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4篇
  免费   937篇
  国内免费   842篇
测绘学   107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436篇
地质学   4058篇
海洋学   161篇
天文学   29篇
综合类   268篇
自然地理   8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198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71篇
  2019年   188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236篇
  2013年   212篇
  2012年   244篇
  2011年   267篇
  2010年   219篇
  2009年   232篇
  2008年   240篇
  2007年   243篇
  2006年   242篇
  2005年   222篇
  2004年   243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5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51.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第四系构造发育历史及其勘探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层厚度能够反映构造沉降及隆升。通过对柴达木盆地东部三湖地区探井统一分层后,计算现今地层厚度,然后分 期平面成图。这些图件揭示出三湖地区北斜坡背斜构造形成历史并不统一,具有由北东向南西依次发育的特征:伊克雅乌 汝、南陵丘、驼峰山背斜最早成型,是第四纪以来的同沉积背斜。k11沉积后,台吉乃尔和涩北二号才开始形成,接着涩北 一号形成,而台南背斜形成最晚。涩东鼻状构造是在k1以后才抬升的,而南斜坡至今未形成背斜构造;而且隆升速度也是 不均衡的,具有逐渐加强的趋势,尤其是更新统末期(k5以后)背斜构造快速抬升。该地区构造演化历史的确定,对于寻 找背斜构造形成的有利区带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52.
多次波干扰是地震勘探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其衰减技术也是地震数据处理的难题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多次波的形成、分类及其特征,并在ProMax系统上对合成地震记录的多次波进行了压制:首先采用合适的速度对时-空域的地震记录进行NMO校正;然后,分别用F-K变换和Radon变换方法将其变换到F-K域和Radon域,对多次波所占据的主要区域进行充零衰减;最后,通过对应的反变换将其变换到时-空域,从而达到多次波衰减的目的。通过在ProMax系统中的应用表明:不同方法对多次波的衰减效果各有优劣,组合滤波方法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53.
杨风良 《地质与勘探》2017,53(5):1017-1024
本文通过对贵州毕节市CK1地热井的特点及施工的研究,有效解决了高陡构造地层钻进问题。该井开孔即见基岩,常规工艺加压困难,难以保证孔斜;下部钻孔岩石硬度大,研磨性较强,可钻性差。通过分阶段变化钻进工艺,上部开孔使用空气潜孔锤吊打,后期采用牙轮钻头加螺杆钻具组合,在钻井效率过低的复杂地层则简化钻具组合,使用牙轮正循环工艺钻进,合理调整钻进参数可迅速建井。通过使用有准对性的洗井方法可迅速成井。本文通过对地热井多工艺钻进及完井工序的要求及改进,并针对现地勘单位对地热资源开发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本次研究为地热田的开发总结了经验。  相似文献   
654.
陈伟军 《地质与勘探》2017,53(3):528-532
甚低频电磁法是一种基于电磁原理的地球物理手段,该方法对寻找受断裂构造控制的脉状矿床效果显著。在矿床勘查中,一般利用目标矿区(及外围)地质体对电磁波作用反映的物性特征进行扫面工作,用以快速发现覆盖层之下的矿化构造系统。本文通过对大兴安岭西南段某铜多金属矿点的实际应用,发现矿区内存在明显的甚低频异常,该异常为矿致异常,展示了良好的成矿前景。实践表明,在具备甚低频电磁法应用的地质、地球物理条件的前提下,通过对观测数据进行技术处理,并结合矿区针对性的地质研究,能够有效地揭示覆盖区断裂构造体系的产状及空间展布规律,达到对隐伏-半隐伏金属矿床快速评价的目的。  相似文献   
655.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results of 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heavy mineral (HM) potential of the northwest coast of Cape York Peninsula in far north Queensland that was funded by the Queensland Government's Future Resources Program Industry Priorities Initiative.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northwest coast may have the potential to host world-class HM deposits. All the essential ingredients in a HM mineral system are present: fertile source rocks, effective transport mechanisms and abundant potential trap sites, particularly along the well-preserved Pleistocene coast.

The source rocks are Proterozoic metamorphic and Paleozoic granitic rocks of the Coen Inlier and Mesozoic sedimentary rocks of the Laura and Carpentaria basins, all of which crop out along the spine of the Peninsula. These rocks were exposed in the early Cenozoic and were vigorously eroded by seasonally active rivers throughout the Quaternary. Most of these rivers are currently carrying HM, and the zircon content in river sediments in the region is comparatively high. It is speculated that in the late Pleistocene HM delivered by rivers to the northwest coast were transported predominantly in a southwesterly direction, and trapped in the swash zone of prograding beaches. It is further speculated that at this time the coastline was deeply embayed with cliffs and headlands formed in bauxite, and that structural trap sites formed on the northeastern side of prominent headlands.

Pleistocene coastal sediments were partially reworked by Holocene coastal processes, and HM liberated by these processes may have been captured by prograding Holocene beach ridges. These Holocene beach ridges are not as extensive as the Pleistocene beach ridges but are more prominent, partly because they are less well vegetated. The Holocene coastline was probably more regular than the Pleistocene coastline, with fewer headlands to create structural traps. The modern coastline is relatively starved of river sediment because the Holocene and Pleistocene coastal sediments act as barriers to river flow.

It is recommended that ongoing exploration for HM in the region should focus on potential trap sites on the Pleistocene coast and that two sites, Vrilya Point and Jackson River, where structural traps may have been formed by coastal promontories, should be priority targets. It is also noted that if the exploration of Cape York Peninsula for HM deposits is to be effective, further research needs to be carried out into the geomorphological evolution of the west coast and, in particular, the role of cyclones in forming HM deposits in tropical climates.  相似文献   

656.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矿产勘查-科研工作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常印佛  周涛发  范裕 《岩石学报》2017,33(11):3333-3352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我国勘查-研究程度相当高的成矿带之一,地质勘查和相关研究工作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初。本文简要对成矿带自二十世纪初至今的勘查-科研工作成果进行了概括性回顾和综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矿带勘查研究工作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点上起步、由点到面;(2)第二阶段:区域展开、重点突破;(3)第三阶段:立体调查、深部找矿。近年来,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地质找矿和科学研究均取得了重要进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控矿构造格架(包括大地构造,后期还尝试引入了动力学背景的探讨);(2)成岩成矿作用的时代;(3)成矿系列(系统)及其演化;(4)成矿规律;(5)深部找矿。包括本专辑(代序)20余篇文章在内的近年来的找矿新发现、新突破以及对成矿的新认识,深化了成矿带成矿理论研究,指示成矿带特别是深部"第二找矿空间"具有很好的成矿潜力,同时也揭示了成矿带值得关注和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657.
便携式钻机已广泛应用于地质与工程勘查中,为了进一步扩大便携式钻机的应用范围,倡导绿色勘查,在湖南省东安县王师岭矿区水泥灰岩矿勘查中,采用ZY-25型便携式钻机以钻代槽进行地表取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应用实践表明,当矿区构造简单,岩层产状较平缓且稳定,矿体厚度较大,矿石有用组分含量较高且分布均匀,有害组分含量较低时,采用便携式钻机取样代替槽探取样评价矿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58.
小口径岩心钻探海上施工安全风险管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宏晶  刘治 《探矿工程》2017,44(10):88-89,92
小口径岩心钻探海上施工不同于陆地,要借助海上钻探平台作为实施场地进行施工。因其施工环境中风、浪等自然因素所占影响比例较大,其交通运输、施工过程、人员安全防护等都较陆地施工有很大区别。为保证海上岩心钻探施工安全,通过对比分析海上与陆地施工的危险源异同,经过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等3个步骤,从技术与管理2个角度,就平台搭建及拆除、施工过程、海上交通、人身防护等方面对海上施工风险进行系统化管理,确保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659.
文章对青海省达肯达坂山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所得数据进行R型因子分析,提取了5种具有代表性的因子组合类型,对各因子元素组合得分归类,绘制了测区地球化学分区图。通过判读分析,地球化学分区图反映了不同地质体中以相应元素组合类型为主的地球化学异常。研究对比组合分区与因子得分异常,有利于推断相关元素的浓集部位,也为确定找矿靶区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660.
陈俊  肖书明  魏邦顺 《江苏地质》2017,41(4):663-671
铜山—石砀山铜钼矿位于江苏宁镇山脉中段龙潭—仓头背斜南翼,矿体主体受接触带构造控制。以往地质工作缺少深部研究,对物化探异常再解释工作不够,物探方法找矿专属性研究不细致,综合研究程度较浅。综合分析铜山—石砀山地区地质、物性资料,采用1∶2 000高精度磁法测量、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剖面等物探技术,圈定地磁异常8个(C1—C8),推断由2个磁性地质体、8个矽卡岩体引起。择优对C2异常进行了钻探验证。研究认为该区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高低阻过渡带部位的磁异常具有重要的找矿意义,即该区中酸性岩体与碳酸盐岩接触带部位具有含铜钼磁铁矿形成的有利地质条件。对比分析研究区及周边找矿信息,认为铜山—石砀山地区找矿深部有潜力,外围有远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