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43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51.
赵焕庭 《热带地理》2005,25(3):289-292,F0003
自秦朝至宋朝(221BC~1279AD),古广东经济与文化发展深受中原与海外的影响,利用本地的地理位置、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业和文化事业,在中国占有重要的地位。粤中广州地区的经济与文化发展在广东乃至岭南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促进广东乃至岭南其他各地区的发展,而粤北自宋至隋经济文化处于广东领先地位说和唐宋时期除粤北外岭南大部分地区还比较荒凉落后之说都不能令人信服。  相似文献   
52.
针对多种数字化手段特点在不同类型的建筑遗产表型监测的应用问题,该文从数字化监测手段入手,结合目前在国内外各领域的应用情况及经典案例,通过对比分析几种技术手段的监测范围、特点及成果精度,总结得到各技术手段优势及所适用的监测对象。目前比较普及的技术手段有传统测量技术、摄影测量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及集成多种手段的技术方法,根据监测对象特点来进行不同病害类型的监测工作,如表面破损、整体及局部的变形等。针对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遗产保护健康监测方面发展趋势及展望。  相似文献   
53.
长周期地震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迪  罗奇峰  罗永峰 《地震研究》2007,30(3):296-302
长周期地震波的研究对自振周期较长的大型结构的抗震设计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主要的长周期地震波分析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经验统计方法和地震学中的震源模型方法,通过对这两类方法的研究现状和适用范围的分析,提出了在地震动长周期的研究和应用中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为了将长周期分析方法应用于大跨结构的抗震设计,还介绍了我国现有的抗震设计规范谱中对长周期部分的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54.
储集层精细描述的新思路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结构单元及流动单元分析的三位一体理论指导储集层的表征建模,从而形成由宏观到微观,静态地质实体与动态开发过程,储集层非均质性与油水分布及流动规律相结合体系是储层精细描述的新思路,以某油田馆陶组河流沉积体系的储集层描述为例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5.
本文应用等级界面与构形单元分析的方法,详细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神木县考考乌素沟地区侏罗系延安组湖泊三角洲平原砂体的几何形态、空间配置和内部构形,并重点剖析了三角洲平原上的分流河道(含天然堤)和决口扇砂体,识别出5级界面体系,划分出17种储层岩性相和4种构形单元。各级界面分别代表不同规模的非均质性,界面性质及伴生的渗透性隔挡层(泥质夹层)的分布控制了砂体的垂向和侧向连通性。储层岩性相是一种物质-能量单元,它们在砂体内的分布有一定规律。构形单元则是一种三维岩石单元,由第3至5级界面限定,具有各自特征的储层岩性相组合。界面和储层岩性相都是沉积水动力条件的综合反映,它们的不同组合反映了砂体内部非均质性的细微变化,并控制砂体的物性特征。物性在砂体内的分布按构形单元自然分区,高孔渗带主要分布在3至5级界面之上,多个构形单元和界面在垂向或侧向。的叠置,导致物性出现多阶正韵律的变化。代表水动力条件较强的储层岩性相,其物性较好,反之则差。  相似文献   
56.
地面3维激光扫描仪是通过高速激光扫描测量的方法,大面积、高分辨率地快速获取被测对象表面的3维坐标数据,根据3维数据可以构建3维模型,为古建筑保护等提供数据依据。本文对地面3维激光扫描技术进行了简单探讨,通过具体实例研究分析其在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7.
In this article I draw attention to the galaxy of European buildings built over the last five centuries in Asia. I show how quickly and accurately European styles of the day were adopted in Asia, whether that style was Renaissance, Neoclassical, Gothic, Idiosyncratic Revivalist, or Modern. I argue that recent attention in Asia to architectural and urban preservation is itself of European origin. Although I suggest in conclusion that this architectural galaxy is part of an overwhelmingly one‐sided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my primary focus remains on the buildings themselves as the residue of one culture diffusing across distant domains.  相似文献   
58.
介绍了基于沉积过程的储集层随机建模基本原理及方法.与传统的储集层随机建模方法相比,基于沉积过程的随机建模方法有效地将与沉积过程有关的地质信息以及一些先验的地质知识整合到模型中,能够较为真实地再现储集层构型要素(如河道砂体、点坝、天然堤、决口扇)的几何形态和相互联系以及它们的演化过程(如改道、侧向迁移).在井数据的条件化...  相似文献   
59.
Following the Indian Ocean tsunami on 26 December 2004, scenes of destruction overwrote representations of a benign tropical landscape on the eastern periphery of the Indian Ocean. The incongruous coupling of luxury resort hotels with devastated indigent fisher settlements in international media coverage had exposed the global inequities embedded in a tropical tourism industry subscribed to and abetted by states, institutions, developers and architects. As post‐tsunami reconstruction commenced, it became evident that the climatic trope through which regionalist aesthetics had been filtered thus far was incapable of providing expedient solutions to real social problems. In academia and in the profession, the complex discourse of so‐called tropical architecture shaping the debates has yet to be untangled and problematized. Implicating and haunted by colonial, nationalist, developmental and political renderings, and more recently by issues of globalization, such representations continue to undergird architectural debates and production. In the wake of recent reconstruction projects and provoked by related architectural student designs in Sri Lanka, this paper reviews the politics of the tropical agenda in architecture and some considerations for its demise.  相似文献   
60.
中小学建筑作为实现我国基础教育的载体,肩负着教育下一代、为社会培养人材的历史使命。新时代的校园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造就全面发展型人才。本文结合青少年学习特点,以中小学校建筑空间设计为出发点,结合工程实际经验,探讨创造出更加适宜青少年生长发育、健康成长的学习、交往空间,期望"快乐教育"成为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