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0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257篇
测绘学   185篇
大气科学   108篇
地球物理   232篇
地质学   744篇
海洋学   237篇
天文学   219篇
综合类   96篇
自然地理   12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1年   1篇
  1921年   1篇
  1919年   1篇
  1905年   1篇
  1897年   2篇
  1880年   2篇
  1877年   2篇
  18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31.
为研究沙地退化植被恢复过程中碳氮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分别于2011年、2013年和2015年8月中旬对流动、半固定、固定沙丘和草地进行植被调查,并测定植被—土壤系统的碳氮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1) 随着沙地退化植被的恢复,地上植物、凋落物和根系的C、N含量及C/N比波动变化,土壤(0~10 cm)C和N含量及C/N比显著增加(P <0.05)。(2)沙地4种生境上的地上植物、凋落物、根系、土壤的C、N含量及C/N比年际间变化显著(P <0.05)。(3) 沙地退化植被恢复过程中地上植物、凋落物、土壤的C/N比与物种丰富度呈正线性关系(P <0.01)。沙地退化植被恢复过程中优势植物演替导致植被—土壤系统中C、N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的氮素利用效率也在逐渐增强,而封育时间的增加能够促进沙地土壤中N的积累。  相似文献   
532.
赵键  王琛 《热带地理》2019,39(5):790-798
通过搜集与计算得到江浙沪地区各城市淘宝男装、女装、童装及服装店铺整体的信用等级,同时借助集中程度分析、位序—规模法则及回归分析,探讨了该地区淘宝服装店铺信用等级的规模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表明:1)除童装外,江浙沪地区淘宝服装店铺整体及男装、女装店铺,其信用等级的位序—规模分布满足齐夫法则;2)江浙沪地区淘宝服装店铺信用等级的空间分布形态满足对数正态分布模式;3)淘宝服装店铺信用等级的无标度区涵盖了江浙沪地区绝大部分城市,其规模分布结构相对优化;4)淘宝服装店铺的信用等级受信息化水平、物流指数、基础规模实力、文化教育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区位优势度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但当地服装产业的工业集中度未能影响淘宝服装店铺的信用等级.  相似文献   
533.
Biological soil crusts(BSC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carbon(C) balance in arid regions. Net C balance of BSCs is strongly dependent on rainfall and consequent activation of microbes in the BSCs. The compensation-rainfall size for BSCs(the minimum rainfall amount for a positive net C balance) is assumed to be different with BSCs of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stages. A field experiment with simulated rainfall amount(SRA) of 0, 1, 5, 10, 20, and 40 mm was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C fluxes and compensation-rainfall size of BSCs in different parts of fixed dunes in the ecotone between the Badain Jaran Desert and the Minqin Oasis. We found algae-lichen crust on the interdunes and crest, algae crust on the leeward side, and lichen-moss crust on the windward. Even a small rainfall(1 mm) can activate both photosynthesis and respiration of all types of BSCs. The gross ecosystem production, ecosystem respiration, and net ecosystem exchange we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SRA, hours after the simulated rainfall, position on a dune, and their interactions. The rapid activation of photosynthesis provides a C source and therefore could be responsible for the increase of C efflux after each rewetting. C-uptake and-emission capacity of all the BSC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rainfall size, with the lowest C fluxes on the leeward side. The compensation rainfall for a net C uptake was 3.80, 15.54, 8.62, and 1.88 mm for BSCs on the interdunes, the leeward side, the crest, and the windward side, respectively. The whole dune started to show a net C uptake with an SRA of 5 mm and maximized with an SRA of about 30 mm. The compensation-rainfall size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chlorophyll content.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BSCs will be favored in terms of C balance, and sand dune stabilization could be sustained with an increasing frequency of 5-10 mm rainfall events in the desert-oasis transitional zone.-  相似文献   
534.
三沙永乐龙洞深度在300m左右,是目前全球已知最深的海洋蓝洞,但是对其性质和成因了解极其有限。本研究使用X射线粉晶衍射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AMS14C测年等分析测试方法对采自不同深度的洞壁礁体的矿物物相、元素含量和形成年代进行了测定,探讨了洞壁性质和龙洞的演化。研究结果表明:三沙永乐龙洞洞内侧壁矿物均属于碳酸盐矿物,包括文石、高镁方解石和低镁方解石,平均含量分别为49.0%、46.6%、14.3%,它们主要来自钙质生物碎屑;洞内侧壁的主要元素是Ca、Mg、Sr,平均含量分别为36.8%、0.98%、0.48%。三沙永乐龙洞是一个复合体,17m以上岩石年龄晚于7.5cal kaBP,是全新世海平面上升时期形成的现代珊瑚礁体,没有经历过海平面下降引起的成岩作用; 17—35m岩石形成时代早于25cal ka BP,是经历了大气淡水成岩作用的晚更新世喀斯特溶洞,且在高海平面时期于17—23m以浅的空间内广泛发育洞内珊瑚礁。  相似文献   
535.
王蕊  王常颖  李劲华 《海洋学报》2019,41(4):131-144
由于受到云雾的影响,可见光影像能够高效用于绿潮检测的数据源较为有限,特别是云覆盖较为严重的可见光影像,基本无法用于检测绿潮。即使影像数据是在薄云、薄雾、无云覆盖的情况下获取的,由于其光谱反射值存在较大差异,依然很难采用同一阈值进行绿潮检测。基于此,为了提高可见光影像的利用率,实现不同云覆盖情况下,绿潮的高精度自适应阈值的自动检测,本文以GF-1影像为数据源,首先采用K-means聚类和C4.5决策树方法实现影像云覆盖情况的自动识别;其次,选取大量不同云覆盖情况下子图像样本(每个子图像样本中均包含绿潮和海水两类),分析得出不同云覆盖情况下绿潮和海水的区分阈值y与影像光谱差x=bandnir-bandred之间所具有的线性关系;然后,利用分析得出的线性关系提出一种适用于GF-1影像的绿潮分区自适应阈值自动检测方法。最后,为验证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分别采用NDVI方法、EVI方法和本文提出的自适应阈值自动检测方法进行绿潮提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对于GF-1卫星遥感数据,本文提出的绿潮自适应阈值分区自动检测方法明显优于传统的NDVI和EVI检测方法,不仅提高了绿潮的监测精度,而且实现了绿潮提取的全自动化。  相似文献   
536.
中国碱蓬属植物修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军武 《海洋与湖沼》2018,49(6):1375-1379
本文对《中国植物志》藜科(Chenopodiaceae)碱蓬属(Suaeda Forsk. ex Scop.)长期存在的分类错误进行了纠正。将其中的高碱蓬S. altissima (L.) Pall.合并入碱蓬S. glauca (Bunge) Bunge,纵翅碱蓬S. pterantha (Kar. et Kir.) Bunge合并入刺毛碱蓬S. acuminata (C.A. Mey.) Moq.,同时增加了垦利碱蓬(新种)S. kenliensis J. W. Xing sp. nov。由此将中国碱蓬属(Suaeda)植物从原来的20种,变更为19种。并重新修订了中国碱蓬属(Suaeda)植物的分种检索表,使中国碱蓬属(Suaeda)植物的系统分类更趋于完善,为《中国植物志》的修订和碱蓬属(Suaeda)植物分类及其深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37.
磷脂酶C(phospholipase C,PLC)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信号分子,是G蛋白信号转导过程中的重要调节因子之一,在动、植物环境胁迫应答及病原菌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海洋浮游植物生长代谢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涉及细胞内复杂的信号通路,并最终通过调节细胞分裂过程控制浮游植物的增殖、种群生长动力及初级生产力。但对浮游植物PLC及其参与的信号通路的了解却非常少。通过NCBI基因数据库的关键词搜索、比对,发现海洋球石藻(Emiliania huxleyi)中含有30种PLC蛋白,利用SMART程序预测其结构保守域,以此将30种PLC分为四大类;对其氨基酸序列的信号肽、跨膜结构域、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及其细胞定位等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海洋球石藻PLC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它们在信号肽、跨膜区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差别,其一级结构中存在多个可能的磷酸化修饰位点。二级结构中都含有α螺旋,β折叠,无规则卷曲,且都定位于线粒体,而三级结构相似度不高。从亲缘关系上看,海洋球石藻PLC与低等动物更接近。该研究补充和完善了对植物PLC信号转导网络系统的认识,并为进一步开展海洋球石藻PLC细胞定位及其参与的信号通路与环境胁迫之间关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38.
共轭伸展褶劈理夹角的定量解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90 年代初以来,中国地质学者先后在浙、皖、赣、湘的“板溪群”及震旦系中发现了古生代的生物化石。因此,再次将“板溪群”是否是前震旦纪的一个变质地层单位、江南古陆是否存在以及华南大地构造格局是否需要重新厘定等问题提了出来。1993 年笔者于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带内的“双桥山群”岩块中,首次发现了含晚古生代的放射虫硅质岩。1996 年又在该混杂岩带多处的“双桥山群”岩块和“下震旦统志棠组”中找到了含晚古生代的放射虫硅质岩,还首次在“登山群拔竹坑组”中发现了早古生代的几丁虫化石。经数年野外多次观察和对室内化石鉴定、岩石地球化学测试结果以及岩石学特征的综合分析表明,所发现的含晚古生代放射虫硅质岩及其岩石组合是一套洋盆深水相沉积;登山群拔竹坑组,是早古生代的一套浅水陆棚 深水陆棚 半深海相沉积。结合同行学者在邻区“板溪群”研究方面取得的新成果,笔者认为:“板溪群”不是前震旦纪的一个变质地层单位,而是一个复杂的构造岩带,江南古陆是不存在的,华南从早古生代到中生代早期还经历了一次洋盆演化过程,现在的构造格局是印支运动奠定的  相似文献   
539.
本文研究了鲍人工配合饲料的加工和应用过程中,维生素C的稳定性和损失规律。结果表明,在45、60、80、100、120℃的5种烘干温度条件下,饲料中VC的保留率分别为61%、62%、65%、19%和6%。烘干温度以80℃最合适。统计分析表明,饲料中水份一与VC的损失程度呈高度相关性,烘干过程应尽快除去饲料中水份,。饲料在浸泡第水应用过程中,未经特别处理的饲料A,浸泡24h后VC的损失率为98%,而经  相似文献   
540.
用Viaual C 5.0与MFC开发了一个Windows图形应用类,该类可实现任意多边形区域内的各种符号的填充,增强了CDC的画刷功能,为今后用VC开发专用图形软件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