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86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93篇
海洋学   298篇
综合类   56篇
自然地理   4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31.
招远-莱州成矿带是胶东最重要的金矿密集区,留村金矿床位于此成矿带南端,是发育于古老岩体间构造破碎带中的小型石英脉型金矿,矿体严格受NE向断裂的控制。近几年在该区开展地质勘查找矿工作,在其中深部发现了数个隐伏金矿体,通过对其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时代等的分析,认为矿床中深部有较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532.
陈豫  艾鸿  赵慧娟  杨丹枫  杨东方 《海洋科学》2015,39(12):112-117
根据1985~1989年的胶州湾水域调查资料,分析有机农药HCH在胶州湾水域的含量大小、年份变化和季节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1985~1989年期间,水体中HCH的含量全部低于一类海水的水质标准,保持着一类海水水质。在HCH含量方面,在胶州湾整个水域,水质非常的清洁。HCH在胶州湾水体中的含量是很低的0.2095μg/L,就出现了胶州湾水体中HCH含量在年份的变化是振荡的变化,其变化范围为:0.002~0.2095μg/L。而且在一年中季节变化就没有了。然而,水体中HCH的低含量却是长期存在的,很难从环境中消失。  相似文献   
533.
为了准确认识油气藏形成和分布规律, 在运用泥岩声波时差法和地层趋势外推法确定古近纪末期剥蚀量的前提下, 综合生烃史、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热史、埋藏史、原油性质、储层温压特征等因素探讨了辽西低凸起和辽中凹陷的油气成藏期次.研究表明剥蚀量整体处于150~450 m范围; 辽西低凸起和辽中凹陷区的油气均为晚期成藏, 均是12 Ma以来甚至更晚才有油气充注; 不同在于辽西低凸起上的沙河街组油气为两期充注, 后一期充注为主, 潜山的油气充注晚于沙河街组; 而辽中凹陷的油气为一期充注.   相似文献   
534.
焦家金矿床位于焦家断裂带中段,属典型的"焦家式"金矿,截至2008年底焦家金矿床累计探获资源储量234 564 kg。该文通过对深部矿体地质特征论述,并与中浅部矿体进行对比,总结深部成矿规律,利用焦家断裂控制的矿体具有等距斜列、尖灭再现规律,对深部矿体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535.
尖笔帽螺(Creseis acicula)隶属软体动物门翼足目, 是营浮游生活的大洋暖水种, 在世界多个海域尤其是印度洋沿岸多次暴发, 但此前在中国海域未有暴发记录。2020年6—7月, 在大亚湾西南部核电站邻近海域监测到尖笔帽螺大规模暴发, 整个过程持续约1个月, 高峰期密度达到5600个·m-3, 是迄今为止已报道的该种暴发的最高密度。尖笔帽螺的高密度区均集中在西南部沿岸区域, 尤其是岭澳核电站冷源取水口附近, 对核电冷源运行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 引起政府、企业、科研界和社会公众的高度重视。鉴于目前对尖笔帽螺的暴发机制还知之甚少, 文章综述了尖笔帽螺生物生态学特征研究进展, 阐述了大亚湾尖笔帽螺的暴发和消退过程, 并基于对此次暴发事件的跟踪监测, 初步探讨其暴发机制及其生态效应, 认为核电站冷却水的温升效应、降雨引起的海水盐度波动以及浮游植物数量升高可能是诱发其暴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36.
针对莱州湾的地理位置和周边地区的资源环境问题,根据莱州湾沉积环境演化的渴湖化趋势,提出修建以黄河口沙嘴——刁龙嘴跨海大桥(堤)为核心的莱州湾跨海通道,其一期工程是在莱州浅滩基础上修建人工半岛。同时对该工程的综合效益、投资、技术可行性、负面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537.
莱州湾南岸湿地水文环境变化与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水文环境变化能影响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受气候干旱、河流断流、陆源污染物输入、地下咸-卤水入侵以及各种海洋灾害日益加剧等因素的影响,最近30多年来莱州湾南岸滨海湿地严重退化,表现为历史时期形成的淡水湖泊湿地现在大都已经退化消失,大面积的潮上带自然湿地被虾蟹池、盐田等人工湿地取代,潮间带湿地底质和潮下带湿地水质不断恶化,赤潮等海洋灾害多发,湿地生物多样性受损,渔业资源衰退等。针对导致湿地退化的原因,提出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节约利用淡水资源,加强水环境整治与保护,严格控制污染物入海减轻对湿地的污染,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来增加湿地蓄水量以满足湿地生态需水,减轻海洋灾害等恢复和重建退化湿地的水资源可持续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538.
莱州湾南岸滨海湿地作为环渤海滨海湿地的一部分,具有海洋与河口交互性、海陆过渡性和生态脆弱性等特点,湿地面积广阔、资源丰富,是东北亚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及越冬、栖息和繁殖地。湿地总面积为1150.079km^2,湿地维管束植物区系包括维管束植物53科144属217种。近年来,在对滨海湿地的开发中,虾池、盐田等人工湿地面积不断扩大,造成自然湿地面积减小、植被退化、地貌和水文条件改变、生物多样性下降,改变了原始的滨海湿地自然景观,破坏了珍稀鸟类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539.
围填海影响下东海区主要海湾形态时空演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李加林  王丽佳 《地理学报》2020,75(1):126-142
围填海影响下海湾形态变化能够深刻反映人类活动对海湾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分析海湾形态变化对合理高效地利用与保护海湾资源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东海区12个主要海湾(包括陆域与水域)为研究区,基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6个时期的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数据,通过海湾岸线与湾面形态分析东海区主要海湾的变化特征,探讨围填海强度与海湾形态变化之间的相关性。主要结论为:① 1990—2015年,东海区主要海湾岸线总长度共波动增长66.65 km,2005—2010年间海湾开发最活跃,阶段内岸线增长量达38 km。岸线长度三沙湾最大(439 km),泉州湾最小(105 km);兴化湾增长最多(54.53 km),罗源湾缩短最多(25.75 km)。自然岸线与人工岸线长度此消彼长,岸线人工化程度不断加强,东海北部海湾岸线总长度大于南部海湾。② 1990—2015年,东海区海湾岸线共向海推进26.93 km,合1.08 km/a,在1995—2000年及2005—2010年间推进最多,分别达7.10 km和 6.00 km,在1990—1995年间推进量最小,为2.97 km。杭州湾(4.93 km)和兴化湾(4.15 km)岸线向海推进距离最长,厦门湾推进(0.55 km)最短;东海南部海湾岸线迁移量平缓,北部海湾则更为剧烈,是东海区岸线迁移变化的主体。③ 1990—2015年间东海区主要海湾水域总面积由初期的13.85 km2减少至12.29 km2,累积减少11.23 %,海湾形状不断向复杂化演变。其中杭州湾海湾水域面积减少量最多,达到0.726 km2,占研究区的46.69 %。空间上,北部海湾水域面积减少量更大,而南部海湾水域面积减小速率更快。④ 1990年以来,东海区主要海湾人工化指数平均值和岸线开发强度指数均有所上涨,21世纪以来的开发利用度显著提高。南部(闽)海湾的开发利用程度较北部(浙沪)更为深入,北部海湾开发强度的年际波动差异更大。海湾开发强度与海湾岸线长度、人工岸线长度、海湾形态指数呈正相关关系,与自然岸线长度、海湾水域面积呈负相关关系。当海湾开发强度增加时,同时段内海湾围填海活动的强度也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540.
The south coastal plain of Laizhou Bay is one of the typical salt-water intrusion areas in China,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which wa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pa-laeoenvironment evolution. Systematic analyses of pollen, foraminifera and grain size com-position based on 14C and luminescence dating from two sediment cores were performed for the purpose of understanding the salt-water intrusion in the coastal plain of Laizhou Ba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since late Pleistocene. It could be classified into seven evolution stages since 120 kaBP: 120–85 kaBP was a transition period from cold to warm; 85–76 kaBP was a period with warm and wet climate having swamp lakes developed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Weihe River, south coastal plain of Laizhou Bay; 76–50 kaBP was characterized by grassland vegetation and coarse sediments in terrestrial environment, which was the early stage of Dali Ice-Age; 50–24 kaBP was a period with alternate sea deposition in the south coastal plain of Laizhou Bay; 24–10 kaBP was the late stage of Dali Ice-Age with coldest period of Quaternary, the south coastal plain of Laizhou Bay was dry grassland and loess deposition environment; 10–4 kaBP was another warm and wet climate period, sea level was high and regressed at 4 kaBP; and has been the modern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since 4 kaBP. Among the three warm stages, including 85–76 kaBP, 50–24 kaBP and 10–4 kaBP, corresponded to late Yangkou, Guangrao and Kenli seawater transgression respec-tively. The duration of the latter one in south coastal plain of Laizhou Bay was longer than that in west coast of Bohai Sea and east coast of Laizhou Bay. The three periods of seawater transgression formed the foundation of salt-water intrusion in this are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