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7篇
  免费   294篇
  国内免费   311篇
测绘学   128篇
大气科学   28篇
地球物理   239篇
地质学   1051篇
海洋学   105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74篇
自然地理   1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佛子岭岩群中的晋宁期深成岩带及其构造含意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北淮阳带东段,原卢镇关岩群小溪河组火山—深成杂岩是最主要的岩浆活动带。作者们在追索北秦岭加里东期岛弧东延的过程中,对该火山—深成岩带北部四个侵入佛子岭岩群的变形花岗岩测定了单颗粒锆石U-Pb年龄,所得结果为744±9Ma和665±39Ma,属震旦纪,讨论了由此测定结果产生的佛子岭岩群的时代和对比、大别地块的构造归属以及晋宁期的构造环境和演化顺序等问题。  相似文献   
82.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北段复式断陷层序地层与油气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立  付荣 《古地理学报》2001,3(1):71-77
辽河盆地为中国东部大陆裂谷渤海湾裂谷系的北延部分,是中、新生代发育起来的断陷盆地。 东部凹陷北段是辽河盆地的一部分,也有人将其称为裂谷段,具典型的裂谷盆地的发育特征。经过多条横切构造走向的剖面研究,证实了东部凹陷北段为复式断陷,断陷的走向与盆地走向基本平行。所谓的复式断陷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半地堑以某种方式组合而成,在一定时期内,相邻的次一级半地堑各有独立的沉积物供给系统,但当各个次级半地堑充填满以后,相邻的次级地堑具有统一的物源供给系统和水系联通特征,以较大的整体断陷形式继续发育。在控盆断裂一侧的断陷内层序发育较全,而斜坡及边缘地带层序发育不完全,通常缺失低水位体系域或水退体系域。复式断陷不同断陷内的层序,主要受旋回内不同级别幕式构造运动和气候周期性变化的控制,两者的共同作用影响着湖平面的升降和可容空间的变化。由于相邻断陷对物源侵入的阻挡作用,在一定的时期内,各断陷发育独立沉积体系和构造部位的差异,导致了层序地层格架内生储盖层及其组合的发育差异。厚度最大的密集段发育在TST与HST之间,是区域性的生油岩; LST,TST底部,HST顶部、RST通常构成有利储层;密集段也通常成为较好的盖层。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东部凹陷北段复式断陷湖盆中的油气,主要富集在有利构造岩相带的水退体系域、水进体系域和低水位体系域中。层序地层格架内油气藏类型及发育规模存在一定的规律:在缓坡一侧的断陷内,易形成地层超覆型油气藏、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在陡坡一侧的断陷内,易形成透镜状油气藏、背斜油气藏,起决定作用的是生储盖层的发育状况及其与有利的构造圈闭条件的配置关系。  相似文献   
83.
塔里木盆地南缘沉积物磁化率变化与历史时期环境演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磁化率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指标,在恢复气候环境演变方面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本研究表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沉积物的低频磁化率对于本地区环境的演变反映较为敏感,因此本文以低频磁化率为主导指标,结合其它地质记录,对尼雅地区的古气候环境进行了恢复,研究结果表明:近4000年来尼雅地区的气候环境以干旱化为主,但期间仍有几次相对干湿的波动,共经历了3次相对湿润期和3次相对干旱期。据此恢复出的古气候环境与其它环境指标恢复出的结果具有较好的吻合性,不仅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特征,同时也具全球性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4.
萨拉乌苏河流域150 ka BP以来的粒度旋回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萨拉乌苏河流域米浪沟湾地层剖面150kaBP以来古流动砂丘砂与河湖相和古土壤在粒度上具有多次显著的粗细韵律交替变化,粒度参数-Mz、σ、Sk、Kg和SC/D亦随之响应为多波动峰谷交替的态势,同时,粒度特征值-φ5、φ16φ、φ25、φ50、φ84、φ9相应地表现为非常有节奏地跳动,据此,将米浪沟湾剖面划分为27个粒度粗细沉积旋回,并认为其是150kaBP以来在东亚冬夏古代季风交替影响下沙漠演变的一个颇为完整的气候-地质过程记录。  相似文献   
85.
范春学  王琳 《城市地质》2001,13(2):32-34
本文通过对矿井地质条件分类指标进行探讨,提出“同采地质块段”作为矿井地质条件分类的唯一指标,并在廿台河矿区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6.
扁椭球形雨滴和冰粒后向散射实验与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对扁椭球形雨滴和冰(雹)粒散射能力的实验模拟和测量技术,报告了一个系列扁水(冰)椭球后向散射截面的实验测量结果;并用扩张边界条件法(EBCM)计算出相应的理论值,用Mie公式计算出等容积球形后向散射截面。将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作了综合对比分析,得到了若干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87.
潘安定 《内陆地震》1992,6(4):388-393
本文应用孢粉分析对富蕴水磨沟探槽的地层年代和古环境进行了探讨,认为富蕴地区在新冰期第一期活动中气候干净,为寒冻荒漠植被;在大西洋期为暖干气候,生长了草原化荒漠植被;在其后的新冰期活动中为冷湿气候,发育了灌丛草原植被。结合新疆特殊的地理条件,将上述环境演变过程与国内外全新世气候波动研究结果相比较,并参考有关(14)~C数据,作者认为该探槽中发现的第一次古地震活动应晚于6000a,B.P,第二次古地震活动似应发生于2500a,B.P之后。  相似文献   
88.
简要论述了选择低阻蘑菇状模型模拟金伯利岩体的地质依据,着重分析了联合剖面装置、对称四极测深ρ_3异常特征。  相似文献   
89.
层序地层学在地层划分、对比、分类和级别体系等地层学根本理论问题上给地层学带来了新认识、新概念和新方法。全球层型剖面和点(GSSP)可建在层序界面的整合部位,从而将传统的自然界线(或不整合面)、层序界面和GSSP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使得年代地层界线成为可在野外识别和追索的界线。论证了层序地层是独立存在于岩石地层和年代地层之间的地层类别和包含这三个基本地层类别的新的三重地层分类方案。阐述用层序地层界线优化各类原有年代地层和岩石地层界线的原理和方法,探讨和阐述了新的地层学体系和建立新一代年代地层表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0.
二叠-三叠纪之交牙形石生态新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浙江长兴煤山剖面二叠-三叠系界线层沉积相分析及牙形石演化规律研究,提出了该时期Clarkina(Neogondolela),Hindeodus两类重要牙形石属的生态新模式.(1)Clarkina是一种底栖自由游泳生物,可出现于远岸浅海至盆地相较深水环境;(2)Hindeodus是一种洋面浮游型生物,死亡之后可沉于海底的滨、浅海至深水盆地各种环境之中,并可渡过二叠-三叠纪之交海底缺氧事件这一难关,在早三叠世得到发展;因此,Hindeodus可作为全球二叠-三叠系界线划分对比的可靠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