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8篇
  免费   391篇
  国内免费   666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56篇
地球物理   255篇
地质学   2032篇
海洋学   134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64篇
自然地理   7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01.
通过岩心观察,将克拉玛依油田三叠系克下组砾岩分为杂基支撑角砾岩(砾石成分同基岩)、弱胶结砾岩(严格意义上未胶结成岩)、泥质杂基支撑砾岩、砂砾质支撑砾岩和分选极好的细砾岩几种类型。通过岩心岩石特征与现代洪积扇沉积物特征对比,确定了每一类砾岩的形成环境。克下组沉积早期,气候干旱,洪积扇为干旱型,可与现代扎伊尔山山麓洪积扇(堆)沉积物特征相类比。克下组沉积后期气候变得潮湿,洪积扇类型逐渐转变为以河流作用为主,可与阜康市白杨河洪积扇沉积物特征相类比。克下组洪积扇在垂向上为向扎伊尔山后退的沉积序列。  相似文献   
902.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西区盒8亚段主力含气层段相的研究观点较多,不同认识导致各个沉积相域内砂体对比和预测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而给勘探井位部署增加了难度。笔者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充分利用钻井、测井、岩心、地震、分析化验和野外露头等多种资料和手段,采用岩石学特征分析、岩心沉积构特征观察、古生物化石证据、研究区柳林成家庄野外露头沉积序列揭示、测井相特征和河流相地震特殊反射结构观察等多种研究手段和方法,对该区盒8亚段的沉积相进行了详细论证、分析和描述。研究结果表明,辫状河沉积是苏里格西区盒8亚段主要的相类型;干旱与潮湿气候的频繁交替变化,是导致砂体研究区目的层垂向砂体厚度大、非均质性强和砂体横向变化快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903.
考虑层间错动的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渝怀线DK385+470~DK385+700段为典型的顺层岩质边坡,当采用滑面为直线型的刚体极限平衡法进行分析计算时,由于无法考虑滑体内的层间错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直接导致稳定系数计算结果偏大。根据极限分析上限法原理,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考虑层间错动的顺层岩质边坡极限分析上限法,并推导了这种方法的稳定系数计算公式。该方法可以将层间错动产生的内能耗散计入到虚功率方程中,因而可以考虑层间错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以渝怀线典型顺层岩质边坡为例,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和极限分析上限法分别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计算,结果两种方法却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  相似文献   
904.
基于边界元法的边坡矢量和稳定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琴  郭明伟  李春光  葛修润 《岩土力学》2010,31(6):1971-1976
矢量和法物理力学意义明确,计算简单,且能根据边坡当前的应力分布状态合理地评价其整体稳定性状态。其中边坡的应力状态通常是采用有限元法来求解。由于边界元法具有研究问题降阶、离散化带来的误差值仅产生在边界以及计算量小等优点,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平面问题,以源点作为原点,以所积分单元的切向和法向为坐标轴建立局部坐标系,对于线性单元可以得到所有积分的解析解。因此,可以得到计算区域内部任意点的场变量的解析解,这就保证了位于边界附近区域场变量的精度。利用边界元法得到二维边坡体内连续的应力分布状态,使用矢量和法对该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并且与基于有限元的矢量和法、极限平衡法进行对比分析。边坡圆弧滑面和折线滑面的计算结果表明,基于边界元法得到的矢量和安全系数和基于有限元的矢量和法、极限平衡法基本一致;边界元法对应的矢量和安全系数对边界单元尺寸不敏感。  相似文献   
905.
考虑盾构掘进速度的隧道掘进面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健  张义同 《岩土力学》2010,31(7):2232-2237
隧道在低渗透性土壤中掘进,盾构掘进速度的改变将引起作用在掘进面上支护压力的显著变化。考虑盾构掘进速度以及土体的渗透系数的影响,通过伽辽金有限元法推导三维稳态渗流有限元方程,使用FORTRAN代码编制数值分析程序计算稳态地下水流条件下隧道掘进面附近水头分布。维持掘进面稳定极限支护压力由有效支护压力和渗透力共同构成,前者基于土体稳定的极限平衡理论计算结果,后者通过隧道掘进面附近水头分布推导得出。结果发现,低渗透性土层中进行隧道掘进,盾构掘进速度的改变对隧道掘进面附近水头分布产生很大影响,掘进速度的增加将引起作用在隧道掘进面上支护力的显著增加。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验数据取得较好的一致,验证了该理论与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06.
杨峰  赵炼恒  阳军生 《岩土力学》2010,31(9):2958-2966
通过构建一种网格状多刚性块破坏机制,利用上限法研究了黏土地基各向异性和非均质对粗糙条形基础地基承载力的影响。该破坏机制允许滑动面和速度矢量沿破坏区域过渡区的径向和切向发生变化,形成了更为精确的破坏机制和塑性流动速度场。根据上限定理得到各向异性和非均质性黏土上条形基础极限承载力的目标函数,将其转化为非线性规划问题,并通过编程对该计算模型进行求解。与已有研究成果对比分析表明,两者具有较好一致性,且优于现有同类方法。文中亦探讨了黏土地基非均质、各向异性以及其他相关参数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7.
李峰  王晓睿  罗晓辉  郭院成 《岩土力学》2010,31(12):3867-3874
采用极限平衡理论对基坑坑底稳定性进行分析的方法是根据“确定性”的土体性质、滑动方式计算其抗隆起稳定系数,将运动单元法理论应用于极限平衡理论,并考虑强度折减原理,建立了适应不同类型滑裂面形式的坑底稳定性分析的“确定性”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到坑底土力学性能的随机性及其强度参数不能满足约束条件的随机性,建立了机会约束的可靠性分析方法。针对圆弧滑动面和普-瑞法滑裂面进行计算比较,分析了不同滑动面圆心位置、坑底荷载、支撑荷载对支护结构插入比的影响,以及随机约束函数的置信水平对插入比的控制作用。以一工程实例实现了上述分析思想与方法。  相似文献   
908.
Let {Z(s):sD⊆ℝ d } be a zero mean stationary random field observed at a finite number of locations. Lahiri (Sankhya Ser. A 65:356–388, 2003) proved spatial central limit theorems (CLT) for ∑ i=1 n Z(s i ) assuming a ‘nearly infill domain sampling’. Applications of his results depended on the underlying spatial sampling region and the design in a complicated fashion.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vide CLTs that could be applied easily in practice. We present two main results assuming a ‘nearly infill domain sampling’ defined mainly in terms of dependence. Theorem 1 establishes a CLT for ∑ i=1 n Z(s i ) and Theorem 2 is obtained mainly for applications to density estimates. We report on a simulation study for illustrating a way of applying our results in practice.  相似文献   
909.
通过假定地基发生整体剪切破坏,给出滑动破坏面,考虑地基土的塑性平衡区随着基础埋置深度的不同而扩展到最大可能的程度,并且计及基础两侧土的抗剪强度对承载力的影响,采用极限平衡法,理论上推导出了圆形浅基础承载力。结合工程实例.并利用有限元程序(ADINA)进行数值模拟,进一步验证了浅基础破坏模式的正确性,以及理论推导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10.
The volcano–clastic sequence of Trompia Valley, which caps the Tre Valli Bresciane Variscan basement (TVB), comprises the Dosso dei Galli Conglomerate (DGC), the oldest deposit containing up to metre-sized metamorphic pebbles. This Lower Permian formation of the Trompia Basin was fed by the erosion products of the Variscan chain. We used microstructural and mineral chemical data on metamorphic pebbles of the DGC to infer a quantitative tectono-thermal evolution of the eroded pre-Permian basement and to compare them with those of TVB and the surrounding Southalpine basement units (tectono-metamorphic units = TMUs). Metapelitic and metaintrusive pebbles record a polyphase metamorphism with two metamorphic re-equilibrations: the first under epidote amphibolite facies (M1, ) and the second under greenschist facies (M2) conditions. Rock types and metamorphic data largely match those of TVB basement unit. The structural and metamorphic records in the pebbles are pre-Permian, and the conglomerate matrix is non-metamorphic. The DGC deposition age (283 ± 1–280.5 ± 2 Ma) constrains the minimal exhumation age of its basement source. The lack of staurolite bearing assemblages in metamorphic pebbles suggests that the DGC basement source was already exhumed to shallow structural levels (greenschist facies conditions) before the thermal equilibration consequent upon continental crust thickening induced by the Variscan colli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