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05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61篇
地质学   360篇
海洋学   10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6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411.
大兴安岭位于中亚造山带的东段,自北向南划分为额尔古纳地块、兴安地块和松嫩地块。倭勒根群主体分布于额尔古纳地块,前人将其归属为新元古代-早寒武世。对新林地区倭勒根群大网子组的上部变火山岩段和下部变沉积岩段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定年。测试结果显示:上部变火山岩的形成年龄为(430.7±4.1)Ma,属早志留世;下部变沉积岩中碎屑锆石的最小峰值年龄为(480.1±2.9) Ma,指示其沉积时间不早于早奥陶世。综合文献资料确定:新林地区倭勒根群浅变质岩系是一套时间跨距从寒武纪到早志留世的岩石地层组合,而非新元古代-早寒武世;新林蛇绿岩的构造侵位时间不早于早奥陶世;新林地区的大网子组、兴隆沟地区的早奥陶世沉积与多宝山-伊尔施早奥陶世火山弧构成了大兴安岭北部地区的早奥陶世弧-盆体系。  相似文献   
412.
对大兴安岭中南段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哈拉黑地区原定二叠系林西组和侏罗系白音高老组的样品分别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测年,获得林西组的282 Ma和317 Ma两组峰值年龄以及白音高老组134 Ma、242 Ma和284 Ma的3组峰值年龄,说明原定白音高老组地层并非属于侏罗纪,而应该属于白垩纪。根据锆石结构特点推测林西组地层物源可能主要来自该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岩浆弧产物和下二叠统大石寨组火山沉积。综合区域资料研究认为,内蒙古东部大兴安岭地区可能曾经发育有三叠纪沉积,现今大面积的缺失是由于后期构造抬升剥蚀所致。  相似文献   
413.
对影响乌鲁木齐国际机场运行的"持续双低浓雾"的天气标准进行了定义,选取了2014—2017年47个个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天气学和统计学分析方法,从气候背景、环流形势、时间特征、地面气象要素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持续双低浓雾主要出现在冬季11月—次年3月,12月发生频率最高,占比约42.6%,其频繁出现与冬季气温偏高有关,一般乌鲁木齐先期有降水或地面有积雪。(2)主导能见度和跑道视程(RVR)的高频区间有显著差别,分别为50~100 m和200~300 m区间,频数分布为40%和26.4%。(3)高空环流形势以高压脊控制类型最多,占46.8%,西风波动型次之,占38.3%,高压脊前型最少,占14.9%。地面形势以蒙古冷高后部型为主,北疆沿天山多为均压或弱气压场;(4)多在夜间—上午出现,在中午—下午结束,持续时间均在24 h内。(5)持续双低浓雾容易出现在气温-5~-15℃、相对湿度≥85%、温度露点差≤2℃、0~1 m/s的风向不定或静风条件下。(6)局地风向与雾的生消维持有密切关联,偏北风有利于雾的出现和维持,东南风常使雾消散。  相似文献   
414.
大兴安岭哈拉哈河—淖尔河地区第四纪火山活动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1,他引:5  
大兴安岭中部哈拉哈河-淖尔河地区受基底断裂控制,发育28座第四纪火山,这些火山总体呈北东向带状分布。研究区第四纪火山岩分布面积约1000km^2,岩性主要为碱性玄武岩。根据喷发时代和火山地质特征,这里的火山大体可分为更新世和全新世两期。按照火山作用方式不同,区内火山可分为岩浆成因和射汽岩浆成因两类:前者活动产物主要包括火山碎屑锥、碎屑席、熔岩流,其中发育结壳熔岩、渣状熔岩、块状熔岩,以及喷气锥、熔岩冢等火山地质现象;后者产物主要是射汽岩浆喷发形成的基浪堆积物,其中发育大型平行层理及交错层理。不同的火山作用形成了火山口湖、低平火山口湖、火山堰塞湖和塌陷熔岩湖四种不同规模与形态特征的湖泊,这种水火相容的火山地质现象为阿尔山火山温泉国家地质公园增添了景观。  相似文献   
415.
我国东北地区分布有大量中生代(侏罗纪至白垩纪)火山岩。选取大兴安岭西缘玛尼吐组粗安岩-粗面英安岩-流纹岩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显示它们为高钾钙碱性的火山岩,主量、微量元素含量变化较大,SiO2含量为5671%~7185%,Na2O+K2O含量为592%~1018%,Na2O/K2O比值较高,为078~133,Mg#为306~564。玛尼吐组火山岩的稀土元素配分图和微量元素蛛网图右倾明显,可见明显的Nb、Ta、Ti、Sr和Eu负异常(Nb*=017~071,Sr*=024~115,Eu*=049~077)。稀土总量较高,为200×10-6~949×10-6。结果分析可知,玛尼吐组火山岩源岩与霍林河火山岩源岩相似,均为混合了少量先存古老地壳的新生基性下地壳。新生基性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安山质岩浆,并经角闪石+斜长石+钾长石+磷灰石+钛磁铁矿等的分离结晶形成了玛尼吐组粗安岩-粗面英安岩-流纹岩。玛尼吐组火山岩显著的岛弧地球化学特征说明其形成于与太平洋俯冲有关的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416.
闽西南红山含黄玉浅色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赵蕾  于津海  谢磊 《地球化学》2004,33(4):372-386
红山花岗岩体主要由钾长石、石英和自形的钠长石组成,次要矿物包括原生铁锂云母、黑云母和黄玉等;岩石具有高SiO2、K2O、Rb、Nb、Ta、Th、U含量,低CaO、P、Ba、Sr、Zr、Hf含量以及富Al(ACNK>1.1)和强烈Eu亏损(Eu/Eu·<0.15)等地球化学特征,属于富F低P花岗岩亚类.但是,相对高的TiO2、MgO含量,K2O/Na2O比值以及成分偏离低共熔点表明红山花岗岩不是强烈演化的产物;而相对低的F含量(<O.56%)、K/Rb>50、Nb/Ta>5、低的REE四分组效应以及Y/Ho比值仍处于球粒陨石范围也指示,尽管在演化晚期岩浆富集了一定的流体,但红山花岗岩没有进入典型的流体分离阶段.分离结晶模拟显示从早期到晚期红山花岗岩发生了20%~30%以钾长石 斜长石为主和黑云母次之的分离结晶作用,同时伴随锆石、独居石和磷钇矿等的分离.红山花岗岩具有高的(87Sr/86Sr)i(0.723)和低的εNd(t)(-9.8~-12.5),Nd模式年龄介于1.64~1.92 Ga之间,不同于中元古界桃溪岩组和震旦纪变质围岩的同位素组成.结合部分熔融模拟,认为中、新元古代的变质围岩可能不是红山花岗岩的源岩.同位素和地球化学的特征暗示红山花岗岩的源岩很可能是类似于古元古代麻源群的变质岩.花岗岩的原始岩浆是在850℃以上由泥质变质岩为主的岩石经30%以上的部分熔融产生;岩浆主要结晶于780~700℃之间.红山花岗岩属于构造后花岗岩,它最终结晶于燕山早期(189 Ma)的拉张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417.
南岭中段大东山花岗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   总被引:41,自引:2,他引:41  
大东山岩体位于广东、湖南交界处,是南岭中段一个大岩基,出露面积约2250km2,由两阶段侵入体构成,主侵入阶段岩体的单颗粒锆石U-Pb年龄为(155.9±1.1)Ma,岩性主要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ISr值为0.71143~0.71575,εNd(t)值为-10.98~-10.50,t2DM为1.80Ga和1.84Ga,成岩物质源自古-中元古代地壳。岩体富K和Si,其氧化物平均值分别为4.97%和76.35%;贫Ti、Mg、Fe和Ca,氧化物平均值分别为0.16%、0.13%,1.18%和0.63%,属高钾钙碱性系列。主体和补体岩石在化学成分上具有分离结晶演化关系。产出于岩石圈伸展拉张环境。  相似文献   
418.
赵迪  纪政  杨浩  和越  景妍  王清海  陈会军 《世界地质》2018,37(3):712-723
大兴安岭北段博克图地区高吉山岩体的岩石类型为碱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高吉山岩体形成于晚石炭世(~311 Ma)。地球化学数据显示碱长花岗岩具有高硅,富钾,贫铁、镁的特点,且轻重稀土元素分馏作用明显[(La/Yb)_N=5. 00~14. 19],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及P元素等,具有负铕异常(Eu/Eu~*)=0. 47~0. 72,∑REE为49. 07×10~(-6)~139. 30×10~(-6),LREE/HREE=7. 93~13. 98。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显示碱长花岗岩具有正的ε_(Hf)(t)值(+8. 46~+12. 94),和较年轻的Hf二阶段模式年龄(t_(DM2)=501~783 Ma)。结合相关区域地质研究,认为大兴安岭北段晚石炭世高吉山岩体是新元古代从亏损地幔中新增生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的产物,可能与古亚洲洋的俯冲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19.
为了更深入的认识东昆仑山脉岩浆作用和构造演化历史,本文采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LA-ICP-MS)方法对东昆仑山脉中部和东部不同时代的花岗类岩石中锆石进行了系统的微量元素分析。东昆仑山脉晚志留世二长花岗岩和晚二叠世、晚三叠世、早侏罗世花岗岩中绝大多数锆石Th/U0.5,锆石的球粒陨石标准化REE配分曲线均为HREE相对于MREE和LREE富集,并且具有Ce正异常和Eu负异常,为典型的岩浆锆石。晚志留世二长花岗岩和晚二叠世、晚三叠世花岗岩锆石具有低的Ce正异常,高的Eu负异常;早侏罗世花岗岩锆石则具有高的Ce正异常,高Nb、Ta含量,低Eu负异常;晚二叠世花岗岩锆石还具有高∑REE、Y、Th、U含量;而晚三叠世花岗岩锆石则在所有样品中具有最高的Hf含量,是演化程度高的岩浆产物。除此之外,晚志留世、晚二叠世、晚三叠世和早侏罗世样品中部分锆石呈现LREE富集,说明它们在岩浆晚期可能遭受LREE富集热液的改造。根据锆石Ti温度计,计算出所有样品的结晶温度小于800℃,说明它们很有可能形成于富集流体的俯冲带环境。结合前人研究资料和所分析锆石的U-Pb年龄数据,对东昆仑山脉中古-中生代多期的构造-岩浆事件提供了新的约束:(1)晚志留世二长花岗岩的形成可能与一个小型洋盆的俯冲作用有关,其岩浆源区是地壳浅部的沉积基底;(2)晚二叠世花岗岩可能是在古特提斯洋向北俯冲过程中由于幔源岩浆使浅层地壳发生熔融形成;(3)晚三叠世-早侏罗世花岗岩在羌塘和昆仑-柴达木同碰撞过程形成。  相似文献   
420.
维拉斯托锡多金属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南段西坡的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以锡为主,共伴生钨、锌、铜、钼、铷、铌和钽的大型矿床。矿化类型包括深部以锡为主,伴生锌、铷、铌和钽的蚀变花岗岩型矿体;中部以锡为主,伴生铜和锌的隐爆角砾岩型矿体及浅部锡、钨、锌、铜和钼的石英大脉型和网脉型矿体。该矿床的主要工业矿体为石英脉型,呈北北东向产于古元古界宝音图群和华力西期石英闪长岩中的断裂破碎带内,而蚀变花岗岩型和隐爆角砾岩型矿石的品位较低。文中选取1件石英脉型锡矿体中的锡石样品进行了LA-ICP-MS锡石U-Pb定年,获得锡石的206Pb/207Pb238U/207Pb等时线年龄为(136.0±6.1) Ma(MSWD=0.94),207Pb/206Pb238U/206Pb谐和年龄为(132.3±5.4) Ma(MSWD=2.8),表明维拉斯托锡多金属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选取1件与成矿相关的北大山岩体花岗岩样品开展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206Pb/238U年龄为(140±2) Ma(MSWD=0.10),表明成矿岩体亦形成于早白垩世。维拉斯托锡多金属矿床属于与花岗岩有关的岩浆热液型矿床。通过统计大兴安岭南段主要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年龄和成矿岩体的年龄,发现几乎所有的锡多金属矿床均形成于140~135 Ma期间,表明早白垩世是大兴安岭南段锡多金属矿床成矿高峰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