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7篇
  免费   351篇
  国内免费   562篇
测绘学   57篇
大气科学   366篇
地球物理   345篇
地质学   1146篇
海洋学   127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80篇
自然地理   14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关于太古宙—元古宙界线的新认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2500Ma作为太古宙-元古宙界线的提议被28届国际地质大会通过,但并不意味着2500Ma作为太古宙-元古宙界线是永恒的最佳选择。事实上,太古宙-元古宙界线划在何处还存在很多争论,现行的界线划分依据也期分期标准相悖。大量资料表明),2300Ma时曾发生全球地质环境的灾变,灾变前后的地质作用(尤其是表生地质作用),有明显变化,导致了太古宙与元古宙的一系列差别。该灾变与元古宙-显生宙,古生代-中生代,  相似文献   
112.
全球旋回地层学是指在对全球沉积岩进行综合系统研究之基础上,通过估算沉积盆地中源于物源区的沉积物类型和沉积环境条件变化,来预测地层学特征的一种过程一结果模型。其研究内容包括对全球地质演化时期全球海平面变化、全球气候条件、全球构造运动、全球古地理背景、全球沉积环境特征、全球古生物事件及全球矿产形成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强调古气候在地质记录中的意义,注重沉积记录的全球同时性研究;强调各种事件在沉积作用中的意  相似文献   
113.
对苏北~胶南一带胶南群的变质岩系进行研究,其边界特征、横向不连续性、岩石类型及相互关系、同位素年龄等资料表明,胶南群不具有单一地层单元的含义,而是挟于五莲-荣成断裂与海州-泗阳断裂之间的构造岩石组合体,它由上壳岩类和深源岩类组成,前者包括了3个构造位。其形成可能与边界深大断裂的开合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4.
115.
宁夏贺家口子地区晚新生代地层序列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宁夏贺家口子新生代剖面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地层和磁性地层研究,并重点标定了晚第三纪和早第四纪地层的年代。结合相应的地层接触关系和沉积相研究,获得了该剖面构造事件序列信息。认为: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海原-同心弧形构造束地区强烈的新生代构造变形开始于10MaBP左右,并经历了多个变形阶段。贺家口子剖面所揭示出来的这种构造变形特征,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区具有区域意义。  相似文献   
116.
影响事件层保存潜力的主要因素有 :纯粹的沉积速率、生物成因的混合速率以及机械改造的规模,可以从时间规模 (过渡时间和消除时间 )的角度来考虑事件层保存潜力。基底的机械改造同样对于事件层和正常天气下的沉积物的保存具有重要影响。综合分析影响事件层保存潜力的各种因素表明,在近基的临滨带中、上部及滨外带下部,事件层具有较高的保存潜力,而在近基及远基两端之间的临滨带下部及滨外带上部,事件层保存潜力较低.  相似文献   
117.
柴达木盆地东南部的达参 1井 4 6 m处 ,介形类 Ilyocyprisinermis突然大量灭绝 ,使得介形类总体丰度大大减少 ,介形类生态组合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该事件称为 Ilyocypris inermis灭绝事件 ,其年限约为 3万 a左右 ,具有十分重要的古环境意义。它是更新世晚期全球气候急剧恶化在柴达木盆地的反映 ,证明了柴达木盆地气候演化和全球气候具有同步性 ;另一方面 ,也为 3万 a左右青藏高原的隆升提供了微古生物方面的证据  相似文献   
118.
陆相地层侧向加积作用广泛发育,导致岩性、岩相多变。如何控制陆相地层横向不稳定是盆地分析的难点。高分辨率事件沉积作用,可以有效提高陆相区域地层划分与对比的精度。  相似文献   
119.
本文从变质岩带的含铀性分析入手,研究了赣中变质岩带中铀矿化与变质岩带的含铀性、构造岩浆活动带、变质岩带出露的动力学机制及变质核杂岩构造的关系。研究表明:铀成矿与构造岩浆活动带以及地壳减薄、地幔上隆和在变质核杂岩边缘沿着低角度正断层的地壳伸展构造有着实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0.
The high-resolution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planktonic foraminifera and the δ18O records of the section between 96.49– 137.6 mcd at ODP Site 1144 on the continental slope of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reveals an abrupt cooling event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during the last interglacial (MIS 5.5, i.e. 5e). The dropping range of the winter SST may come to 7.5°C corresponding to 1.2‰ of the δ18O value of sea surface water. This event is comparable with those discovered in the west Europe and the northern Atlantic Ocean, but expressed in a more intensive way. It is inferred that this event may have been induced by middle- to low-latitude processes rather than by polar ice sheet change. Since the Kuroshio-index species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 displayed the most distinct change at the event, it may also be related to the paleoceanographic change of the low-latitude area in the western Pacific Ocean. This event can be considered as one of “Younger Dryas-style coolings” and is indicative of climate variability of the last interglacial st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