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7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227篇
测绘学   51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131篇
地质学   738篇
海洋学   37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48篇
自然地理   12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采用3S集成技术,分析广安区在本世纪前7年的城市扩展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广安区在这7年中发展非常迅速,自然环境与交通在其扩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2.
变形体的稳定性及其定量分析方法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章传银  张正禄 《测绘学报》1997,26(4):315-321
变形体的稳定性是变形体性质的重要内容,它是工程实际中极为关注的问题,但从变形监测的角度上来分析变形的稳定性目前在国内外还未见任何实质性的报导。本文讨论了从变形监测角度上分析变形体稳定性的一般方法,进行变形稳定性的分类,初步研究了变形体稳定性的定量分析方法,定义了一系列量化指标,如稳定度、因素的影响域与因素的稳定域等。这些有利于把稳定性分析推向应用和深入,从而提高变形监测在变形体定性分析中的地位,增  相似文献   
133.
论述了永安地震台数字地震观测系统的组成单元及各单元的作用与功能,总结、分析日常观测中常见的各类故障,并详细分析仪器运行过程中典型故障的产生原因及排除方法,可为其他相关地震台站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4.
通过矢量质子磁力仪FHD-1各分量北京时21点数据、日均值数据和室内记录的温度值作相关性分析,探讨温度对线圈和产出的数据是否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5.
马村站自512井水汞异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7月4日河北省文安县发生了ML5.5级地震,震前震中西南200km的石家庄马村站自512井水汞3月15日~5月15日出现了短期高值异常,6月3日出现了高值突跳异常。本文分析研究了文安地震前水汞的异常变化,以及1999年水汞观测以来的异常变化特征。分析认为,震前小马村水汞的异常变化幅度较大,异常特征明显,前兆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   
136.
张文阁  迟恭财等 《地震》1995,(2):157-160
兴1井是辽宁省内最早建成的静水位观测井,已有近20年的观测历史。系统分析预测以来的资料,发现该井水位有很强的映震能力并有一定的映震规律,可进行单井水位异常预报地震震级与发震时间的科学试验。  相似文献   
137.
Understanding sedimentation patterns in small coastal watersheds due to landscape perturbations is critical for connecting hillslope and fluvial processes, in addition to managing aquatic habitats for anadromous fish and other aquatic species in the Oregon Coast Range (OCR). Changes in sedimentation patterns spanning the last 250 years are preserved in two landslide-dammed lakes in small watersheds (< 10 km2) underlain by the Tyee Formation in the central OCR. Dendrochronology of drowned Douglas-fir stumps in both lakes provided precise timing of the damming and formation of the lakes, with Klickitat Lake forming in winter ad 1751/52 and Wasson Lake in winter ad 1819/20. Perturbations from wildfires, logging and road development, and previously underappreciated snow events affect sedimentation rates in the lakes to different degrees, and are identified in the sediment record using cesium-137 (137Cs), high-resolution charcoal stratigraphy, local fire records, and aerial photography. Each lake has variable sedimentation accumulation rates (0.05–4.4 cm yr−1) and mass accumulation rates (0.02–1.42 g cm−2 yr−1). Sedimentation rates remained low from the landslide-damming events until the mid-19th century, when they increased following stand-replacing wildfires. Aside from a sediment remobilization triggered by human modification of the landslide dam at Klickitat Lake around 1960, the largest peaks in mass accumulation rates in the mid-20th century at both lakes in the early 1950s precede major road construction and logging activity in the watersheds. Subsequent sedimentation rates are lower, but variable, and possible effects of logging and road development might be exacerbated by abnormal precipitation and heavy snow events. A comparison of previous studies of landslide-dammed lakes in larger watershed of the OCR are consistent with our findings of increased sedimentation in the mid-20th century, as well as higher sedimentation rates in the debris-flow dominated southern Tyee Formation than in the lower-relief northern Tyee Formation.  相似文献   
138.
利用中日合作微震观测台网1988年3月至1991年3月间的地震记录计算了西安及周围地区小地震的波谱和震源参数,并探讨了震源参数与震级ML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9.
保安湖沉水植被恢复及其渔业效益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通过消除对沉水植物生长有破坏作用的草食性鱼类和杂食性鱼类,在低水位的早春选择无风浪的天气移栽水草,于199年保安湖一个面积为3.3hm^2网栏湖汊成功地恢复了绝迹8个月的水草群落,秋季水草覆盖盖达50%,同时研究了在无鱼类摄食破坏的条件下苦草和黄丝草的生长动态。  相似文献   
140.
2008汶川地震之后,多个研究组对龙门山的新生代剥蚀历史进行了研究,但是在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中段,剥蚀历史研究主要集中在彭灌杂岩,而彭灌杂岩东侧(即中央断裂下盘)的热年代学资料相对缺乏,其剥蚀历史还比较模糊.对于彭灌杂岩东侧岩体的新生代剥蚀历史研究,不仅可以了解龙门山推覆构造带的新生代断层活动历史,而且对于青藏高原东缘的新生代隆升机制具有重要约束作用.在前人热年代学研究基础上,在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中段中央断裂和前山断裂附近补充了一些裂变径迹样品.采用外探测器法(external detector method)对样品进行裂变径迹分析,实验测试在台湾中正大学裂变径迹实验室完成.实验获得了6个锆石裂变径迹和6个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前山断裂上盘,AFT(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以小鱼洞断裂为界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小鱼洞断裂以南的样品AFT年龄为39 Ma,小鱼洞断裂以北的4个AFT年龄介于6—8 Ma之间.研究揭示出中央断裂和前山断裂的新生代活动性以NW向小鱼洞断裂为界存在较大差异:距今8 Ma以来,小鱼洞断裂以北,中央断裂和前山断裂的平均垂向滑动速率分别为约0.1 mm·a-1和约0.55 mm·a-1;小鱼洞断裂以南,平均垂向滑动速率则分别为约0.55 mm·a-1和约0.1 mm·a-1.低温热年代学方法获得的断层新生代垂向滑动速率与汶川地震断层垂向同震位移分布基本一致.前山断裂(小鱼洞断裂以北)距今8 Ma以来北西-南东向水平缩短量达到8~12 km,表明地壳缩短是造成龙门山抬升和剥蚀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结论不支持下地壳增厚模型对于龙门山隆升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