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2篇
  免费   393篇
  国内免费   306篇
测绘学   94篇
大气科学   122篇
地球物理   2304篇
地质学   1301篇
海洋学   320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154篇
自然地理   1217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181篇
  2020年   180篇
  2019年   186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171篇
  2016年   191篇
  2015年   181篇
  2014年   246篇
  2013年   274篇
  2012年   234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242篇
  2008年   241篇
  2007年   274篇
  2006年   252篇
  2005年   189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158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太湖14000年以来古环境演变的湖泊记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根据东西太湖短柱岩芯的沉积物的物理、化学、生物指标的综合分析,讨论了该区距今14ka来的古气候变化过程,结果表明14.3-13.3kaBP,太湖水位低,环境指标甚至表现为暴露特征,反映了气候干旱:13.3-12.4kaBP,为偏暖湿的过渡阶段;该孔柱270-280cm (11.5kaBP左右)各类指标均明显反映冷干特征,可能是YoungerDrays事件的记录,与我国东部其它地区有可比性;约10.9-10kaBP,这一时期是整个研究时段内一个较显著的温暖期。表现为还原沉积环境和水位相对较深;约10-7.2kaBP为冷暖交替的过渡带;7.2-5.737kaBP为暖湿气候;5.05kaBP多项分析指标发生突变,反映物源发生显著变化,可能存在沉积间断;表层沉积物则呈现现代环境的特征,西太湖藻类生长茂盛,偏氧化的沉积环境。目前湖泊生产力较高,富营养化程度高,表现为藻型湖泊特征;东太湖有机质来源以东太湖中生长较为茂盛的维管水生植物为主,目前湖泊生产力较低,富营养化程度低,表现为典型的草型湖泊特征。   相似文献   
22.
末次冰消期晚期青藏高原东北部气候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最大的内陆封闭湖泊青海湖的沉积岩芯为研究末次冰期/全新世过渡期间青藏高原东北部的环境变化和季风降水演变提供了连续高分辨率环境档案。对两孔岩芯的多学科研究结果表明:大约14000~11600aB.P.期间气候干冷,湖泊的自生碳酸盐和有机质生产率远低于全新世;季节性入湖径流量在11600aB.P.突然增大;从10700aB.P.起,夏季蒸发量突然增大,干旱化作用导致碳酸盐滩湖环境;区域降水量在10000aB.P.的增大结束了滩湖环境,标志了早全新世温暖较湿气候的开始。全新世早期的青海湖水深比现在要浅20m左右,表明那时的有效湿度显然比现在要低很多。14000~10000aB.P.期间青海湖水深不超过6m,说明在末次冰消期的这一时段中,青藏高原东北部没有形成大规模冰融水。在10700~10000aB.P.期间突发的干旱事件与西欧的新仙女木事件(YoungerDryas)年代相当,但没有气候变冷的证据。青藏高原东北部末次冰消期的气候变化表现了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和有效湿度的突然改变。区域季风降水量和夏季温度的变化决定了该过渡期的这种变化格局。  相似文献   
23.
南四湖湖内浅槽工程施工对水环境的影响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四湖湖内工程是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续建工程的单项工程,工程区位于山东省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挖泥船施工将对湖内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本文从排泥场回水污染物、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三个方面阐述了工程施工对水环境的影响程度,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4.
东平湖畔涝洼地年仅亩产细苇400—500kg,价值10—20元。采用渔农牧综合开发利用的措施,亩产鱼、粮、猪1000kg。其措施为: 1.改涝洼荒地为台田、鱼池。2.台田种粮食。3.鱼池采用光合细菌微生物技术并产体养殖,多种鱼及蚌、珍珠等。4.产品循环利用。粮食作物的副产品做猪饲料;猪粪做鱼饲料肥料;鱼粪回田做作物的肥料。  相似文献   
25.
采用水质监测方法对2008—2010年南太湖水域三个入湖口(小梅港、新塘港、大钱港)水体中蓝藻生物量、CODMn和DO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监测和调查,并通过SPSS10.0软件对蓝藻生物量与CODMn和DO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3年内南太湖入湖口蓝藻颗粒数在1.0×106个/L以上范围的频率每年超过50%,最高在3.0×107个/L左右;(2)南太湖入湖口CODMn指标大部分处于较高的污染水平,最高有6.5mg/L,最低约3.0mg/L;(3)蓝藻生物量与CODMn的相关性系数r介于0.3—0.7之间,呈现中低度正相关;(4)3年内蓝藻生物量与DO的相关性系数r介于0.30—0.50,呈现低度正相关,DO浓度有70%以上的频率大于6.0mg/L。结果表明,3个入湖口溶解氧指标能达Ⅱ—Ⅲ类地表水水质标准,但有机物污染已经不容忽视,并且与蓝藻暴发呈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6.
在210Pb同位素测年的基础上,通过对乌梁素海沉积物元素含量的分析,研究了沉积物中元素的变化规律,探讨了沉积物中元素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沉积物中Ca、Sr、Cu、Mn、P等元素随深度加深含量下降,其余元素含量随深度加深呈增加的趋势。通过对元素富集系数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后,发现Ca、Sr、Cu、Mn、P等元素的富集系数与其含量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反映了该组元素主要受沉积通量的影响;Al、K、Be、Ba、Mg等富集系数与其含量的变化趋势具明显差异,与黏土含量变化一致;而Cr、Fe、Ni、V、Co、Pb、Zn等重金属元素可能受到黏土吸附作用影响。最后,应用有序样品聚类分析方法,对元素这一环境代用指标在研究湖泊历史演化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在湖泊演化过程中,湖泊的形成、20世纪70年代入湖水量的急剧改变以及近年来河套灌区化肥用量逐年加大、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等人类活动的增强等事件,均在湖泊沉积物元素的变化中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27.
The breeding cycle of female Paranephrops planifrons is described. The incubation of eggs and young takes place between April and December and covers about 25–26 weeks. The winter population contains some apparently adult females which do not breed. The number of eggs laid increases with the size of the parent, and in the population studied varied from some 20 to 30 eggs at 17 mm carapace length to 150 eggs at 30 mm carapace length. After hatching the young pass through two moults while still attached to the parent.  相似文献   
28.
Newly metamorphosed Evechinus chloroticus (Val.) were observed in three larval cultures 36, 30, and 28 days after fertilisation, indicating that the free swimming larval life may last about 1 month.  相似文献   
29.
30.
Evaluation of velocity data on water movements over the New Zealand continental shelf has revealed that the mean circulation by itself is too slow to induce transport of bottom sediments. Tides generally have higher velocities, but are still not the main transporting agent except in the tide‐dominated Cook and Foveaux. Straits. Waves have the potential to stir sediments on the inner and middle shelf (less than about 70 m deep) during annual storms, and probably down to 130 m depth during the maximum 25‐y storm.

For sediment transport to take place, energies of at least two of the major water movements would have to complement one another. Optimum conditions for transport probably occur during storm periods when wave‐suspended sediment is readily moved by tides and the mean circulation.

The direction of transport is mainly along the continental shelf and is largely in response to prevailing weather patterns coincident with the direction of the mean circulation and strongly reinforced by the appropriate phase of the tid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