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261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65篇
地质学   675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01.
甘孜-理塘结合带甘孜地区混杂岩类型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甘孜-理塘结合带甘孜地区的沉积混杂、火山混杂、构造混杂岩作了系统分析研究。重点论述了甘孜地区三条构造混杂岩带的物质组成、变形特征和形成机制。结合带是由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岩块(片)拼贴、堆叠而成的构造混杂岩带。较合理地解释了结合带内,大洋拉斑玄武岩、洋岛玄武岩、大陆碱性玄武岩共存的地质特征。提出了一种新的构造岩石单位——构造混杂岩。并对甘孜地区蛇绿岩的成因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602.
杨立朋 《化工矿产地质》2013,(3):129-135,142
青海沱沱河晚古生代乌石峰蛇绿混杂岩(CPW)是古特提斯缝合系中可可西里增生楔的一部分,具典型的碰撞混杂岩带特征。基于Dilek等对蛇绿岩新定义和分类方案,并运用其推荐的SiO2-MgO图解、MORB标准化微量元素比值蛛网图、Ti/V图解和Nb/Yb-Th/Yb图解对乌石峰蛇绿混杂岩的形成环境进行了判别和探讨,发现青海沱沱河乌石峰蛇绿岩应形成于弧后-弧前环境,为与俯冲作用相关的上盘俯冲带型的次级类型弧后-弧前型蛇绿岩。  相似文献   
603.
本文对西藏山南地区泽当岩体中的金鲁西铬铁矿进行了野外勘查和室内研究,依据野外调查对工作区内超基性岩体初步划分为堆晶杂岩和纯橄岩—斜辉辉橄岩两个岩相带,并对矿化较好的地区做了小面积的高精度磁法测量和对比解译,探讨下一步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604.
云南哀牢山蛇绿岩的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云南哀牢山蛇绿岩由变橄榄岩、堆晶杂岩、火山熔岩和硅质岩等四个单元组成,其主要矿物有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尖晶石、斜长石、角闪石、石榴子石等,这些矿物均已不同程度地遭到蚀变、橄榄石、斜方辉石的化学成分显示蛇绿岩中的二辉橄榄岩为原始地幔岩;是石的化学特征表明蛇绿岩中的橄榄岩为深海橄榄岩;单斜辉石的成分反映二辉橄榄岩经历过熔融作用,堆晶杂央才基性熔岩具有火山弧和洋底玄武岩的特征。  相似文献   
605.
早前寒武纪洋壳的地质记录及其板块构造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元古宙蛇绿岩的不断发现表明威尔逊旋回至少在早元古代已经明显起作用,部分太古宙绿岩带由不同的构造单元拼合而成,并发育不同于显生宙蛇绿岩的大洋壳岩石组合,地幔柱在早太古代构造演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板块构造的重要补充机制,地球早期热产量较高,可能是造成板块规模较小,洋壳较厚,板块运动速度较快的原因,并以缓倾角俯冲为特征。  相似文献   
606.
塔克札勒蛇绿混杂岩玄武岩的SiO2 和MgO高,同时较富集Cr、Ni及Co等过渡族元素,具有玻安岩特征;微量元素以富集LILE(Ba,Rb,Sr等)而亏损HFSE(Nb、Ta、Zr、Hf等)为特征;该玄武岩具LREE平坦或弱亏损、HREE亏损的分配型式;构造环境判别图解指示该玄武岩形成于弧前环境。地球化学特征与其它地质特征表明该蛇绿岩代表了古亚洲洋消亡过程中的洋壳残片。  相似文献   
607.
Proto-Adamastor ocean bathed Rodinia and successor continental fragments from 1.0–0.9 Ga up to 0.75 Ga, and evolved into world Adamastor Ocean at 0.75–0.60 Ga. Mesoproterozoic oceanic crust is poorly preserved on continents, only indirect evidence registered in Brasiliano Orogen. We report first evidence of ophiolite originated in proto-Adamastor. We use multi-technique U-Pb-Hf zircon and δ11B tourmaline isotopic and elemental compositions. The host tourmalinite is enclosed in metaserpentinite, both belonging to the Bossoroca ophiolite. Zircon is 920 Ma-old, ?Hf(920 Ma) = +12, HfTDM = 1.0 Ga and has ‘oceanic’ composition (e.g., U/Yb < 0.1). Tourmaline is dravite with δ11B = +1.8‰ (Tur 1), 0‰ (Tur 2), ?8.5‰ (Tur 3). These characteristics are a novel contribution to Rodinia and associated world ocean, because a fragment of proto-Adamastor oceanic crust and mantle evolv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Brasiliano Orogen.  相似文献   
608.
青藏高原西部蛇绿岩类型:岩石学与地球化学证据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对青藏高原西部地区的班公湖蛇绿岩、狮泉河蛇绿岩、雅鲁藏布江西段蛇绿岩和普兰—当穷蛇绿岩带中代表性岩体的地质学、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微量元素、Pb、Sr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青藏高原西部地区4条蛇绿岩中的地幔橄榄岩主要为方辉橄榄岩和少量纯橄岩,岩石化学成分具有富镁、贫铝、钙、碱的特点;论述了地幔橄榄岩轻稀土元素富集是由于先经历了较强的部分熔融,后经历了俯冲消减过程中的流体交代的二次过程;微量元素中大离子亲石元素Rb、不活动元素Nb、Zr、Hf和放射性生热元素Th等元素的丰度较高,以及Ti、Sm、Y、Yb等强不相容元素亏损的特点,与交代地幔岩特征类似;Pb、Sr同位素组成具有明显的壳源组分混入的特点,说明青藏高原西部的蛇绿岩曾受洋壳俯冲消减过程中的流体交代作用,蛇绿岩产于SSZ构造环境。对比青藏高原东部、三江、西昆仑地区以及形成于典型的SSZ环境的Troodos蛇绿岩中的地幔橄榄岩,就岩石化学富MgO、轻稀土元素富集而言,它们具有与青藏高原西部基本一致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结合与俯冲岩浆作用有关的玻安岩和埃达克岩产出,说明可能包括三江、西昆仑库地在内的青藏高原不同时代蛇绿岩都主要形成于俯冲消减环境,属于SSZ型蛇绿岩。  相似文献   
609.
The Fuchuan ophiolite suite in Shexian County, Anhui Province, was formed in the Middle-Late Proterozoic. It is characterized by varying Nd [∈Nd (T) =0.7−3.8], Sr [∈Sr(T) = 30.7−53.9] and O(δ18O=3.2−11.0%.) and low ratios of Nd/La (<0.8), Ti/Y (<350) and Ti/V (<30). These characteristics, in combination with geological features, indicate that the ophiolite suite was formed in the axial part of the back-arc basin of the Jiangnan ancient island arc at the southeastern margin of the Yangtze Plate. The varying ∈Nd (T) was caused by the contamination of the underlying inmature sialic crust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the ophiolite and variations in ∈Sr(T) and δ18 O may have resulted from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by seawater during or shortly after its formation.  相似文献   
610.
查涌蛇绿岩为甘孜-理塘缝合带在青藏高原北羌塘盆地治多地区的北延部分,由基性堆晶岩、辉绿岩墙群、基性喷出岩及沉积成因的硅质岩组成,缺乏地幔橄榄岩。受后期构造强烈破坏,岩石变质变形较强,多呈被肢解的构造岩块、岩片产出。堆晶岩包括蚀变橄榄辉石岩、辉长岩,蚀变橄榄辉石岩具有低SiO2、TiO2、P2O5含量及高MgO含量的特征,Rb、Th、Cr等元素呈强富集型,Sr、Nb、Y等元素具亏损型;辉长岩低SiO2及K2O含量,高MgO、TiO2及Al2O3含量;辉绿岩墙以Rb、Ba、Th等元素的明显富集和Y、Yb的轻微亏损为特征,微量元素蛛网图曲线与洋中脊玄武岩类似;玄武岩具高TiO2含量、低K2O含量,属低钾拉斑玄武岩系列,轻重稀土元素分馏程度明显,具有轻稀土富集型,铕不显异常,玄武岩REE模式呈近平坦型曲线,与大洋玄武岩特征相似。由上述蛇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结合区域地质、构造环境等特征,推测查涌蛇绿岩产于洋盆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