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6篇
  免费   291篇
  国内免费   513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146篇
地球物理   268篇
地质学   1244篇
海洋学   2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01篇
自然地理   44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介绍了九峰山的自然环境状况,详细的概述了九峰山植被的基本特征及其主要的植被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植被类型的成因作了进一步的思考和探讨,从而为人类认识和利用九峰山的植物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2.
李钊  王乐民  王冉  李永军  沈锐 《西北地质》2015,48(3):185-194
广泛出露于哈山之南、北两个盆地中的早白垩世吐谷鲁组, 在哈山“山”区被新发现, 确认其超覆于前白垩系之上, 不整合界面产状平缓。吐谷鲁组产状近水平, 层理层面清晰, 构造极简单, 无变形变质, 而其下伏下二叠统或更早地层均褶皱变形强烈, 断裂及节理等构造发育, 二者差异显著。白垩纪之前哈山曾遭剥蚀但尚未夷平, 可作为和什托洛盖盆地与准噶尔盆地的界山。哈山北煤南油的成矿差异可能受此构造格局的控制。到早白垩世, 和什托洛盖盆地才与准噶尔盆地连为一体。“山”区吐谷鲁组的发现, 为其提供了重要佐证。现今“盆-山-盆”的地貌格局是陆内差异隆升的产物。  相似文献   
993.

最近在广西崇左木榄山智人洞发现了距今约11万年的早期现代人下颌骨及大量伴生的哺乳动物化石,这是迄今在东亚地区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早期现代人。本文系统记述了该动物群中的长鼻类化石——较原始的江南象(Elephas kiangnanensis)与初现位的亚洲象(Elephas maximus)。智人洞的长鼻类缺失我国南方更新世的典型种类中华乳齿象(Sinomastodon)和剑齿象(Stegodon);智人洞的动物群性质截然不同于华南早更新世的巨猿-中华乳齿象动物群(Gigantopithecus-Sinomastodon fauna)和中更新世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Ailuropoda-Stegodon fauna),是晚更新世亚洲象动物群(Asian elephant fauna)的早期代表。智人洞动物群中缺失大熊猫、剑齿象和竹鼠等华南常见的森林型动物,很可能反映了江南象向亚洲象的一个过渡事件,该事件与早期现代人的起源很可能有一定的耦合关系;此外,动物群中林灌和草地型动物所占比例明显增加,又反映当时可能是森林退缩、林灌和草地扩大的生态环境,对应于相对干旱的气候。

  相似文献   
994.
宋殿君  赵文  文洪  高旭 《工程地质学报》2023,44(4):1225-1234
气候变暖为冻土区域的工程建设带来更多不确定性,查明冻土的地质成因及其融沉特性对于工程选址以及工法选择等尤为重要。本文以南天山地区的苏力间沟内分布的山地冻土为研究对象,通过钻探、高密度电法、地温监测以及室内试验等,查明该区域冻土的空间分布,剖析冻土形成条件和形成机理模式,揭示其融沉特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苏力间沟内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均有分布,季节性冻土和不连续多年冻土主要分布在左岸,即阳坡坡麓;连续多年冻土主要分布在苏力间河右岸,即阴坡坡麓;冻土层分布深度和厚度不均匀,多分布在1.9~2.7 m厚的表土下,厚约1.5~10 m;在冻土地质成因模式上分为阴坡富水低温成因模式和阳坡坡面汇流成因模式;苏力间沟多年冻土区的融沉系数介于0.39%和91.25%之间,其中连续多年冻土区的融沉系数多值区间在42.5%和68.75%之间,平均值为55.62%;苏力间沟多年冻土融沉系数与总含水率、天然密度、干密度、天然孔隙比和液性指数相关性较高,皮尔森相关系数均达0.8以上。  相似文献   
995.
陈军  何为  杨群  雷霆  李小兰  杜小玲 《暴雨灾害》2020,37(2):158-166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雷达探测资料与NCEP 1°×1°再分析资料等,对低层偏东气流影响下贵州铜仁梵净山东侧4次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重点探讨了在低层偏东气流与地形共同作用下的强降水形成机制,并归纳低层偏东气流影响下的梵净山东侧强降水概念模型。结果表明:(1)高空槽、低层切变线、地面中尺度辐合线是影响梵净山东侧强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2)低层浅薄偏东气流对梵净山东侧强降水起着关键作用,当低空气流u分量随高度减小时,地形迎风坡气流辐合上升,而气流v分量随高度增加时,地形迎风坡会产生与山脉垂直的水平涡管,在地形抬升作用下涡管向上凸起形成两个涡管环流圈,涡度垂直分量使山脚附近上升气流加强而有利于山脚产生强降水;(3)梵净山东侧强降水区的形成存在三种机制,即迎风坡山脚多次触发对流形成雨量叠加效应、地面中尺度辐合线自身触发组织对流、回波沿地面中尺度辐合线东移形成“列车效应”,三种机制产生的降水带与地面中尺度辐合线走向一致。

  相似文献   
996.
六盘山断裂带包括西麓断裂和东麓断裂,二者的活动时代和活动性质都有明显差异。其中,六盘山西麓断裂为晚更新世活动的挤压逆冲断裂,全新世不活动;六盘山东麓断裂为一条全新世活动的逆左旋走滑断裂,最北端与海原断裂带相接,南端与陇县-宝鸡断裂带相连,其北段左旋走滑速率为2.0±0.3mm/a,逆冲速率为 0.80±0.08mm/a,向南走滑速率逐渐降低,逆冲速率不断增大。定量化的地貌因子(河道陡峭指数)显示六盘山东西、南北的分布明显不同,具有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特征,揭示了六盘山抬升速率南侧及东侧较大,反映出地貌形态对活动构造具有良好的响应。分析认为六盘山地区断裂活动性差异及断裂性质、滑动速率的转变是造成六盘山差异抬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7.
昆仑山口西8. 1级地震的地震活动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宋治平  薛艳  梅世蓉  宋先月 《地震》2003,23(1):15-22
在回顾昆仑山口西8. 1级地震前的长期、中期的不同阶段不同程度的预测意见基础上,对该次地震前的地震活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该次巨大地震前存在地震条带、地震空区、地震活动增强区、象限性等空间异常及地震活动参数异常, 这些特征对巨大地震的研究与预测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98.
地磁“低点位移”现象与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中国地磁台网多年的观测资料,研究了地磁垂直分量日变极小值出现的时间(低点时间)在空间分布上的异常特征即低点位移现象.该异常现象与强震发生有较好的相关性,发震日期为异常日后的第27天或41天前后4天,地点在低点位移突变分界线附近.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的10月8日也出现了少见的地磁低点位移强震异常.讨论了地磁低点位移的“感应-触发”机制。  相似文献   
999.
通过对青海省地倾斜、地应力、深井地温三种前兆观测资料的分析与研究,得到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的强震远场前兆的一些特征,并与近场前兆异常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对强震短期预报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与甘川应变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甘肃与四川4个钻孔应变台的资料进行受力分析后发现:中国西部存在着统一的应力场,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破裂带的力学特征与这个统一应力场相一致.这些台的应变资料在震前都普遍存在明显的短临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