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9篇
  免费   1105篇
  国内免费   3766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53篇
地质学   7025篇
海洋学   57篇
综合类   114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298篇
  2022年   336篇
  2021年   421篇
  2020年   393篇
  2019年   486篇
  2018年   436篇
  2017年   387篇
  2016年   421篇
  2015年   456篇
  2014年   511篇
  2013年   432篇
  2012年   486篇
  2011年   359篇
  2010年   310篇
  2009年   238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206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松辽盆地长岭断陷松南180井中基性火山岩形成于101~116 Ma的早白垩世晚期,属于营城组,非火石岭组火山岩。岩相学观察主要由安山岩和橄榄玄武岩组成,化学成分显示为玄武岩、粗面玄武岩和玄武质粗面安山岩,属碱性系列,镁质量分数较低,镁值较小(Mg#=0.27~0.53)。稀土元素总量较高(w(∑REE)=(164.98~257.27)×10-6),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a/Yb)N=6.60~10.96),铕异常微弱(δEu=0.85~1.02)。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 Rb,K 相对亏损,相容元素(Cr、Co、Ni)质量分数低,高场强元素Nb、Ta弱富集,整体表现出与 OIB(洋岛玄武岩)一致的稀土图谱和微量元素特征。岩浆源区为软流圈地幔,经历了深部地幔流体的交代富集作用,岩浆未遭受地壳物质的混染。  相似文献   
992.
青藏高原拉萨地块发现古元古代地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拉萨地块东部呈断块状分布的松多岩群包括岔萨岗岩组、马布库岩组和雷龙库岩组, 对其形成时代存在较大分歧.通过高精度的LA-ICP-MS(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仪)锆石微区原位U-Pb同位素测年, 西藏工布江达县一带岔萨岗岩组变基性火山岩中获得2 450.3±9.9 Ma的不一致线上交点年龄, 为原岩形成时代, 属于古元古代早期, 是目前拉萨地块获得的最老基底同位素年龄值.依据野外调研和新获得的同位素年代学数据, 结合新近完成的区域地质调查资料, 建议将原"松多岩群"解体, 新建工布江达岩群(Pt1Gb), 松多岩群仅保留马布库岩组(AnOm)和雷龙库岩组(AnOl).拉萨地块古元古代地体的发现, 对重新厘定该区前寒武纪基底格架、区域对比、构造归属划分以及寻找与前寒武纪相关的矿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3.
曾令高  张均  孙腾  郭东宝 《地球科学》2013,38(6):1197-1213
为探讨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的岩石学特征及成岩成矿作用时间序列, 完善区域成岩成矿年代学格架, 对平川地区的镁铁质-超镁铁质岩进行了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和LA-ICP-MS锆石U-Pb定年.测试结果显示, 黄草坪辉长岩成岩年龄为259.7±1.2 Ma, 其捕获锆石结晶年龄为269.8±2.4 Ma, 辉绿(玢)岩等次火山岩参考成岩年龄为248± Ma, 其变质锆石年龄为67± Ma.研究结果表明, 平川地区的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产出于大陆裂谷环境, 岩浆源区来自上地幔尖晶石相二辉橄榄岩, 为一套同源异相有利于铁矿化形成的富钠质拉斑玄武质岩石系列.岩浆活动开始孕育时间不晚于269.8±2.4 Ma, 大规模岩浆活动发生于259.7±1.2 Ma, 其约束了岩浆分异型和火山喷发(溢)沉积型矿化的成矿时间, 次火山岩的成岩年龄约束了次火山热液型矿化的成矿时间上限, 变质锆石U-Pb年龄记录了平川地区经历了喜马拉雅期陆内造山作用.平川地区构造岩浆活动具有爆发性、阶段性和成矿专属性等特点, 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的形成可能与岩石圈的大规模减薄作用有关, 攀西地区海西-印支期的成岩-成矿作用为同源岩浆受区域统一深部地球动力学背景约束演化的异相产物.   相似文献   
994.
黄河口河流沙碎屑沉积物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缘碎屑沉积(物)岩是来自物源区物质的天然混合物,保存了源区不同地质作用过程形成产物的重要信息,可以为揭示盆地沉积、区域构造和地壳增长和演化以及古大陆再造等方面提供重要证据。对采集自山东东营黄河口河流沙的碎屑锆石进行了U Pb年龄分析,并结合河流沙碎屑矿物粒度分析及重砂矿物组成特征,确定黄河口河流沙主体粒度为10~280 μm,重砂矿物主要为角闪石、赤-褐铁矿、石榴子石、绿帘石、磁铁矿等。黄河口碎屑锆石以岩浆成因锆石为主,其U-Pb年龄呈多峰特征,最大U-Pb谐和年龄为3.65 Ga,意味着华北克拉通其他地区也有>3.6 Ga的地壳物质存在;近2.7 Ga的碎屑锆石反映鲁西地区该期岩浆活动产物的贡献。锆石U-Pb年龄主体分布于206~440 Ma、843~1 239 Ma、1 476~2 714 Ma等几个阶段,并以~2.5 Ga、~1.8 Ga和400 Ma为峰期,其中~2.5 Ga与~1.8 Ga的峰期反映华北板块的物质贡献,而400 Ma峰期与1 000~800 Ma的年龄代表源自苏鲁造山带的物质。结合已有的研究资料,认为黄河流域2.5~1.8 Ga为主要的大陆地壳增生阶段,该阶段形成地壳应占当今流域地壳的60%以上。  相似文献   
995.
泰山岩套主要岩性为英云闪长质片麻岩和条带状英云闪长质片麻岩,出露于鲁西地区泰山—化马湾—蒙山一带。根据新测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结果,其岩浆结晶年龄2 729~2 700Ma,变质年龄2 600Ma,其形成时代确定为新太古代早期。该岩套组成古老陆核,是地幔岩浆侵入混入地壳物质形成的。  相似文献   
996.
豫西济源盆地位于秦岭造山带北部, 是三叠纪-侏罗纪秦岭造山带的同造山盆地.对济源盆地中三叠世-中侏罗世6个组的碎屑锆石样品进行了LA-ICP-MS的U-Pb年龄分析.结果表明, 碎屑锆石年龄主要分布于以下区间: 2.9~1.7 Ga、1.6~1.0 Ga、1.0~0.8 Ga、800~650 Ma、520~380 Ma、350~245 Ma和~220 Ma, 其中除了2.9~1.7 Ga的碎屑锆石主要来自于华北克拉通基底外, 其他几个年龄段的锆石则主要来自于秦岭造山带, 并且显示出随着地层年龄的逐渐变新, 碎屑锆石年龄有逐渐变老的趋势.在中三叠世-晚三叠世早期样品中, 主要年龄是350~245 Ma, 在晚三叠世晚期-中侏罗世早期样品中, 1.6~1.0 Ga、1.0~0.8 Ga、800~650 Ma和520~380 Ma则逐渐增多, 到了中侏罗世晚期, 1.6~1.0 Ga和520~380 Ma依然存在于样品中, 并且还发现了~220 Ma年龄.碎屑锆石年龄结构指示了秦岭造山带印支期经历了由年轻的盖层到较老的基底的去顶过程.并与合肥、黄石盆地的碎屑锆石数据对比发现, 早侏罗世时, 去顶强度东强西弱; 东部高压-超高压变质岩或晚三叠世岩体可能暴露于早侏罗世, 而西部则到了中侏罗世.   相似文献   
997.
黑龙江东安金矿床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LA-ICPMS锆石原位定年方法,对黑龙江东安金矿成矿期脉岩流纹斑岩进行了年龄测定.结果显示,与矿化关系极为密切的流纹斑岩的U和Th含量分别为269.1×10-6~956.0×10-6和202.2×10-6~1276.8×10-6,Th/U比值介于0.43~1.80之间.流纹斑岩206Pb/238U年龄的加权平均值为109.6±1.7 Ma,与区内浅成低温热液金矿的成矿年龄相近,共同记录了本区早白垩世晚期的一次重要成岩成矿事件,反映了早白垩世晚期岩石圈大规模伸展减薄的动力学背景.  相似文献   
998.
通过对宏观地质特征、岩石矿物学特征、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对毛伊勒吐岩体形成时代和构造环境进行了探讨.依据岩石化学分析结果和岩石学特征,认为该岩体为钙碱性岩石.对其中的石英闪长岩进行了SHRIMP锆石U-Pb年代学测定,206Pb/238U表面年龄统计权重平均值为147.97±0.95 Ma,表明毛伊勒吐岩体侵位时代属于晚侏罗世.结合区域地质演化特征分析,该石英闪长岩是在板块碰撞后地壳抬升时期形成的.  相似文献   
999.
The shape,texture,content and REE characteristics of zircons from the O2tnd-1,O3tnd-2,O3tnd-3pyroclastic rock of Tanjianshan Group on the north margin of Qaidam Basin indicate that the O2-3tndis the product of volcanism during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from ocean-land interim crust to oceanic crust.The U-Pb surface ages obtained from O3tnd-2and O3tnd-3can be divided into 9 groups,every age group coincides with the period when significant tectonic-heat event took place at Oulongbuluke micro-continental base of northern Qaidam,suggesting that the base rocks have provided materials for the formation of sedimentary and volcanic rock in O2-3tnd.The volcanic rocks of O3tnd-3formed at 440 Ma,with time gap 46 Ma to those of O1tna-1and O3tnd-3may represent the minor period that Xitieshan back-arc extension have lasted,the scale of back-arc basin that formed in Xitieshan extension may approach to 1 400 km.Based on the test of ithochemistry data for major elements and analysis of Sr isotope geochemistry for the clastic sedimentary rock in O1tna-2and O3tnd-2,the authors get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O1tna-2and O3tnd-2of Tanjianshan Group may form in back-arc basin environment,while the lithology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two formations may reflect the changes of geodynamic processes as the diagenesis tectonic environment transformed from continental margin depression to adjacent sea basin.  相似文献   
1000.
对冈底斯中段南木林县普洛岗乡花岗岩岩体进行了原位锆石LA-ICP-MS U-Pb定年和Hf同位素分析。2个花岗岩样品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44.3±1.1)和(44.5±1.1) Ma,代表该岩体的岩浆结晶年龄为始新世。岩石地球化学资料显示,花岗岩SiO2质量分数为60.53%~65.28%,K2O+Na2O质量分数为6.53%~7.98%,Al2O3质量分数为15.52%~16.13%,铝饱和指数为0.86~0.91,属于准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花岗岩类。花岗岩轻稀土元素相对较富集,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微量元素中亏损Nb、Ta、Ti和富集Rb、Th、U、Pb。锆石Hf同位素初始比值εHf(t)值为8.8~11.1,176Hf/177Hf 为0.282 994~0.283 060,Hf同位素地壳模式年龄为422~557 Ma,反映了其岩浆来源于新生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普洛岗乡花岗岩的形成与新特提斯洋向北俯冲、俯冲板片折返断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