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69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28篇
地球物理   101篇
地质学   266篇
海洋学   2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使用常规观测资料、FY-2G卫星及1°×1°的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7年7月6—7日内蒙古东南部地区一次冷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稳定的"一槽一脊"型环流背景下,阻塞高压稳定维持,西风槽东移受阻移动缓慢,加深为涡,暴雨发生在冷涡发展加强阶段;低空急流建立,一方面形成偏南水汽输送,为暴雨提供源源不断的水汽,水汽收支主要集中在700 hPa以下,暴雨发生前水汽净收入明显增大,南、北边界水汽贡献率大;另一方面,偏南暖湿气流的输送使不稳定层结建立,能量在暴雨区积聚,偏南低空急流与高空急流耦合,又为暴雨发生提供了动力条件;暴雨发生前后湿度场变化显著,大气可降水量最大达到55—60 kg·m-2,且暴雨发生前增幅显著,增幅近2倍。暴雨区700 hPa (850 hPa)上比湿不低于7 g·kg-1(12 g·kg-1),强降水出现在水汽图上白亮区断裂消失后,高层比湿峰值附近和相当黑体温度<230 K为强降水高发区。  相似文献   
22.
通过分析2006年2月温州珊溪水库地震序列的时空强分布特征,得到该序列具有①频度高、衰减慢、持续时间长;②震中分布集中且呈北西向展布;③震源浅;④各台站P波初动符号基本保持不变;⑤较大地震发生前,空间上出现空段,时间上表现为“增强—平静—发震”;⑥h值先变小后变大,b值缓慢变大等特点。结合地震应急时的预报实践,重点研究了地震趋势判断中比较有效的指标或参量,希望能为以后珊溪水库地震趋势的预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3.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旬邑-宜君地区中生界储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旬邑 -宜君地区中生界主要储集层——直罗组、延安组、延长组储层特征从沉积相、砂体纵向展布、岩性和物性等几方面进行了简要论述。通过研究指出本区储层具有低孔、低渗的特点。在纵向上以直罗组储层相对最好 ,延安组次之 ,之后才是三叠系延长组。储集层普遍具有岩性细、成岩后生变化强烈的特点。由于储层低孔、低渗 ,因此 ,油层的压裂改造措施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24.
塔中奥陶系碳酸盐岩的勘探始于1989年,直至2005年发现塔中Ⅰ号坡折带奥陶系碳酸盐岩凝析气田,探明加控制石油地质储量1.5×108t(油当量),是我国目前发现的第一个奥陶系生物礁型大油气田。油气的主力产层位于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上部,储层为受坡折带控制的陆棚边缘礁滩体石灰岩。油气沿坡折带呈带状展布,为整体含油的大型准层状岩性油气藏。论述了塔中碳酸盐岩大油气田的勘探历程、主要地质特征,以及对海相碳酸盐岩勘探的启示。  相似文献   
25.
吕宋冷涡时空特征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收集南海以及台湾周边海域1900~2004年共105a的海洋调查资料,按0.5°×0.5°网格进行温盐计算统计分析,制作了逐月平面、断面分布图的基础上,参考相关文献和海洋水文图集,阐明了吕宋冷涡的空间、季节特点及其变化规律。中尺度涡对海洋科学、舰艇航行及国防建设等都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26.
中国夏季降水异常分布的非线性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运用基于前馈型人工神经网络的非线性主成分分析方法(NLPCA),对中国近50 a夏季降水异常分布的非线性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夏季降水的异常分布具有一定的非线性特征,当夏季降水距平的一维NLPCA近似在非线性主成分取极端相反位相时,对应的空间分布型表现出明显的不对称性;一维NLPCA对夏季原始降水距平场的近似,比传统一维PCA的近似更为逼真。  相似文献   
27.
盘锦芦苇湿地土壤微生物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盘锦湿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芦苇群落生长季6~9月的定位观测资料,分析了芦苇湿地土壤微生物季节动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盘锦芦苇湿地的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以及微生物的总数在生长季节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湿地的土壤细菌、放线菌以及微生物的总数在8月达到最小,而真菌数量在7月达到最小。湿地土壤中,细菌数量最大,其次是放线菌,最少的是真菌。对细菌、放线菌、真菌以及微生物总数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细菌、放线菌与微生物总数主要受水分影响,而真菌则受水分与气温的协同作用影响  相似文献   
28.
沈锋 《铀矿地质》1989,5(3):129-133
中国铀矿地质勘查工作,在50年代中期为矿山建设提供了第一批可资利用的铀矿储量;60年代中国至70年代中期,使东南地区成为最重要的铀矿资源基地;70年代中期以来,展现了中国东北部找铀矿的巨大潜力,南部也取得了好的成果。中国铀矿资源时空分布和产出的特征是:矿床分布广泛,地区间差异明显;矿床产出时代新,矿床以中小规模为主,矿石平均品位中等;矿床以围岩分类:花岗岩型、火山岩型(占总储量的61%),砂岩型(占21%),碳硅泥岩型(占13%)。借鉴西方国家70年代以来该项工怍飞速发展及重大突破的经验,为保证中国铀矿勘查工作长期稳步发展,有大的突破,必须加强西部地区的区调普查,实现找矿中心的战略转移。为此,近期我们要做好以下工作:调整队伍部署,提高技术素质;加强经济评价,做好宏观调控;加强资源评价,制定勘查规划;依靠科技进步,实现铀矿勘查工作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9.
钟逢干  陈跃 《热带地理》1994,14(1):19-26
广东省改革开放的前沿,在第3、第4两次普查间人口城镇化的特征是:发展速度快,人口流动性增强,呈强的面上扩展态势,地区差异明显。这些特征的形成与广东省的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和格局密切相关。未来20年内广东省人口城镇化将大致保持现在的特点并持续地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30.
THEFLUCTUATINGCHARACTERISTICSOFHYDRODYNAMICFORCESONBEDPARTICLE¥WANGXingkuiandANFengling(TheFinancewasSupportedbyNationalSci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