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405篇 |
免费 | 750篇 |
国内免费 | 42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167篇 |
大气科学 | 420篇 |
地球物理 | 516篇 |
地质学 | 1109篇 |
海洋学 | 233篇 |
天文学 | 15篇 |
综合类 | 658篇 |
自然地理 | 246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75篇 |
2023年 | 90篇 |
2022年 | 171篇 |
2021年 | 164篇 |
2020年 | 225篇 |
2019年 | 239篇 |
2018年 | 166篇 |
2017年 | 255篇 |
2016年 | 249篇 |
2015年 | 288篇 |
2014年 | 357篇 |
2013年 | 447篇 |
2012年 | 399篇 |
2011年 | 382篇 |
2010年 | 289篇 |
2009年 | 324篇 |
2008年 | 328篇 |
2007年 | 311篇 |
2006年 | 284篇 |
2005年 | 269篇 |
2004年 | 204篇 |
2003年 | 196篇 |
2002年 | 187篇 |
2001年 | 149篇 |
2000年 | 110篇 |
1999年 | 112篇 |
1998年 | 68篇 |
1997年 | 54篇 |
1996年 | 32篇 |
1995年 | 26篇 |
1994年 | 29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是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的科学依据,提高其精细化程度和可靠性有助于准确把握城市用地发展趋势,对城市土地资源精准调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宏观遥感分类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难以在街区尺度上揭示城市用地社会功能变化及精细化模拟中空间尺度效应来源和作用机理。本文联合遥感影像和POI数据识别出城市土地利用精细化特征,运用响应面法率定土地利用精细化模拟的最优空间尺度组合,在此基础上,利用CA-Markov模型开展了未来土地利用变化的精细化模拟。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应用案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POI 的城市土地利用精细化识别方法,可以深度解析城市建设用地的社会功能,极大改善了传统基于遥感的土地覆被宏观解译效果;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元胞自动机精细化模拟的最优空间尺度组合是30 m元胞、7×7邻域以及冯诺依曼邻域类型,采用最优空间尺度组合能够提高土地利用变化精细化模拟的可靠性。响应面试验设计结果可有效识别精细化模拟过程中空间尺度效应的主要来源,并区分其对模拟精度的影响程度与正负效应;预计到2025年,研究区建设用地范围将继续向周边扩张,各类型用地之间互为交织,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将呈更加破碎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2.
153.
土地利用变化对喀纳斯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喀纳斯自然保护区1980,2005年两个时期的LandsatTM影像解译数据,采用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公式,参照中国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系统,确定了喀纳斯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系数,分析了保护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护区林地面积在减少,草地,水域、建设用地面积有所增加;研究期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26.79亿元减少到26.02亿元,天然有林地和高覆盖度草地的减少是生态服务价值降低的主要原因;保持土壤、维持生物多样性、气候调节等各单项功能服务价值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减少,说明保护区生态环境不断趋向恶化. 相似文献
154.
155.
云南境内澜沧江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动因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澜沧江-湄公河是一条集内河、界河、国际河流为一体的河流。云南境内澜沧江流域涉及云南西部 7个地州39个县市。复杂的地形地貌结构和多种气候带,形成植被垂直分布和地域分布的特点,呈现出多样性变化特征;域内94%为山区;占流域人口83%的民族(18个少数民族)大分散小聚居立体分布在山区,土地资源一直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最主要的生产生活资料,不同民族土地利用习俗,使流域内土地利用格局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在这样一个边疆山区民族地区,寻求一条多元民族文化下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加强民族团结,寻求均等发展机会脱贫致富,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富裕的关键。
采用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高新技术,典型地区启用了快速农村评估(PRA,RapidRuralAppraise)方法,对流域1990年、1998年土地利用现状及空间结构演变进行了时空动态叠合研究、森林土地时空动态的整体演变研究以及变化动因分析,在此基础上,就多元民族文化下土地利用人地系统演变和流域发展的关联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仅供商榷。 相似文献
采用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高新技术,典型地区启用了快速农村评估(PRA,RapidRuralAppraise)方法,对流域1990年、1998年土地利用现状及空间结构演变进行了时空动态叠合研究、森林土地时空动态的整体演变研究以及变化动因分析,在此基础上,就多元民族文化下土地利用人地系统演变和流域发展的关联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仅供商榷。 相似文献
156.
本文通过对遥感影像的分析,针对土地利用及植被变化情况,利用优化的K-means算法对青海省环境变化进行检测,以此对土地的利用进行合理的规划,以期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将试验结果与外业实际结果及当地政策规划进行比对,结果显示文中算法对土地的变化和未来走势预测准确率超过75%,从而验证了监测方法的可行性。这不仅保证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能够合理地使用土地资源,而且能对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7.
Regional scale urban built-up areas and surface urban heat islands (SUHI) are important for urban planning and policy formation. Owing to coarse spatial resolution (1000 m), it is difficult to use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MODIS)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LST) products for mapping urban areas and visualization, and SUHI-related studies. To overcome this problem, the present study downscaled MODIS (1000 m resolution)-derived LST to 250 m resolution to map and visualize the urban areas and identify the basic components of SUHI over 12 districts of Punjab, India.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through visual interpretation and statistical procedure based on similarity analysis. The increased entropy value in the downscaled LST signifies higher information content. The temperature variation within the built-up and its environs is due to difference in land use and is depicted better in the downscaled LST. The SUHI intensity analysis of four cities (Ludhiana, Patiala, Moga and Vatinda) indicates that mean temperature in urban built-up core is higher (38.87 °C) as compared to suburban (35.85 °C) and rural (32.41 °C) areas. The downscaling techniques demonstrated in this paper enhance the usage of open-source wide swath MODIS LST for continuous monitoring of SUHI and urban area mapping, visualisation and analysis at regional scale. Such initiatives are useful for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and the decision-makers. 相似文献
158.
长春市不同土地利用生境土壤甲虫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在长春市郊区天然次生林、农田、防护林和市区公园绿地等典型土地利用生境共捕获土壤甲虫32科598只,其中幼虫13科312只,成虫25科286只。应用个体密度、类群数量、群落多样性、丰富度和均匀度等指数,研究土壤甲虫的群落生态结构特征,了解土地利用差异对土壤甲虫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春市不同土地利用生境凋落物的移除对土壤甲虫群落结构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农田土壤甲虫群落类群数、个体密度和多样性的降低源于生境作物品种单一和周期性的农田生产活动,防护林在空间上起着相邻农田物种交流廊道的作用;提高生境土壤甲虫群落类群数、个体密度和多样性的关键之一是保持生境类型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59.
干旱地区土地合理利用问题研究:——以新疆阜康县为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以阜康县为例,对干旱地区土地利用的特点,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合理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60.
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土地退化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探讨了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土地退化的特点、分布及其危害,提出了加强基础教育、控制人口增长、改革耕作制度、继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林业和农业等于热河谷土地退化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