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34篇
  免费   629篇
  国内免费   911篇
测绘学   2824篇
大气科学   368篇
地球物理   770篇
地质学   2880篇
海洋学   309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932篇
自然地理   87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198篇
  2020年   200篇
  2019年   223篇
  2018年   164篇
  2017年   353篇
  2016年   298篇
  2015年   319篇
  2014年   387篇
  2013年   556篇
  2012年   464篇
  2011年   518篇
  2010年   369篇
  2009年   366篇
  2008年   420篇
  2007年   484篇
  2006年   457篇
  2005年   418篇
  2004年   432篇
  2003年   342篇
  2002年   313篇
  2001年   278篇
  2000年   211篇
  1999年   180篇
  1998年   171篇
  1997年   135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地下管线是城市生存发展的命脉,准确掌握地下各种管线的状况,是搞好城市建设和规划管理工作的基础。本文根据石狮市城市规划建设现状,探讨地下管线普查和采集的方法,提出建立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等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72.
基于EOS-MODIS的广西全境石漠化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喀斯特石漠化是发生在亚热带岩溶地貌中的土地退化过程,其显著特征为土壤严重侵蚀、基岩裸露、植被退化、土地生产力下降。石漠化既制约当地的经济发展,又可能引起小环境气候的恶化,同时也破坏生物多样性,危及生态环境自然景观。因此,研究石漠化,分析其成因和分布特征对喀斯特地区的防灾减灾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EOS-MODIS数据所固有的优点(获取便捷、覆盖范围广、成像周期短),使其成为理想的大范围石漠化研究的潜在遥感数据源。  相似文献   
73.
开发利用好水利信息资源为水利信息化打下坚实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资源是行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既是行业信息化的出发点,又是行业信息化的归宿。对于水利这一个信息密集型行业,需要逐步实现水利信息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水利信息资源,利用水利信息化推动水利现代化。  相似文献   
74.
信息化是工程设计单位实现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手段。建设"网络化市政工程集成应用系统"是市政总院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在行业信息化目标指引下而提出的信息化构想。其总体思路是建立以工程项目设计管理为主线的信息平台,实现覆盖设计全过程和全院各部门的、设计与管理一体化的集成应用系统。以此系统的建设为案例,通过介绍系统的基本目标、技术路线、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为工程设计单位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思路与方法。最后通过总结系统实施过程中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引申出工程设计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75.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然地物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大量地改变了地表的状况,在遥感图像上则表现为灰度值变化剧烈,其中的纹理信息发生改变.在频率域上说,人工改变的区域部分的高频成分比其他区域部分要丰富很多,小波变换能够有效地将其中的高频信息提取出来,用假彩色分割图将其中的异常值明显地表示出来.湖北大冶的铁山矿区分布着六大露天矿区,地表开挖范围广,影响程度大,以该地区为例,分析小波变换在遥感图像上矿区空间定位方面的应用.使用本文介绍的方法处理效果比较明显.矿区位置的确定还需要参考断层分布信息,这意味着使用小波变换进行处理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6.
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技术支持,结合在线监测技术,在VB环境下利用MapObjects控件进行二次开发建立了污水管网信息系统。该系统能对污染源排污状况及污水管网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是城市污水管网运行管理强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77.
从苍南县的实际出发,以SunwayGIS为平台,阐述了苍南县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介绍了系统必须解决的关键技术。它的建成将为苍南县城市信息化建设提供基础数据的支持。  相似文献   
78.
The Wakamiko submarine crater is a small depression located in Kagoshima Bay, southwest Japan. Marine shallow‐water hydrothermal activity associated with fumarolic gas emissions at the crater sea floor (water depth 200 m) is considered to be related with magmatic activity of the Aira Caldera. During the NT05‐13 dive expedition conducted in August 2005 using remotely operated vehicle Hyper‐Dolphine (Japan Agency for Marine‐Ear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 active shimmering site was discovered (tentatively named the North site) at approximately 1 km from the previously known site (tentatively named the South site). Surface sediment (up to 30 cm) was cored from six localities including these active sites, and the alteration minerals and pore fluid chemistry were studied. The pore fluids of these sites showed a drastic change in chemical profile from that of seawater, even at 30 cm below the surface, which is attributed to mixing of the ascending hydrothermal component and seawater. The hydrothermal component of the North site is estimated to be derived from a hydrothermal aquifer at 230°C based on the hydrothermal end‐member composition. Occurrence of illite/smectite interstratified minerals in the North site sediment is attributed to in situ fluid–sediment interaction at a temperature around 150°C, which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ore fluid chemistry. In contrast, montmorillonite was identified as the dominant alteration mineral in the South site sediment. Together with the significant low potassium concentration of the hydrothermal end‐member, the abundant occurrence of low‐temperature alteration mineral suggests that the hydrothermal aquifer in the South site is not as high as 200°C. Moreover, the montmorillonite is likely to be unstable with the present pore fluid chemistry at the measured temperature (117°C). This disagreement implies unstable hydrothermal activity at the South site, in contrast to the equilibrium between the pore fluid and alteration minerals in the North site sediment. This difference may reflect the thermal and/or hydro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Wakamiko Crater hydrothermal system.  相似文献   
79.
This excursion guide results form a field trip to the Glarus nappe complex organized by the Swiss Tectonic Studies Group in 2006. The aim of the excursion was to discuss old and recent concepts related to the evolution of the Glarus thrust. The major aspects were (i) the interplay between deformation, fluid flow and geochemical alteration, (ii) episodic versus continuous deformation and fluid flow, and (iii) the link between large-scale structures, microstructures, and geochemical aspects. Despite 150 years of research in the Glarus nappe complex and the new results discussed during the excursion, there exist controversies that still are unsolved.  相似文献   
80.
网络服务是煤炭地质档案业务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了解决在公共网络传输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虚拟专用网络技术,通过分析其应用于煤炭地质档案网络服务中的优势,为行业内外部的信息共享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