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9篇
  免费   604篇
  国内免费   1163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250篇
地质学   3730篇
海洋学   124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91篇
自然地理   17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199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206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198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王朴 《地层学杂志》2001,25(2):123-124
首次报道西昆仑坎地里克地区奥陶纪的含笔石地层 ,并建立秋久博依那克组 ,其时代属晚奥陶世卡拉道克(Caradoc)期  相似文献   
992.
阿尔金断裂晚新生代左旋走滑位错的地质新证据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通过对沿阿尔金断裂中段 (位于东经 88°至 92°)发育的晚第三纪走滑盆地沉积历史和走滑变形过程的野外观测以及对第四纪索尔库里盆地形成和演化过程的沉积环境复原的分析 ,提出了阿尔金断裂中段晚新生代左旋走滑位错的地质新证据。研究表明 ,晚第三纪走滑盆地经历了中新世晚期至上新世早期斜张走滑拉分和上新世晚期以来左旋错动的演化过程 ,沉积体沿断裂的错位分布特征指示至少发生了 80 km的左旋走滑位错。发育于阿尔金山链内部的索尔库里盆地起源于晚第三纪早期强烈的侵蚀作用 ,成为柴达木盆地快速沉积的主要物源区。该侵蚀盆地于中晚更新世闭合并演化成一个独立的沉积盆地。通过侵蚀盆地外流通道的复原指示阿尔金断裂自晚第三纪以来累积了 80~ 1 0 0 km的左旋位错。在此基础上 ,结合穿越断裂构造的 级区域水系形成的洪积裙宽度和主干河道沿断裂迹线的拐折长度 ,探讨了阿尔金断裂晚新生代左旋走滑位错量沿走向分布的特征 ,估算了左旋走滑速率  相似文献   
993.
盘江矿区晚二叠世的煤中有害元素与煤系赋存,煤层厚度均无相关性,主要沉积积环境的控制,煤中有害元素的环境地质问题,主要是燃煤对大气,土壤水域的污染。  相似文献   
994.
研究区位于华北板块的东北部 ,晚石炭世为海陆交互相沉积。海相灰岩层中产有大量珊瑚、竹蜓 、腕足类及双壳类化石。共描述皱纹珊瑚 7属 15种 ,其中新种 11个 ,1个未定种。珊瑚化石组合中 ,小型单体珊瑚、中大型单体珊瑚和群体珊瑚共同繁育 ,种属分异度高 ,且地方性种数量大 ,表现为热带 -亚热带生物区系的特点 ,说明华北板块晚石炭世古地理位置应位于古赤道附近的热带 -亚热带 ,为古特提斯洋中的古板块之一  相似文献   
995.
中国南方早奥陶世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5,自引:12,他引:5  
中国南方是指西至金沙江-元江断裂、西北至龙门山断裂、北至城口-房县-襄樊-广济断裂,东北至郯城-庐江断裂,东至黄海和东海,南至南海的中国南方的广大地区。面积约2 000 000 km2 。在露头剖面和钻井部面的地层学和岩石学研究所取得的各种定量及定性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单因素分析综合作图法,编制出了中国南方下奥陶统新厂阶和宁国阶的各种单因素图以及相应的新厂期和宁国期岩相古地理图。在这两幅古地理图中,有7个主要的古地理单元,即滇西台地、康滇陆、扬子台地、斜坡、江南盆地、东南台地和华夏陆。前5个古地理单元属康滇古地理体系,后两个古地理单元属华夏古地理体系。这两幅古地理图的最大特征是定量,即每个古地理单元的划分和确定都有确切的定量的单因素图为依据和数据为依据。这种定量的岩相古地理图在我国南方早奥陶世还是首次出现。这种定量岩相古地理图在古地理学中是个重大的进展,对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沉积矿的预测和勘探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96.
深入研究了塔里木盆地北部奥陶系中部一段台地—盆地相序列中的高分辨率碳酸盐岩旋回的特征。在盆地相和开阔陆棚—开阔台地相中分别识别出了最低级别的五级和七级旋回 ,分析了不同级别旋回的组成及其有序叠加方式 ,强调了海平面变化对碳酸盐岩旋回的控制作用。讨论了在开阔陆棚环境中碳酸盐岩的Milankovitch旋回特征 ,并据此进行了不同级别旋回时限的估算 ,为高分辨率年代地层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7.
青藏高原隆升对云南高原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讨论了云南高原环境从上新世至早更新世对青藏高原隆升的响应。在上新世 ,云南高原普遍发育一套粘土岩、亚粘土岩、粉砂岩及褐煤的湖相、湖沼相沉积 ,大致以红河断裂为界 ,西厚东薄 ,说明在上新世云南高原内部总体构造环境较稳定 ,但西部盆地下沉的速度大于东部盆地。在早更新世 ,云南高原的沉积相和厚度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红河断裂以西为洪冲积相的砾石层 ,厚度薄 ;滇西北主要为河流相的砾石层和砂层 ,略较滇西的厚 ;滇中地区为河湖相和河流相的砂质粘土层、粘土层、砂层和砾石层 ,厚度较大。说明进入早更新世 ,云南高原隆升强度明显加强 ,而且从西部向东部逐渐推进。在早更新世晚期 ,在青藏高原的昆黄运动的影响下 ,全区发生了一次显著的构造运动———元谋运动 ,造成下更新统的褶皱、断裂变形和金沙江的全线贯通。  相似文献   
998.
Abundant and regionally unique dolostone lithoclast breccias occur throughout the shallow-marine, Lower to Middle Ordovician Pogonip Group in the Nopah Range and adjacent ranges in eastern California and southern Nevada. Breccia bodies display sharply cross-cutting relationships with host dolostone bedrock stratigraphy. They also show stratigraphic variability in size, shape and dolostone clast composition, but similarity in breccia matrix composition and framework texture and fabric. These characteristics are consistent with a palaeokarst origin. Upsection changes in breccia clast lithology as well as multiple occurrences of associated quartz sand-filled grikes (solution-widened fissures) indicate multiple episodes of carbonate platform exposure and karstification. Repeated karstification is also indicated by stratiform bodies of quartz sand and thin terra rossa palaeosols that locally truncate breccias and grike systems, thus bracketing karstified exposure surfaces. Facies successions and stacking patterns between recognized exposure surfaces are developed as transgressive–regressive cycles and thus show depositional sequence architecture. Hence, these breccias and other associated palaeokarst features are related to a succession of disconformities that provide a sequence-stratigraphic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Ordovician relative sea-level history of the south-western Cordilleran margin of Laurentia.  相似文献   
999.
对河北阳原晚白垩世地层的沉积环境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初步认为它为一套湖北和扇三角洲沉积,并对沉积环境的基本特征和盆地充填过程进行了详细论述,通过对恐龙化石产出层位的沉积环境分析,将对恐龙的埋藏与生态环境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鲜水河—安宁河断裂带磨西—冕宁段的滑动速率与强震位错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航片解译及野外地震地质考察结果表明,鲜水河-安宁河断裂带磨西-冕宁段存在明显的晚第四纪活动性,其以左旋走滑运动为主,并伴有显著的垂直滑动分量。晚第四纪以来的平均水平滑动速率在鲜水河断裂磨西以南段为6.0-9.9mm/a,安宁河断裂冕宁以北段为4.7-5.3mm/a。同震位错及地震地表破裂研究表明,A.D.1786年康定-泸定磨西73/4级地震的地表破裂可能南延至田湾以南;安宁河断裂冕宁以北段则具有蕴育71/2级左右地震的构造背景,最晚一次强震的地质记录极有可能是史料记载不全的A.D.1327年一次6级或6级以上地震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