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86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101篇
海洋学   324篇
综合类   56篇
自然地理   4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郯庐断裂带莱州湾段的构造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利用海上浅层地震勘探剖面分析了郯庐断裂带莱州湾段的上更新统、全新统和活动构造的某些特征。晚更新世末期发生的构造运动使上更新统产生断裂与褶皱,沿郯庐断裂带东主干断裂发育了狭长的背斜构造,在西主干断裂两侧次级横向(东西向)断裂十分发育,这些横向断裂是一些高角度的张性正断层。  相似文献   
152.
依据莱州湾南岸A1钻孔孢粉分析,结合14C、热释光测年、沉积物粒度、岩性等资料,对A1钻孔自下而上划分为7个孢粉组合带,并概括它们的主要特征。利用孢粉组合,探讨了120 ka BP 以来莱州湾南岸咸水入侵区的植被发展以及气候的冷暖、干湿交替变化。在85~76 ka BP、50~24 ka BP和10~4 ka BP出现三次暖湿期,分别对应于“羊口海侵”、“广饶海侵”和“垦利海侵”。在三次暖湿期中发生海陆交互相滨岸沼泽或湖泊相沉积,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滨岸草原。在76~50 ka BP和24~10 ka BP两次冷干期为陆相沉积环境,前者出现以针叶林为主的草原植被类型,后者出现干冷的针叶林干旱草原或荒漠草原植被类型,它们分别对应于早大理亚冰期和晚大理亚冰期。孢粉组合所反映的莱州湾南岸晚更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化同全球性的气候事件及渤海沿岸环境变化具有很好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153.
渤海湾莱州湾东岸海岸带人为地质灾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活动中,渤海莱州湾东岸海岸带形成了地表塌陷、河槽变形、海水入侵、海岸侵蚀等一系列地质灾害。由人为活动方式的不同,海岸带地质灾害存在结构与特征上的诸多差异,不同地质灾害在时空成因上有内在的联系。海岸带地质灾害防治的对策主要包括:建立以3S为基本技术支持的现代海岸带资源与环境管理系统;海岸带规划和海岸带环境变化研究三个方面。首次提出了海岸带缓冲区的概念,以及海岸带缓冲区规划和建设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54.
根据沉积条件和覆盖层厚度,选用声纳探测方法对山东威海湾神道口断裂在海域内的走向及位置进行了海域探测,取得了较好的剖面资料。利用海域地形资料对结果进行了检验,证明了结果的有效性,从而实现了断裂在海域的精确定位。  相似文献   
155.
Quaternary underground brine in the littoral plain region of the Bohai coast is new type littoral facies evaporation ore deposit in liquid state . This model of " littorally- forming brine " is based on study of the distribution,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forming / storing process, and genesis of underground brine in the coast of Laizhou Bay . Essential conditions for genesis of brine are arid and semiarid climate , abundant sources of ancient seawater, and geological and geomorphological environment of wide tidal beach along a coast. The process of underground brine genesis may be : seawater/tidal beach-evaporation and concentration-seeping and accumulation- brine/tidal beach - burial (evolution of the sea- land )- underground brine .Underground brine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content of chemical elements, shallow burial depth and easy exploitation . The process of extracting salt from underground brine present in the tidal flat is incomparably superior to that of producing salt from seawater, and has b  相似文献   
156.
杭州湾地区浅层天然气主要赋存于第四纪全新世和晚更新世地层中。气样组分分析表明,该区天然气属甲烷型生物成因气。有机地球化学分析表明,生物气气源层具强-较强的还原环境,同时具有较高的有机质丰度、较好的有机质类型等有利条件,而持续沉降、快速沉积作用和有利的沉积环境是生物气形成的重要地质条件。良好的储盖条件有利于浅层气的聚集和保存,结合钻井资料可知,该区储气层以细砂为主,由于埋藏浅、时代新、岩石疏松、未固结成岩,构成了良好的储集层。本区第四纪全新世主要生气层为近岸浅海相、受海侵影响的河漫滩相和河口湾相的灰、灰黑色淤泥质亚粘土、粉砂质粘土与亚粘土,系良好的区域盖层。  相似文献   
157.
本文对超《规范》的大开间采取在墙体中增设钢筋混凝土墙中柱和水平条带的加强措施,为验证原型结构的抗震能力,在大比例模型试验的基础上,对约束砖砌体原型结构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得出结构层次位移反应包络图,论证了结构采取此项加强措施后能满足7度区相应的抗震设防要求。  相似文献   
158.
Loess mounds are made of gray-yellow loess materials and the number is over 200 in the area of over 1000 km2 on the alluvial or marine-built plains south of Laizhou Bay (Figure 1). 1 The formal and distribu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loess mounds 1.1 Formal characteristics The plane forms of loess mounds are irregular oval or round. Their major axes are in north-south trending, most of them are 300 to 500 m long, with smaller ones tens m long, and individual larger ones more than 1,000 m …  相似文献   
159.
杭州湾南岸互花米草生物海岸表层沉积物粒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互花米草盐沼可显著改变潮滩的水动力条件、沉积特征和地貌演化过程。分析杭州湾南岸互花米草滩内外表层沉积物的粒度特征,互花米草生物海岸沉积物包括粘土质粉砂、粉砂、粉砂质砂和砂质粉砂4类,由东向西各断面草滩内、外沉积物中值粒径逐渐变粗,分选性变好;从低潮滩向高潮滩沉积物的中值粒径Φ值增大,分选性变差。互花米草滩外边界处形成沉积物中值粒径及分选系数的突变点。杭州湾南岸生物海岸表层沉积物以跃移质为主,悬移质次之,推移质最少;由海向岸悬移质、跃移质和推移质均有变细趋势。  相似文献   
160.
杜国云  王庆  孙祝友 《地理研究》2006,25(5):853-864
提出了海岸缓冲区的概念。结合莱州湾东岸晚更新世以来陆海相互作用历史与近期变化,将海岸缓冲区分为古潟湖地貌限制型、开放型和人工海岸型3种基本类型,在横向上划分出3个缓冲带,对海岸缓冲区的结构与功能及缓冲区范围进行了研究。本研究对防范海岸带地质灾害、减轻灾害损失与海岸带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