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55篇
测绘学   69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球物理   93篇
地质学   240篇
海洋学   12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5篇
自然地理   160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张建新  邢旭东 《岩矿测试》2007,26(4):339-342
讨论了在现时泥沙、水体、鱼类、藻类的含镉状态下洞庭湖的输入输出通量;并以其为例,在简要介绍马尔可夫链数学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湖泊生态系统中镉迁移转化的马尔可夫链数学模型,初步评价了当洞庭湖不断有镉加入、系统到达状态稳定时各种介质中的镉总量及镉的迁移转化趋势。  相似文献   
92.
空间数据挖掘是一种知识决策支持技术,本文以大型综合连锁超市为例,研究了空间分类挖掘方法在连锁超市选址预测中的应用问题。结合连锁超市定位理论,对实验数据进行了选择和处理。同时进行了基于关联的分类实验,得到指导和预测选址的知识,并对预测知识的准确性和可信度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预测准确率和可信度较高。本文制定的挖掘方案可为连...  相似文献   
93.
    
In response to the clearing of tropical forests for agricultural expansion, agri-food companies have adopted promises to eliminate deforestation from their supply chains in the form of ‘zero-deforestation commitments’ (ZDCs). While there is growing evidence about the environmental effectiveness of these commitments (i.e., whether they meet their conservation goals), there is little information on how they influence producers’ opportunity to access sustainable markets and related livelihood outcomes, or how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choices influence tradeoffs or potential synergies between effectiveness and equity in acces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se research gaps and makes three main contributions by: i) defining and justifying the importance of analyzing access equity and its relation to effectiveness when implementing forest-focused supply chain policies such as ZDCs, ii) identifying seven policy design principles that are likely to maximize synergies between effectiveness and access equity, and iii) assessing effectiveness-access equity tensions and synergies across common ZDC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s amongst the five largest firms in each of the leading agricultural forest-risk commodity sectors: palm oil, soybeans, beef cattle, and cocoa. To enhance forest conservation while avoiding harm to the most vulnerable farmers in the tropics, it is necessary to combine stringent rules with widespread capacity building, greater involvement of affected actors in the co-production of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s, and support for alternative rural development paths.  相似文献   
94.
    
《社会与自然资源》2012,25(4):448-461
ABSTRACT

Although efforts in improving forest rights across developing countries are growing, de jure property rights and physical ownership of forests do not automatically enable farmers to obtain benefits from forests. Their access to forest benefits is limited by a range of legal and extralegal mechanisms. This case study describes a notable pattern of timber-harvest governance in China, in which centralized quota setting and allocation allow rent-seeking behavior on the part of powerful local elites who control timber harvest and trade by handing out logging permits, and who also reap the greatest proportion of benefits. It is argued that excluding farmers from harvesting and trade discourages them from investing in forest conservation over the long term. This calls for a policy to gradually remove the quota system so that farmers can obtain forest benefits.  相似文献   
95.
古近系储层发育程度一直是制约辽西凸起南段勘探突破的关键因素。运用钻井地质、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三维地震等基础资料,针对辽西凸起南段沙河街组储层发育问题,开展精细古热史-构造演化分析、古地貌半定量刻画,对目标区沙河街组储层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辽西凸起南段主要经历了新生代早期构造抬升、古近纪沙河街组沉积期构造沉降、东营组沉积期构造反转和新近纪构造定型4个演化时期;断裂体系可划分为长期活动型、早断早衰型、晚断晚衰型3种断裂类型;辽西凹陷具有“盆满砂溢”的先天供源条件,构造演化的分段性特征又造成辽西凸起南段形成了特殊的“链状岛湾”沉积地貌,既可以为围区提供物源,形成近源沉积体,又可以形成较大的可容纳空间,汇聚来自于辽西凹陷满溢的砂体,在辽西凸起上形成了双向供源沉积模式。以上认识推动了旅大4-3油田的油气勘探评价,且对凸起围区的油气勘探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6.
王春辉  王安建  孙旭 《地球学报》2023,44(2):378-386
随着中国锑矿产量下降以及全球新能源领域对锑需求量的增加, 全球锑原材料供需格局正在改变。对全球锑原材料贸易格局的现状及演化过程开展分析, 有助于世界各国构建弹性的锑原材料供应链。本文基于物质流与复杂网络分析方法, 定量刻画了四类锑原材料(锑矿石、锑金属、锑初级加工品、再生锑)的全球贸易格局(2002—2020年), 分析了典型国家(地区)的锑原材料贸易结构及贸易地位变化特征, 总结了贸易格局的演化规律。研究发现: (1)锑初级加工品是全球最主要的贸易品种, 其贸易量占全球锑原材料总贸易量的一半以上; (2)中国和美国分别是贸易地位排名前两位的国家, 印度、欧盟、韩国是贸易地位上升最快三个国家(地区); (3)欧盟锑金属的进口来源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 显著降低了对中国的进口依赖, 表明欧盟近些年实施的关键原材料多元化进口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 (4)中国在全球锑原材料供应格局中的绝对优势地位在下降, 与此同时, 全球锑原材料贸易格局正朝着更加多元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7.

煤炭及其伴生资源是地质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规模和高强度开采会引起近地表岩石圈、土壤圈、水圈的联动响应,进而反向制约煤炭及其伴生资源的安全开采与开发。围绕煤矿区的煤–水–土多资源协调开发,基于多学科知识交叉的地球关键带理念,阐述煤–水–土协调开发的必要性以及多圈层、多过程、多尺度、多目标的耦合关系,为煤炭安全绿色开发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思考。①立足煤炭安全高效开采、土壤–水资源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多目标多维度角度,剖析大规模、高强度开发背景下采前、采中、采后地质条件动态演化、多资源时空关系、生态环境响应特征,提出煤炭资源开发生命周期条件下的煤炭资源区的地质调查战略和开发策略。②开展煤–水–土多资源量的系统调查和地质结构精细表征,全面理解和综合评价煤–水–土赋存特征和相互依存关系,形成集资源禀赋、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等于一体的地质调查评价体系和方法,提出基于煤炭开发、多资源利用、水土保护、生态屏障、土地安全等一体化的全链条调控措施和开发策略与开发政策。③监控开发过程中地层地质功能结构变化,理解煤–水–土空间组合结构及分层界面效应和煤(岩)–水–土相互作用的动态演化规律,构建复杂地层结构煤炭安全开采和水–土资源协调开发覆岩变形的演化模型,厘清煤–水–土空间结构及其对开采活动的约束效应,发展地球科学、采矿学、生态学、水文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煤炭绿色开发地质保障理论与技术。煤–水–土协调开发研究服务于煤炭安全开采与地质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破解多资源开发瓶颈及其地质环境制约之间矛盾,通过对煤炭开采全生命周期内的地质条件和环境效应的关键影响因素、状态参数阈值、演化驱动机制的理解,构建地质环境约束、开采模式调控、系统规划利用的煤–水–土多资源协调开发时空格局。

  相似文献   
98.
99.
基于SBAS- InSAR技术的西藏雄巴古滑坡变形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型古滑坡及其强变形和复活灾害日益频发,已造成重大灾害事件和严重损失.古滑坡的发育、变形影响因素多、机理复杂和识别难度大,本文采用SBAS-InSAR技术,结合遥感解译,获取了金沙江西岸雄巴村古滑坡2017年10月至2020年6月间的地表变形特征.研究表明,雄巴古滑坡方量巨大,可达2.6×108~6×108 m3,根据InSAR形变监测结果,滑坡前缘发育H1和H2等2个大型强变形区,变形级别分为4级:极强变形区(-132.1 mm/a≤VLOS<-58.5 mm/a)、强变形区(-58.5 mm/a≤VLOS<-20.3 mm/a)、中等变形区(-20.3 mm/a≤VLOS<l.8 mm/a)和弱变形区(1.8 mm/a≤VLOS<55.4 mm/a);其中H1变形区,最大累计变形量达203.8 mm,H2变形区变形量达302.1 mm.受金沙江河流侵蚀,特别是上游75 km的2018年10月和11月白格2次滑坡-堵江-溃坝-泥石流/洪水灾害链对雄巴古滑坡坡脚的侵蚀,加剧了雄巴古滑坡的变形,其中H1变形区的蠕滑速率是白格滑坡灾害链发生前的14~16倍,灾害链引起H2区发生变形,雄巴古滑坡整体呈现牵引式复活状态.基于SBAS-InSAR的形变监测结果得到了野外的验证,目前H1变形区前缘出现局部垮塌,滑体中横向和竖向裂缝发育,局部呈现拉张状态.雄巴古滑坡目前呈现持续变形中,部分地段为加速变形,雄巴古滑坡发生大规模复活将导致堰塞金沙江-溃坝-泥石流灾害链,应加强雄巴古滑坡的空—天—地一体化监测预警,为该区正在规划建设的重大工程和流域性地质安全风险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0.

西南山区是中国地质灾害链最发育、成灾最严重的地区。为深入认识区域地质灾害链成灾模式, 文章在系统收集西南山区历史上19次典型重大灾害事件基础上, 分析了地质灾害链的主控因素及成灾特征, 总结了滑坡型、崩塌型、泥石流型3类灾害链分类模式及5种链式成灾过程, 并选择每一类中的典型地质灾害链成灾过程进行了剖析, 在此基础上对地质灾害链成灾机理研究、数据库构建、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及跨界流域链式灾害风险防控机制构建等进行了展望, 提出了地质灾害链防范建议, 旨在为区域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规划、重大工程与城镇建设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