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9篇
  免费   255篇
  国内免费   375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164篇
地质学   1114篇
海洋学   94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8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新疆构造运动期序及特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新疆地域辽阔,地质构造运动复杂,特征各异。前人曾对新疆构造运动的划分及命名做了大量工作,但多有不一致,有些构造运动的划分或命名依据不足,因此失去了应有的代表性。现根据实际资料,对新疆地质构造运动重新归纳和认识,提出新疆境内构造运动可划分为11期32幕(次),其中前寒武纪6期、古生代2期17幕(次),中新生代3期9幕(次)  相似文献   
82.
鄂尔多斯早古生代古构造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野外露头剖面、钻井剖面和地震剖面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首先用人工合成记录结合11口井的VSP资料,对鄂尔多斯下古生界进行层位标定。在此基础上,对鄂尔多斯全区下古生界371条共长15 683 km的地震剖面进行了重新处理和地层解释,这大大提高了解释精度。以此为基础,把鄂尔多斯下古生界划分为5个地层单位,即寒武系中下部、寒武系中上部及冶里组和亮甲山组、马家沟群下部、马家沟群上部、平凉组和背锅山组,并作出了它们的等厚图。从这些等厚图可以看出:前4个地质时期的古构造格局为“一隆三凹”,即西缘凹陷、南缘凹陷和东缘凹陷(或东部凹陷)呈“U”形从西南东三面包围着一个中部隆起。最后一个地质时期的古构造格局为“一隆二凹”,即西缘凹陷和南缘凹陷呈“L”形镶嵌在一个巨大的鄂尔多斯隆起的西缘和南缘。到奥陶纪末,鄂尔多斯全区以及整个华北地台均变为隆起区,从而结束了鄂尔多斯隆起和凹陷并存的历史。  相似文献   
83.
利用与现今地面有关的数字地形资料,确定了内蒙古河套裂谷带北翼狼山-色尔腾山的剥蚀面序列及其分布型式。始新世末期始发的裂谷作用导致该裂谷北翼在渐新世(E3)、中新世(N1)、上新世(N2)和第四纪(Q)发生了4幕区域性地面隆起和剥蚀作用,与裂谷盆地的4幕沉降和沉积作用相关联。区域性地面降起量和剥蚀作用的时间长度、流水侵蚀对局部地势的潜在影响、隆起和侵蚀速度的相对重要性,以及构造、侵蚀和均衡作用的联合效应是该裂谷翼部景观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84.
李杰  旺罗  裴云鹏  彭淑贞 《地学前缘》2006,13(5):342-348
甘肃西峰红粘土剖面蕴涵了大量古环境和古气候变化信息,是重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和气候演化的重要地质记录。通过对红粘土地层孢粉学研究,发现孢粉组合特征在~4.5Ma发生了明显转变,乔木植物花粉明显减少,草本植物花粉大量增加,尤其是藜科花粉百分含量显著增加,麻黄出现频率明显增高;孢粉类型C/A(Chenopodiaceae/Artemisia)和B/A(Betula/Artemisia)的比值发生显著变化,反映研究区从~4.5Ma开始植被类型由稀疏森林草原逐步转变为典型草原,甚至荒漠草原,揭示了亚洲内陆生态环境的一次显著变干事件。这一信息与前人研究红粘土中其他替代性指标指示的气候变干过程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孢粉组合中藜科植物含量在此时迅速递增,反映黄土高原气候的季节性反差明显加强。青藏高原在~4.5Ma发生的隆升可能是导致这次亚洲内陆干旱化的主要驱动因素,高原对暖湿气流的屏障和加强季节性反差可能是导致干旱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5.
青岛市崂山区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基于地质灾害递进分析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崂山区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探讨。崂山区地质灾害及隐患点发育的类型主要是滑坡、崩塌和泥石流。据调查,区内地质灾害及隐患点83处,其中已发生灾害17处,新的灾害隐患66处。崂山区地质灾害基础因子主要是地形坡度、地质构造、地面高程、岩体、植被、水系和坡形,诱发因:于主要是大气降水、人类工程活动和地震。大气降水是变化频繁的敏感因子。通过分析崂山区日降水量、持续累计降水量与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发生时间的关系,结合国内其他地区的分析结论,初步选定崂山区地质灾害预报预警降水量临界值,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崂山区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信息系统,并以图形和表格两种形式在网上对外发布成功。通过回访调查,预报基本准确,服务效果明显,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和避免了灾害损失,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促进了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6.
地下水浮力作用机理模型试验设计与实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空间日趋紧缺,由此引发了地下空间开发的飞速发展,然而各类地下工程的安全运营都无一例外地受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强烈制约,因地下水影响而引发了一系列新的岩土工程问题,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地下结构物的抗浮评价问题。对此,现有的规范尚未给出较为明确的规定,人们对此的认识也相当不统一;理论及概念层面的探讨较多,系统的试验及测试研究较少。详细介绍了用于研究地下水浮力作用机理的模型试验整体构思、试验装置设计及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87.
西昆仑山前冲断带晚新生代构造地貌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卫片解译、DEM数据处理、地形图分析与剖面制作的基础上,结合野外构造地貌考察与观测,对西昆仑山前冲断带的构造地貌特征进行了定量、半定量的研究。沿山前发育系统的水系变化、冲积扇变化、不对称背斜、大规模正断裂、不对称河流阶地等典型的构造地貌,表明这条由南向北逆冲的冲断带在扩展过程中存在着由西向东迁移的特征。冲断带的东西分段以桑株河为界,以西发育固满背斜,其构造样式为向北的逆冲伴随向南的反冲;以东发育一系列不对称的背斜,表现出明显的由南向北逆冲的特征,地表无明显的反冲构造出现。利用生长地层和河流阶地估算了西昆仑山的隆升速率:晚上新世—早更新世以来的最低隆升速率为0.21~0.25mm/a,100ka以来的隆升速率为1.5mm/a。  相似文献   
88.
内蒙古大青山北石兰哈达石英闪长岩构造环境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蒙古大青山北石兰哈达地区的晚古生代黑云石英闪长岩,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时将其置于华力西中期第二次侵入体(δο42(2)),现经岩石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认为该石英闪长岩为早二叠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石具高铝、高钾、高钙的特点,A/CNK<1.1,σ在2.05~2.83之间,为高钾钙碱性岩,属I型花岗岩类,产于碰撞后的抬升构造环境。岩石稀土总量偏低,LREE富集,δEu=0.8~1.0,稀土曲线呈右倾平滑型,其物质来源很可能是源于软流圈的玄武质岩浆与元古宙地壳物质混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9.
The western retroarc of the Southern Andes between 38° and 40° S is formed by a NNW-elongated ridge not associated with stacked thrust sheets. On the contrary, during the last 4–3 Ma this ridge was affected by extensional deformation, regional uplift and related folding on a very broad scale. Receiver function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drainage divide area and adjacent retroarc lie over an attenuated crust. Expected crustal thickness at these latitudes is around 38 km, whereas in this part of the retroarc the thickness is less than 32 km. The causes for such attenuation have been linked to a moderate steepening of the subducted Nazca plate beneath the South American plate, which is suggested by a westward shift and narrowing of the magmatic arc during the last 4 to 5 Ma. Gravimetric studies show that the upper plate did not react homogeneously to slab steepening, but ancient sutures and lithospheric discontinuities deeply buried under Mesozoic to Cenozoic sequences in the retroarc were locally reactivated. These processes resulted in an asthenospheric anomaly that correlates at the surface with the area of Pliocene to Quaternary doming, widespread extension and three radial troughs. Two of the troughs have accommodated substantial amounts of extension, but the third was probably aborted at an early stage. Moreover, the presence of an anomalous concentration of calderas and large volcanic centers over the proposed asthenospheric anomaly, and their age distribution, may indicate minor migration of the asthenospheric anomaly between 4 and 2 Ma through the western South American plate.  相似文献   
90.
晋东北地区燕山期地壳活动剧烈而频繁,经历了3次由伸展→挤压转换→隆升和岩浆活动过程。燕山运动早期形成早侏罗世断陷盆地和中侏罗世挤压坳陷型聚煤构造盆地;中期中晚侏罗世形成被NW、NE向深大断裂围限的火山断陷盆地,中基性—酸性火山喷发和浅成、超浅成中酸性岩浆侵入,晚侏罗世末形成了一系列NNE向褶皱和逆冲推覆构造带;晚期早白垩世再次形成断陷盆地和开阔平缓褶皱,义县组不整合在火山岩之上,晚白垩世处于挤压造山后的山体隆升阶段,左云组不整合在义县组之上,伴随有壳源型花岗岩侵入,NW、NE向断裂复活,形成地堑、地垒式断裂组合,导致山体隆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