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69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28篇
地球物理   101篇
地质学   266篇
海洋学   2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71.
472.
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北东缘活动陆缘区,是我国前寒武系出露较典型地区该区出露“ 非史密斯”地层有中新太古界达格拉格布拉克群TTG质片麻岩套(片麻岩SIMS锆石U-Pb年龄为(2 565±18) Ma)和古元古界兴地塔 格群石英岩-云母片岩-大理岩建造(混合岩锆石 U-Pb年龄值为(1 912±1 2.1)Ma...  相似文献   
473.
李赛  刘宇成  吴万红 《云南地质》2011,30(4):490-493
对跑马坪矿段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调查,划分水文地质单元,对比矿段开采前后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矿段涌水量与大气降水的关系等,分析矿段地下水水文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474.
通过对新5钻孔晚新生代地层中的主要氧化物、微量元素和主要元素比值的变化特点进行研究分析。表明该地区自新近纪以来该地区气候总体趋势是由温暖湿润向温和干旱气候方向发展。其中经历了3个较大的氧化阶段。本文综合分析磁化率、古地磁和孢粉等资料。分析了主要氧化物、微量元素在不同地层中的分布特征。从地球化学角度把新5钻孔的沉积环境分为6个变化波动区间。揭示该地区晚新生代以来的气候经历了温暖湿润-温和湿润—温和偏干—温暖湿润—温凉湿润—温和偏干的气候波动。  相似文献   
475.
北京南部地区地面沉降发育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勇  贾三满  赵波  田芳 《城市地质》2011,6(3):1-5,21
本文总结了北京市南部地区地面沉降的发育特征,主要对区内地面沉降的历史,现状和垂向发育特征,进行了总体描述,分析了地面沉降成因,对区内今后的工程建设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76.
张振斌  王宏伟 《中国地震》2021,37(4):908-915
以新疆强震动台网获取的伽师6.4级地震的42组126条原始加速度记录为依据,对强震动记录时程、幅值、频谱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地震获取的最大加速度峰值为633.3cm/s2,仪器地震烈度为Ⅸ度;在震中距200km以内两水平向与垂直向加速度峰值比在1~3之间,速度峰值比在0~4之间。分析此次地震三分向加速度峰值衰减关系,0~50km范围内地震峰值加速度观测值在分区地震动衰减关系(Yu13)长轴预测值误差范围之内,高于南天山西段土层衰减关系(Zhang)预测值;水平向加速度反应谱卓越周期主要集中在0~0.5s,垂直向集中在0~0.2s。65XKR台水平向反应谱高于Ⅷ度罕遇地震设计反应谱,峰值卓越周期为0.48s;垂直向反应谱高于Ⅷ度罕遇地震设计反应谱,峰值位于高频段。  相似文献   
477.
人工触发闪电通道的发光特征   总被引:6,自引:13,他引:6  
利用成像率为1000幅/秒的高速数字化摄像系统在380m的极近距离对人工触发闪电通道的发光特征进行了观测的研究。人工引发闪电除了采用的火箭地带接地导线的触发方式外还发展导线下端不接地的空中触发闪电的新技术。结果表明,闪电通道的发光截面基本上呈对称型。  相似文献   
478.
湍流湿度脉动特性研究——根据淮河流域实验资料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淮河流域实验得到的湍流湿度脉动资料 ,应用统计理论、Fourier分析和小波分析方法 ,对湍流湿度脉动的统计特征、谱特征和间歇性特征作了初步分析 .结果表明 :(1)在淮河流域这样的高湿地区 ,水汽对其地表能量平衡 ,能量输送与循环具有重要作用 ;(2)湍流湿度脉动的能谱和互谱在惯性副区基本符合“ - 2 /3”次律和“ - 4/3”次律 ;(3)淮河流域湍流湿度脉动场存在很强的间歇性 ,不符合Kolmogorov湍流理论 .利用离散正交小波变换将湍流湿度脉动场中的耗散事件分离出来 ,通过引入限制因子 ,将湍流脉动场中的耗散事件滤去后 ,能较好地抑制湍流湿度的间歇性 .但与风速脉动相比 ,湍流湿度场间歇性的抑制效果较差 .  相似文献   
479.
北京市门头沟区境内98.5%为山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较发育,截止到2012年8月,在门头沟区调查确定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共106处。本文分析了门头沟区地质灾害隐患的形成条件,总结了地质灾害隐患在时问和空间上的分布特征,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480.
新疆西天山伊犁地块晚古生代火山岩地质特征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新疆西天山伊犁盆地晚古生代火山岩时空分布和地质特征、岩石化学等进行系统总结,认为该盆地晚古生代火山岩主要由晚泥盆世至早二叠世的火山岩组成,其形成与南北天山洋盆演化有关.晚泥盆—早石炭世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为天山南北洋盆大洋板块俯冲而成的钙碱性火山岩,晚石炭世伊什基里克组火山岩为挤压环境向拉张环境过渡的钙碱性火山岩和碱性火山岩,早二叠世乌郎组火山岩为后造山具裂谷特征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