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264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619篇
海洋学   5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01.
昆仑山东段的构造隆升-水系响应与环境变化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李长安  于庆文 《地球科学》1998,23(5):456-460
昆仑山东段构造隆升和水系响应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3.0-1.6Ma)高原早期隆升,昆仑山和祁连山尚未凸现,区内湖泊发育,水系为分散的短小河流,第二阶段(1.6-0.15Ma)随着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强烈隆升,昆仑山和祁连山凸起,区内湖泊消失或萎缩,大规模的河流相继出现,古黄河形成,上游位于现在的湟水河一带,第三阶段(0.15-0Ma),区内又一次强烈的构造隆起,水系特征发生了重大调整,现代水  相似文献   
702.
柳西地区自古生代以来形成的柳园-俞井子裂谷带等构造奠定了金矿床产出的地质背景、金矿成矿作用受一定的地层、构造、岩浆岩控制,不同级别和规模的构造分别控制着金矿成矿带、矿床(体)的产出,同时控制着金矿的矿床类型及成矿元素组合。找矿方向为柳园-俞井子裂谷带南北缘深大裂带及其内部次级大断裂两侧。  相似文献   
703.
钦杭成矿带和武夷山成矿带是华南大陆两个重要的成矿带,成矿作用主要发生于中生代陆内造山时期.地质研究表明,基底和地表断裂的特征对成矿过程有重要的控制作用,研究上地壳结构特征对成矿差异性特征的认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此,本文基于跨越钦杭、武夷山成矿带江西万载至福建惠安的NW-SE向深地震测深剖面初至波数据,利用有限差分走时反演方法,获得了钦杭、武夷山成矿带8 km深度范围内的上地壳P波速度结构,其主要特征为:(1)钦杭、武夷山成矿带上地壳P波速度横向非均匀特征明显,以5.8 km·s-1速度等值线作为基底参考面,发现剖面基底埋深较浅,约1.0~3.0 km;钦杭成矿带的基底埋深总体小于武夷山成矿带,分别为0.5~2.0 km和1.5~3.0 km;(2)P波高速区(速度正异常区)与地表出露的岩浆岩对应较一致,P波低速区(速度负异常区)与主要的断裂位置或沉积盆地对应较一致,绍兴—江山—萍乡断裂和政和—大浦断裂下方的低速特征显示两条断裂至少向深部延伸8 km以上,暗示两条断裂具备深大断裂的性质,推测绍兴—江山—萍乡断裂可能是扬子块体和华夏块体的边界;(3)综合已有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我们推测钦杭成矿带和武夷山成矿带上地壳P波速度的不同,反映了深部岩浆作用过程的差异,基底深度及断裂性质是造成两个成矿带成矿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04.
There are large-scale Mesozoic bimodal igneous rock associations on the continental margin of southeastern China. They aroused extensive attention in the 1980s because of their specific tectonic implications, and have been found frequently during recent geological survey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studies of regional Mesozoic bimodal rocks, and concludes that they can be sub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i.e., the Early Jurassic (209-170 Ma, the first (Ⅰ) stage), the Late Jurassic-early Early Cretaceous (154-121 Ma, the second (Ⅱ) stage), and the late Early Cretaceous-Late Cretaceous (115-85 Ma, the third (Ⅲ) stage). These three stages of bimodal rocks were formed in different tectonic settings, and are important indicators for regional Mes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相似文献   
705.
童晓华  叶得金 《甘肃地质》2004,13(2):79-84,89
根据北祁连西段鹰咀山—车路沟山一带金矿的地质综合信息,运用GIS方法,研究区内的断裂、地层、Au自然重砂异常、Au-As化探异常与已知矿床(点)的空间分布关系,对该区域内金矿进行预测评价,确立了成矿预测靶区。  相似文献   
706.
宗翔 《冰川冻土》2012,34(5):1179-1183
在深厚表土中进行冻结法施工常产生由于冻胀应力造成的冻结管断裂, 为减小深井冻结壁在形成过程中产生的内部冻胀应力, 采取外圈辅助冻结孔滞后于主圈孔冻结的施工方案, 能有效地防止冻结管断裂. 应用有限元方法对淮南某煤矿主井冻结井筒分期冻结过程进行了瞬态温度场数值模拟, 和现场实测十分接近. 分期冻结方案能减少冻结壁内部水分聚集, 以达到减少冻胀应力的目的, 并形成相对比较均匀的温度场. 相同冻结条件下采用分期冻结方案, 冻结壁有效厚度增大约15%. 数值模拟的系统分析可为深井冻结壁的设计与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07.
针对高精度水平基准装置人工调试时人为误差大,费时费力等实际,提出一种自动调平方法。  相似文献   
708.
埃达克质岩与Cu-Au成矿作用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8  
近来的研究发现,埃达克质岩与Au、Cu、Mo等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及斑岩矿床有密切的关系。我们的研究表明:(1)我国的斑岩铜矿大多与埃达克质岩有关,如德兴、沙溪、多宝山、乌奴格吐山和新近发现的东疆土屋斑岩铜矿等,有些被划归与富碱侵入岩或A型花岗岩有关的斑岩铜矿,如玉龙,也具有埃达克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2)华北地区的Au矿床大多与埃达克质岩有关,最典型的如胶东和小秦岭;(3)长江中下游地区的Cu、Au、Mo矿床的岩浆岩大多为埃达克质岩。埃达克质岩与成矿作用之所以密切相关,其原因在于它们在地壳深部形成的条件和环境类似,这就为Au、Cu、Mo等的找矿开辟了一个新的思路。埃达克质岩浆是玄武质岩石在高压、高温和含水条件下熔融形成的,上述条件有利于Cu、Au、Mo等金属元素溶解进入熔体。关于找矿方向,文中指出3点:(1)埃达克质岩发育的地区可能是矿床聚集的地区;(2)与消减作用有关的埃达克岩更有利于成矿元素的富集,对于中国来说,晚元古宙-古生代的古亚洲洋造山带内消减作用广泛发育,有巨大的找矿前景;(3)找矿工作应围绕埃达克质岩体及周围地质体进行。  相似文献   
709.
We studied the effects of exposure to seawater equilibrated with CO(2)-enriched air (CO(2) 2380 ppm) from eggs to maturity and over two subsequent generations on the copepod Acartia tsuensi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CO(2) 380 ppm), high CO(2) exposure through all life stages of the 1st generation copepods did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 survival, body size or developmental speed. Egg production and hatching rates were also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initial generation of females exposed to high CO(2) and the 1st and 2nd generation females developed from eggs to maturity in high CO(2). Thus, the copepods appear more tolerant to increased CO(2) than other marine organisms previously investigated for CO(2) tolerance (i.e., sea urchins and bivalves). However, the crucial importance of copepods in marine ecosystems requires thorough evaluation of the overall impacts of marine environmental changes predicted to occur with increased CO(2) concentrations, i.e., increased temperature, enhanced UV irradiation, and changes in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nutritional value of phytoplankton.  相似文献   
710.
复合成矿系统理论:揭开西南特提斯成矿之谜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邓军  王长明  李龚健  周道卿 《岩石学报》2019,35(5):1303-1323
本文总结了"三江特提斯复合造山与成矿作用"和"中国西南特提斯典型复合成矿系统及其深部驱动机制"两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研究进展及其重大突破,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构建了西南特提斯从原特提斯、古特提斯、中特提斯到新特提斯增生-碰撞造山演化模式,揭示复合造山与构造体制转换机制;(2)创建复合成矿系统理论体系,揭示复合造山带巨量金属富集机理。通过对西南特提斯成矿域典型矿床系统剖析,厘定了增生造山海底喷流型Cu-Pb-Zn-Ag、增生-碰撞造山岩浆热液型Cu-Mo-Sn-W、碰撞造山盆地卤水-热液型Pb-Zn-Ag-Cu和碰撞造山斑岩-矽卡岩型Au-Cu-Mo四类复合成矿系统;(3)通过同位素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场和成矿系统等综合研究,分析了西南特提斯岩石圈结构以及大规模成矿作用,解析深部动力学机制和成矿机制;(4)构建矿床成因模式和勘查模型,理论指导找矿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