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0篇
  免费   604篇
  国内免费   820篇
测绘学   162篇
大气科学   954篇
地球物理   540篇
地质学   1445篇
海洋学   332篇
天文学   87篇
综合类   176篇
自然地理   278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31.
本文采用概率统计、回归分析及灰色关联度相关分析方法,全面地分析、研究了中国及世界范围内的多震区域的地震资料和乓尔尼诺事件的资料,发现厄尔尼诺事件与地震活动从大范围来看似无明显的相关关系,但与局部地区的地震活动明显相关。该事件的发生与东太平洋隆起地区、菲律宾群岛等地区的地震高频年相对应,与我国台湾地区、青藏高原等多震地区发生的地震也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32.
横断事件:亚洲东部晚新生代的一次重大构造事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近研究结果表明,吉尔伯特世与高斯世的界面附近(距今约340万年)存在着一次重大构造事件,主要证据在横断山系,故称横断事件。由它引发我国第四纪断陷盆地的发育与青藏高原的块状隆起,使横断山系新的地貌过程得以起步,从此我国地壳构造演化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青藏高原隆起是横断事件以来亚洲大陆新构造运动的代表性显现,建议以该事件为起点的地壳构造运动称为青藏高原运动。  相似文献   
233.
红旗营子群的时代归属及所经历的地质热事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启超 《地质科学》1992,(A12):17-24
  相似文献   
234.
岩鸠树也  孙志国 《气象科技》1995,(2):F003-F003,F004
极端事件的一个统计分析:强24小时降水量的长期趋势岩鸠树也,山元龙三郎(京都大学理学部)(日本气象协会关西本部)全球变暖过程中最重要和令人感兴趣的问题之一是:极值事件的长期趋势(Houshton等,1992)。本文关心的问题是随着温室气体的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35.
姜修道 《西北地质》1995,16(1):6-10
本文以小秦岭金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为基础,分析了燕山期构造-热事件的演化规律及其与花岗岩、韧性剪切带和金矿床的关系。认为花岗岩是构造-热事件高峰期地壳深部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区域性热异常的出现则导致地壳浅部形成了韧性剪切带。构造-热事件晚期,随着热异常的衰减,剪切带的变形性质发生转化并有序叠加,金矿床便是在这一变形性质转化与叠加过程中,在成矿流体演化的晚期形成的。花岗岩侵位在局部造成横向上显著的物理  相似文献   
236.
松辽白垩纪近海陆相盆地最大湖侵期的泉头组-嫩江组时期,可能发生了三次较大规模的海水入侵事件,时间分别为泉三、四段一青一段(阿尔布期),青二、三段顶部(土仑期)和嫩一、二段(晚桑托-早坎佩尼期)。海水注入使湖盆的水文地球化学和环境地球化学条件均发生改变,并在层序中留下沉积记录。海进期主要表现为:①重同位素组份增加,直至与同期海相层序的同位素组成相同;②介质的盐度指标(Sr/Ba)、碱度指标(Ca+Mg)/(Si+Al)、还原性指标(Zn+Ni)/Ga和硫通量指标(S归一化含量)均系统增加。相反,海退期则上述指标显著降低。根据沉积层序的同位素组成、同期海水的同位素组成和同位素分馏的质量平衡关系,可求出研究层段内同位素的海水来源与淡水来源的比例(混合度)为0-5。并由此恢复出海平面升降曲线。  相似文献   
237.
二叠纪-三叠纪(P-T)绝灭事件,通过对不列颠歌伦比亚东北部威尼斯顿湖盆地海相层序中,保存完好的沉积岩的元素和同位素有机地球化学数据的分析研究,得到了地球化学方面的证实。岩石中干酷根的δ^13C值,在P-T界线上显示出突然的漂移,即从晚二叠世最晚斯的-29‰±1‰(PDB)到P-T界线之上约2m处一32.6‰的最小值,接着在P-T界线之上4m处恢复到二叠纪的δ^13C。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之后,我们认  相似文献   
238.
根据岩相序列、沉积、成岩作用特征,将吉林省大阳岔地区晚寒武世凤山期至早奥陶世冶里期层序地层分为6个三级层序,代表了6个三级海侵—海退旋回;与之相应,该时期碳酸盐岩δ13C值变化曲线出现5个低谷,其中凤山期至冶里早期泥晶灰岩δ13C值出现4次幅度较大的上升、下降飘移,而冶里中、晚期泥晶灰岩的δ13C值是在负值范围内波动。δ13C值低谷与层序界面和海退事件基本拟合。牙形类C.intermedius带下部海绿石质凝缩段是寒武纪末—奥陶纪初期最大海泛事件沉积,也是寒武纪与奥陶纪之交等时性的年代地层对比标志。  相似文献   
239.
对1980~2014年中国中东部地区324个台站的持续性霾天气的时空变化和相关气象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东部地区年平均持续性霾事件和其在所有霾事件的贡献比例逐年增加,增长率分别为0.79 (10 a)-1和2.7% (10 a)-1。主要表现为3个大值区:华北平原地区(包括山西省、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东部,增加最显著的区域位于黄淮地区,增长率分别为6.3 (10 a)-1、13.95 d (10 a)-1。1月是持续性霾事件的高发月,月均2.56 d。夏季和秋季持续性霾事件增加最为明显,增长率分别为0.38 (10 a)-1和0.46 (10 a)-1。不利的气象条件,如静风日数的增加,风速和大风日数的减少,以及不利的环流形势,如东亚冬季风的减弱,都可能造成持续性霾天气的增加和异常维持。  相似文献   
240.
根据石羊河流域5个气象站1961—2018年的降水、气温、干旱实况资料,利用气候统计学方法分析ENSO事件对该区气候变化及干旱的影响。结果表明:厄尔尼诺事件会造成流域春季降水偏多,春、秋、冬季气温偏高,易出现暖冬;拉尼娜事件则春季降水偏少,秋季降水偏多,冬季气温偏低,易出现冷冬,中下游发生中度以上春旱、春末夏初旱和伏旱的概率较高。应用1968—2010年旬、月气象要素和大气环流特征量,采用最优子集回归方法,建立降水和干旱统计预测模式,然后结合ENSO事件,通过加权平均法构建集成预测概念模型。对模型进行检验,拟合率与准确率较高,已投入业务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