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23篇
  免费   1873篇
  国内免费   2336篇
测绘学   781篇
大气科学   2624篇
地球物理   1679篇
地质学   4685篇
海洋学   2425篇
天文学   144篇
综合类   773篇
自然地理   2121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407篇
  2022年   509篇
  2021年   584篇
  2020年   398篇
  2019年   532篇
  2018年   345篇
  2017年   410篇
  2016年   385篇
  2015年   456篇
  2014年   709篇
  2013年   558篇
  2012年   674篇
  2011年   640篇
  2010年   631篇
  2009年   662篇
  2008年   646篇
  2007年   544篇
  2006年   466篇
  2005年   470篇
  2004年   380篇
  2003年   484篇
  2002年   475篇
  2001年   469篇
  2000年   375篇
  1999年   283篇
  1998年   264篇
  1997年   298篇
  1996年   293篇
  1995年   274篇
  1994年   260篇
  1993年   211篇
  1992年   270篇
  1991年   198篇
  1990年   209篇
  1989年   153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4篇
  1964年   8篇
  1950年   4篇
  1943年   4篇
  194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为了能够精确地确定天气系统的移动速度,明确地表曲率半径的分布规律是很有必要的。通过矢量分析和复杂的推导得知,地表曲率半径φ不仅与地理纬度φ有关,还与所考查的地表曲线的方向(以方位角α来定量表示之)有关。ρ、φ及α间的解析关系如下:  相似文献   
942.
安欧 《地震》1995,(3):214-221
岩石接触面在高温高围压下经过几天便烧结起来而有很高但低于原岩的剪切强度。烧结面与主压应力方向夹角大于55—65°时,便不再断裂而沿其它方向剪断。实验最低温压相当地壳10km深,这应是地壳大断裂的上部裂面与下部烧结层的界限深度,受力后便向下延裂,在下部形成震源。这可能是鲜水河断裂带震源在10—25km深重复发生的原因。由带内大震机制解P轴方向与地球自转速率变化趋势的关系、区域残余应力场水平主压应力分布方向与断裂带走向的关系,讨论了带内大震活动时段的原因。由带内裂面烧结条件、残余和现今应力高值区、岩体低强度区及储存弹性应变能高值区的分布,研究了带内大震空间分布原因。  相似文献   
943.
复杂构造应力扰动场与发震构造识别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马瑾  刘力强 《地震地质》1995,17(4):372-382
在地震短临阶段异常是由局部断层扩展或弱化引起。实验与数值模拟结果曾得到与之相伴的是平均应力扰动场的四象限分布和最大剪应力扰动场的八瓣式分布。为检验此结果的普适性作了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不论区域构造及其基本应力场如何复杂,这种四象限分布与八瓣式分布型式不变,这为最终判定失稳区提供了依据。与此同时,在复杂构造情况下这种应力扰动场的畸变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44.
地震能量空间分布局域标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蒋海昆  王忠民 《地震研究》1995,18(4):357-364
本文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数据及大同地区三次中强地震前后的地震记录资料,在空间能量分布“漫化”的基础上,通过多重分形方法着重对能量空间分布的局域标度性质及可能的震兆信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能量分布普遍地表现出多标度分形特性,但相同q值Dq的时间变化或Dq ̄q谱形态变化不明显。中强地震前标度指数谱f(α) ̄α曲线由两端大体对称或右端略低变为左端明显下降,同时α及f(α)数值分布范围扩展、顶点右移。计算机模  相似文献   
945.
对流边界层(CBL)中的污染扩散是非高斯型的。本文在下列三个假设下建立了双高斯型几率分布函数(PDF)模式:1.对流边界层任一确定高度铅直速度W的几率分布函数pw由两个高斯分布迭加而成;2.从污染源释放的粒子具有源高的铅直速度几率分布,且其轨迹是线性的;3.粒子在地面的反射为全反射,在混合层高度Zi为全反射或有部分吸收。然后分析了三个高度上铅直速度W的一些统计特征量,比较了由PDF模式计算的横风向积分浓度和Lamb的数值模拟[1-3],Deardorff的水槽模拟[4-6]结果,并用美国CONDORS计划的外场试验资料[7]对PDF模式进行了验证,结果均相当一致。  相似文献   
946.
喻桥 《四川气象》1995,15(4):40-41
利用实时和前6小时的红外和可见光卫星云图资料和同时的地面实测降水资料,分析降水强度与红外、可见光亮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实现用红外、可见光双光谱阈值法得到大暴雨,暴雨,大雨,中小雨4个等级的降水,以指导降水预报。  相似文献   
947.
利用西藏高原上四个站常规探空资料,应用大气折射指数理论和统计学方法得出:利用两层指数模式拟合实际的大气折射指数垂直分布可保证精度。由于地面气象要素日较差,年较差较大,折射指数日变化、年变化在对流层低层幅度最大,气压、温度、水汽压的分布,变化决定了折射指数的分布变化,不论日际变化,还是年际变化,水汽压都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948.
辽宁省火山间歇期沉积煤系特点与找煤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绍宝 《沉积学报》1987,5(1):125-131
辽宁省有火山岩7000km2,岩垣3条,大型锥火山50个,火山丘80余个,边缘带上都有间歇期沉积煤系赋存,成煤空间局限火山边缘带,时间局限间歇期。煤系具火山-沉积成岩、多变、多层次、依赖火山特点,属新的火山成煤类型。愈往西北岩体愈大,煤系呈愈发育的趋势。煤层发育在火山岩系顶、底部,可采煤层厚1-37.49m。煤种齐全,埋藏的数量和广度均大,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找煤方向为各岩体边缘并围绕中心旋转一周。  相似文献   
949.
大、中地震前b值的区域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文献[1]的基础上,共研究了13次大、中地震前的b值的区域分布,发现震中附近有个低b值区域,其外围有个高b值区域。这两个区域的半径R与主震震级M_s之间呈对数直线关系,由此可估计地震孕震区的大小,并可粗略地预测未来发生的大震的震级,也还可确定计算b值随时间变化所取的区域范围。另外,还分析了西南地区的永善地震和炉霍地震在不同区域内的震前b值随时间的变化,进一步验证了震前b值变化的相似规律性。  相似文献   
950.
不均匀等离子体鞘套中电磁波的传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讨论了电磁波在电子密度呈双指数分布的等离子体鞘套中的传播,导出了反射系数与透射系数的解析表达式,特别给出了在较高碰撞频率时的一系列数值计算结果及若干分析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