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6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168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156篇
地球物理   152篇
地质学   446篇
海洋学   39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20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A direct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he two-dimensional scattering of seismic waves from irregular topographies and buried valleys due to incident P-, SV- and Rayleigh waves is employed to model a section of the Mexico City Valley. The method has been formulated with isoparametric quadratic boundary elements and contains, with respect to previous works in the field, some improvements that are briefly presented. Because the Mexico City Valley is relatively flat and shallow and the contrast of S-waves between the clays and the basement rock is very high,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one-dimensional theory is enough to explain the amplification patterns. Although this is true for most sites, results from recent accelerometric data suggest that two- and three-dimensional models are needed to explain the amplification behaviour at some places. In this work, two accelerometric sites have been chosen: Site 84 to probe that the one-dimensional model works well for most sites, and Site TB, as an example of irregular response. The two-dimensional method presented here was used to model a section of the valley where site TB is located, showing that this method yields results closer to the observations than the one-dimensional approach. © 199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882.
滑坡运动场地上的沟谷地形,对滑坡运动产生约束、偏转、导流、阻止等作用,导致了滑坡运动距离的差异。根据滑坡滑源区、运移区的运动方向与沟谷堆积区延伸方向的夹角,将沟谷型滑坡划分为沟谷顺直型和沟谷偏转型两种类型。通过建立滑坡体积、沟谷地形参数与运动参数的非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体积及地形参数变化率对沟谷型滑坡运动距离变化的影响特征。研究表明:随体积增加,沟谷顺直型和沟谷偏转型滑坡的运动距离差异逐渐增大。体积作为滑坡运动距离的显著性因素,其原因在于滑坡体积在数量级上的差异,而在同一数量级内,体积变化仅对沟谷型滑坡最大水平运动距离变化的影响最大;滑源区和沟谷堆积区坡度的变化对垂直运动距离和堆积区水平运动距离影响大于滑坡体积。偏转角度对沟谷偏转型滑坡运动距离的影响较小,其原因在于沟谷区地形坡度显著影响了偏转角度对滑坡运动距离的作用。研究结果为沟谷型滑坡的致灾程度评估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83.
基于1979-2013年ERA-Interim逐日6h的850 hPa位势高度场资料,利用气旋最外围闭合等值线自动识别方法提取了春季影响江淮地区的二维气旋集,研究了次天气尺度气旋活动年际异常与江淮地区降水异常的联系.结果表明:次天气尺度气旋活动对江淮大部分地区春季降水作用明显,贡献率达25%以上,次天气气旋活动出现对应...  相似文献   
884.
弹性层状半空间中沉积谷地对入射平面SH波的放大作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对Wolf理论进行拓展,使之可解决沉积谷地对波的散射问题,进而利用间接边界元法,求解了弹性层状半空间中沉积谷地对入射平面SH波的放大作用问题。通过自由场反应分析,求得假想边界上各点的位移和各单元的应力反应。施加虚拟均布荷载,求得位移和应力的格林函数。根据应力和位移连续边界条件确定虚拟分布荷载,将自由场反应和虚拟分布荷载产生的反应叠加起来,即得到问题的解答。最后,以基岩上单一土层中沉积谷地对入射平面SH波的放大作用为例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层状半空间中沉积谷地和均匀半空间中沉积谷地对波的放大作用存在显著差别。文中分析了造成差别的原因,并讨论了覆盖层厚度和刚度对放大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85.
中国异常增暖来年江淮流域易发生大洪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1987年以来全球气温明显增高的同时,中国气温也显著增高,1997年达到了峰值,2006年又出现了次峰值.为搞清异常增暖对中国旱涝等灾害的发生可能带来的影响,本文重点统计分析了中国年平均气温对全球年平均气温的响应关系,并分析研究了1951~2006年期间中国月年平均气温的年际变化特征和汛期主要多雨带类型及发生严重洪涝区域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发现:(1)3个中国年平均气温异常偏高但8月气温不高的来年汛期主要多雨带和严重洪涝区域都发生在淮河流域(3/3);(2)5个年平均气温偏高且8月气温也明显偏高的来年汛期长江流域发生了大洪水和严重洪涝(5/5),特别是其中2个8月气温特高的来年(1954、1998年)汛期长江流域发生了特大洪水和严重洪涝(2/2).对这个前兆强信号的发现和揭示,不但证明了全球和中国异常增暖对来年中国汛期水旱灾害的重大影响,也对准确预测中国汛期主要多雨带分布类型和江淮流域的大洪水和特大洪水有特别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86.
深切峡谷地区地壳浅表层地应力状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三峡水库引水工程秦岭特长隧洞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为例,在野外地质调查、室内超前预测分析、现场和室内测试等的基础上,对深切峡谷地区地壳浅表层地应力状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深切峡谷地区地壳浅表层分为应力降低区、应力增高区和原始应力区,原始应力区(即构造应力面)的深度大致等于地应力测点周围山体和沟谷之间的相对高差.  相似文献   
887.
塔里木盆地古近系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运用露头、钻井岩心及测井层序地层学的有关理论方法,对塔里木盆地周边露头及盆地内钻井剖面的古近系进行了详细的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研究,共识别出6个三级层序界面,把塔里木盆地古近系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其中,古新世-始新世早期(库姆格列木群沉积期)发育3个层序,从下到上为S1,S2和S3。S1大致相当于库姆格列木群底部的砾岩段、膏泥岩段到白云岩段,在塔西南地区相当于土依洛克组。S2和S3大致相当于库车坳陷库姆格列木群上部两套膏盐岩段以及塔西南坳陷阿尔塔什组-齐姆根组及卡拉塔尔组-乌拉根组的两套膏盐岩段。始新世晚期-渐新世(苏维依组沉积期)发育1~2个三级层序,即S4和S5。S4相当于库车坳陷的苏维依组和塔西南坳陷巴什布拉克组的主体,S5仅在部分钻井中见到,以苏维依组顶部局部发育的扇三角洲相砂砾岩为代表。在这些层序中,低位体系域往往以发育扇三角洲分流河道及辫状河道相砂砾岩以及咸化潟湖或蒸发台地相厚层膏盐岩为特征,而水进体系域多以滨浅湖相泥岩和粉砂岩为主,高位体系域则主要为碳酸盐岩及富泥质的沉积序列。  相似文献   
888.
龙潭喀斯特槽谷倾坡土壤水分变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水保土是石漠化治理的关键,掌握石漠化区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对石漠化治理有重要的作用。2017年6月—2018年11月在重庆酉阳县龙潭槽谷两侧顺、逆倾坡(典型石漠化治理区)选择4个土壤剖面分15 cm、30 cm土层深度埋设探头,开展高分辨率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的动态监测。结果表明:(1)季节尺度上,土壤水分与降雨量的关系较大,与土温的关系较小;顺倾坡土壤水分高于逆倾坡,且多雨季节比少雨季节明显;多雨季节,裸岩出露影响降雨的再分配:顺倾坡得到双重补给,即降雨补给、裸岩地表径流补给。(2)降雨间歇期,顺倾坡失水量较逆倾坡少,这主要与坡面坡度和土壤质地的差异有关。(3)降雨期间,降雨强度较小时,土壤水分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但降雨强度较大时,顺倾坡土壤监测点出现表层土壤水分大于底层土壤水分的现象,这主要与强降雨引起坡面的超渗产流有关。(4)受龙潭槽谷顺、逆倾坡空间差异的影响,槽谷两侧裸岩出露率、土层厚度、土壤有机质等自然要素差别明显,进而对该区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有重要影响,因此在石漠化治理过程中应采取不同的保水保土措施。  相似文献   
889.
青藏高原东缘水系的演化历史长期存在着重大争议,鉴于任一水系的形成演化都是通过主要河谷的发育及其不断延展与整合完成的,因此确定河谷发育的起始时代是研究水系演化的关键。本文针对渭河上游三阳川盆地最高级阶地形成时代的研究,发现李家小湾河流阶地砾石层的ESR年代为1.26±0.15 Ma和1.32±0.19 Ma,26Al/10Be埋藏年代为1.45±0.70 Ma和1.04±0.43 Ma,说明该段河谷形成于早更新世晚期。综合青藏高原东缘夷平面、剥蚀面与河流阶地的研究成果,推断该区现代河谷系列主要形成于1.2 Ma以后,河流平均下切速率较高,为0.1~0.32 m/ka,指示了中更新世以来该区快速的地表抬升与河谷发育过程;而其前少数地段的先成河谷下切速率介于0.04~0.29 m/ka之间,说明区域地势总体低平,地表过程以剥蚀夷平为主,即高原东缘的现今水系格局主要是第四纪期间构造和气候共同作用下河流侵蚀的产物。  相似文献   
890.
Seismic data and sediment cores collected offshore from the Sanaga River and Nyong River mouths were used to analyse a loose mantle of yellow to reddish sandy gravel with a range of fluvial and deltaic characteristics cropping out in the middle part (25–65 m water depth) of the continental shelf of Cameroon. Contrary to most of the Atlantic shelves, where the lowstand systems tract was destroyed by erosion, we found 80–120 ms (60–90 m) of sediment mainly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shelf, which correspond credibly to MIS 2–4. Fluvial paleodrainage systems are preserved beneath the shelf and individual filled channels with planar infillings were mapped that cross the shelf along two surfaces of erosion. These incisions suggested westerly and northwesterly drainage shifts during presumed lowered base level. The presence of closely spaced channel fills suggests repeated avulsion of a single stream during a long-lasting sub-aerial erosion period. The seismic facies of these Pleistocene deposits distinguish themselves clearly from well-stratified older strata showing deformation (Pliocene) or intense folding (Miocene). The orientation of the paleovalleys appears strongly controlled by the N60°E trending cross faults within Mesozoic–Cenozoic stra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