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599篇
  免费   8851篇
  国内免费   11886篇
测绘学   4081篇
大气科学   5252篇
地球物理   9461篇
地质学   33246篇
海洋学   4990篇
天文学   2166篇
综合类   3472篇
自然地理   8668篇
  2024年   170篇
  2023年   536篇
  2022年   1384篇
  2021年   1626篇
  2020年   1696篇
  2019年   2051篇
  2018年   1554篇
  2017年   1902篇
  2016年   1969篇
  2015年   2189篇
  2014年   2732篇
  2013年   2644篇
  2012年   3091篇
  2011年   3310篇
  2010年   2785篇
  2009年   3266篇
  2008年   3295篇
  2007年   3638篇
  2006年   3503篇
  2005年   3109篇
  2004年   2864篇
  2003年   2762篇
  2002年   2401篇
  2001年   2158篇
  2000年   1995篇
  1999年   1894篇
  1998年   1596篇
  1997年   1481篇
  1996年   1343篇
  1995年   1129篇
  1994年   1153篇
  1993年   960篇
  1992年   806篇
  1991年   547篇
  1990年   489篇
  1989年   370篇
  1988年   284篇
  1987年   183篇
  1986年   130篇
  1985年   83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29篇
  1978年   35篇
  1977年   24篇
  1975年   4篇
  1954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01.
GPS系统中提出了一种新的信号形式,二进制偏移载波(BOC)调制是这种新的信号形式产生的技术关键。首先介绍了BOC调制的定义及其频谱特性,然后阐述了基于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硬件平台的BOC调制实现方法,并给出了仿真波形。结果表明,该实现方法是值得提倡的。  相似文献   
102.
本矿床是我国金红石矿床重要的成因及工业类型,为具有特定化学成分的岩石在特定变质条件下形成的。本文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处理,查明了化学成分与成矿的关系:高Al2O3、MgO、Fe2O3+FeO、K2O、P2O5、H2O+、MnO,低SiO2、CaO、Na2O、CO2、S等,利于钛富集;高TiO2、MgO、P2O5、S,低SiO2、CaO、K2O、Al2O3、Fe2O3/FeO,利于金红石形成;高Sc、Zr、Ni、Zn及La/Yb,低Y、Nb、Th、Cd、Ba、Be、ΣREE,利于金红石纯度提高。对研究矿床成因及寻找新的同类矿床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3.
笔者曾对广西芒场锡多金属矿田的稳定同位素进行研究。本文根据硫、铅、氢、氧、碳等稳定同位素组成和锶的初始值提供的信息.探讨了矿床成因。并结合矿田矿床地质特征、控矿条件及有关统计参数,参考前人对矿床认识的基础上,修正提出了该矿田混合热液成矿模式,可供类似矿床研究和找矿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4.
严格论证了在对空间或地面目标的定位中,利用伪距测量观测模型的几何因子大于用台站间一次差分观测模型的几何因子.此外,台站间完全差分测量观测的定位精度优于不完全测量情形的定位精度.这些结果给人们在实际工作中采取何种定位方式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5.
刁承泰 《地理研究》1991,10(1):95-102
本文分析了城市地貌环境对城市道路系统的影响,认为地貌过程不仅影响了城市道路的建设和管理,而且是城市道路系统布局和发展的重要控制因素。以四川省几个城市为例,分析了山地城市、丘陵城市和平原城市道路系统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06.
107.
本文首先简述了斜坡演化过程与构造运动的关系,然后阐明了滑坡的空间分布、活动周期及活动规模与构造因素的联系。在此基础上指出:构造因素是滑坡产生的基础,对滑坡分布具宏观控制作用,并与滑坡的活动周期和活动规模密切相关,是滑坡研究及其灾害预测、预防研究工作中值得重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8.
运输系统的区域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小真 《地理学报》1991,46(1):93-102
运输系统改进—运距缩短—产业布局调整这一空间过程对不同的区域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一个两区域—两部门经济模型的研究得出结论:当较落后的资源产区与经济中心之间的距离由于运输系统的改进而缩短时,资源产区的经济结构向单一化转变,初级产品的生产和输出在经济建设中逐渐占主导地位,加工工业逐渐萎缩,地方经济发展受到阻碍,而且这种变化是在距离的某一特定值处突然出现的,带有跃变的性质。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对区域运输系统的任何改进措施都应该慎而行之,以免造成与本来目标相悖的区域效应。  相似文献   
109.
(姚建衢)(杨焕宗)COORDINATINGDEVELOPMENTOFAGRICULTURALRESOURCESANDENVIRONMENTOFTHETROPICREGIONINYUNNANPROVINCE¥YaoJianqu(Instituteof...  相似文献   
110.
本文简介海南省1:5万坝王岭、猴狝岭幅区域地质调查的地球化学简单分段法在地层划分中的应用。根据对下古生界变质岩与白垩系红层两条地层实测剖面的地球化学资料整理,用简单分段法进行划分、其效果较好。它的地球化学组分基本能反映原始沉积物的特点和其沉积环境,且与岩石地层的划分相互印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