;(2)整个河口湾以淤积为主,只有崖门深槽有较明显的优势冲刷特征,并随着崖门深槽向海推移和河口湾“东进西出”水动力作用,黄茅海落潮三角洲相应向西南进积;(3)应用Mclaren模型揭示了黄茅海河口湾现代沉积物运移规律,同样反映了河口湾具有“东进西出”的运移趋势。  相似文献   
52.
模型沙干重度在动床模型试验中是影响起动流速比尺和冲淤时间比尺的重要参数,其随淤积历时、粒径变化、埋置深浅和加工方法的不同有着不同的变化规律。通过试验,结合已有的成果,对模型沙干重度受以上几种因素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变化规律在动床模型试验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3.
1 .IntroductionThepenetratingbucketandboxfoundationisanewtypeofstructure ,whichhasbeenappliedinmanyengineeringfields .Inviewofthehighconstructioncostandtheformidableconstructibilityofoff shoreplatformswithpiledfoundations ,Baerheimetal.(1 990 )proposedtheconc…  相似文献   
54.
张韧  蒋国荣  李妍 《海洋科学》2001,25(2):38-42
基于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COADS海洋资料中的全球月平均海平面气压场、850hPa纬向风场及海洋温度场,利用Matlab中的Neural Network Toolbox仿真环境和BP模型改进算法比较准确地仿真和反演出了南方涛动指数、赤道纬向风指数和滞后的赤道东太平洋海温之间的动力结构和预报模型。该模型具有很好的拟合精度和可行的预报效果。可在一定时效内预测赤道东太平洋月平均海温的变化趋势。由于所建系统是具有直接因果关系的预报模型,因此不仅可直接用于预测,而且可有效避免类拟非线性微分方程组在积分过程中由于对初值敏感性而可能产生的对预报结果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55.
Th sorption and export models in the water column: A review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Over the past few decades, the radioisotope pair of 238U / 234Th has been widely and increasingly used to describe particle dynamics and particle export fluxes in a variety of aquatic systems. The present paper is one of five review articles dedicated to 234Th. It is focused on the models associated with 234Th whereas the companion papers (same issue) are focused on present and future methodologies and techniques (Rutgers van der Loeff et al.), C / 234Th ratios (Buesseler et al.), 234Th speciation (Santschi et al.) and present and future applications of 234Th [Waples, J.T., Benitez-Nelson, C.R., Savoye, N., Rutgers van der Loeff, M., Baskaran, M., Gustafsson, Ö., this issu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application and future use of 234Th in aquatic systems. Marine Chemistry, FATE special issue]. In this paper, we review current 234Th scavenging models and discuss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the non-steady state and physical terms associated with the most commonly used model to estimate 234Th flux. Based on this discussion we recommend that for future work the use of models should be accompanied by a discussion of the effect that model and data uncertainty have on the model results. We also suggest that future field work incorporate repeat occupations of sample sites on time scales of 1–4 weeks in order to evaluate steady state versus non-steady state estimates of 234Th export, especially during high flux events (> ca. 800 dpm m− 2 d− 1). Finally, knowledge of the physical oceanography of the study area is essential, particularly in ocean margins and in areas of established upwelling (e.g., Equatorial Pacific). These suggestions will greatly enhance the application of 234Th as a tracer of particle dynamics and flux in more complicated regimes.  相似文献   
56.
1 .IntroductionEvery year ,Taiwanis subjectedtotwo or three typhoonintrusions in average which always causedisasters . Most of the disasters which occur around the coastal zone are due to seabed instability andcoastal structure destruction caused bytyphoo…  相似文献   
57.
58.
分别于1986年12月和1985年3月1日—1987年3月1日在海州湾进行了波浪和含沙量观测,运用所获资料以及本区长期水文、地形资料,采用流体力学、沉积学和泥沙运动力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建立了海州湾淤泥质海滩剖面堆积过程的二维计算模式。结果表明,在堆积型淤泥质海滩,由于浮泥的经常性存在,使波浪急剧衰减,其对岸滩的作用甚为微弱,潮流成为塑造淤泥质海滩的主要动力,岸滩在淤涨过程中,在平均高潮位厂沿和平均低潮位附近出现两个凸点,上一个凸点外推速率大于下一个凸点,潮下带变化缓慢。  相似文献   
59.
水平井含水率上升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塔里木油田塔中4油田(TZ4)底水油藏相关的地质、流体数据建立数值模型。在所建模型的基础上,应用数值模拟计算的累积产油、产水和产液量回归俞启泰水驱特征曲线,以反映水平井见水特征的参数b。以参数b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因素对b值的影响,筛选影响水平井见水特征的主要因素,认为原油粘度、油层厚度、非均质性及水平井水平段在油藏中的位置是影响水平井含水上升趋势的主要指标。最后建立主要因素与b值的关系式,结合俞启泰曲线b值图版,提出预测水平井见水规律的公式——图版法(F-b法)。应用F-b法对塔里木水平井含水率进行预测,并与其他相关方法及实际生产数据对比,认为F-b法可作为预测塔里木油田水平井含水率、估算可采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0.
陈雷  孙付平  海靖 《测绘工程》2008,17(2):66-69
为评定GPS接收机的性能,建立的接收机测试评估系统在对接收机进行测试的过程中将涉及到大量的测试相关数据。为了对这些数据进行科学、安全的存储管理,文中通过分析数据的来源、数据的存储类型以及数据的相互关系等,在考虑了数据库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详细地介绍了GPS接收机测试评估系统数据库的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