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63篇 |
免费 | 1516篇 |
国内免费 | 456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6篇 |
大气科学 | 16篇 |
地球物理 | 953篇 |
地质学 | 9047篇 |
海洋学 | 286篇 |
天文学 | 27篇 |
综合类 | 215篇 |
自然地理 | 1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9篇 |
2023年 | 408篇 |
2022年 | 532篇 |
2021年 | 592篇 |
2020年 | 533篇 |
2019年 | 540篇 |
2018年 | 521篇 |
2017年 | 470篇 |
2016年 | 512篇 |
2015年 | 559篇 |
2014年 | 681篇 |
2013年 | 504篇 |
2012年 | 630篇 |
2011年 | 459篇 |
2010年 | 396篇 |
2009年 | 331篇 |
2008年 | 280篇 |
2007年 | 294篇 |
2006年 | 276篇 |
2005年 | 226篇 |
2004年 | 190篇 |
2003年 | 167篇 |
2002年 | 137篇 |
2001年 | 131篇 |
2000年 | 106篇 |
1999年 | 112篇 |
1998年 | 98篇 |
1997年 | 150篇 |
1996年 | 107篇 |
1995年 | 99篇 |
1994年 | 102篇 |
1993年 | 72篇 |
1992年 | 95篇 |
1991年 | 79篇 |
1990年 | 48篇 |
1989年 | 72篇 |
1988年 | 19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4篇 |
1976年 | 4篇 |
1975年 | 2篇 |
1974年 | 2篇 |
1973年 | 5篇 |
197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01.
【研究目的】黔中开阳地区清水江组是新元古代在扬子地块边缘形成的一套浅变质陆源碎屑岩夹火山碎屑岩组合,本文通过对陆源碎屑岩沉积特征和火山碎屑岩年代学的研究,旨在准确厘定其沉积时限、物源及其古地理格局。【研究方法】本次在详实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采用LA-ICP-MS分析方法对其顶部沉凝灰岩碎屑锆石进行U-Pb年龄测定,并进行区域地层对比。【研究结果】测得锆石U-Pb年龄主要分为两组,即古元古代2488~1821 Ma和新元古代838~779 Ma,最小年龄组的加权平均值为(802±24)Ma,火山碎屑含量的统计结果显示该时期的岩浆活动存在明显的幕式分布特征和周期性;区域地层对比结果显示黔中开阳地区出露的清水江组与铜仁江口、印江地区所出露的相似,可能相当于黔东南地区清水江组的底部。【结论】黔中地区清水江组最晚的沉积时限为800 Ma左右,物源主要来自扬子陆块西缘的川滇黔地区,其丰富的火山碎屑可能来自新元古代中期超大陆裂解过程中构造-岩浆活动的第二幕至第三幕,并在随后的雪峰运动中发生海陆转换,形成了南高北低、呈北东向延伸的古陆,奠定了新元古代中期南华纪的古地理格局。 相似文献
902.
利用LA-ICP-MS锆石U-Pb法,测得与成矿有关的青海祁漫塔格地区虎头崖矿床Ⅵ矿带花岗岩的成岩年龄为(233.6±1.8) Ma(MSWD=1.2,n=17)。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花岗岩属高钾钙碱性、弱过铝质花岗岩;样品的稀土元素组成以总体右倾,轻、重稀土分异明显和具明显的负铕异常为特征;微量元素具有富集Rb、Th、U、La、Nd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Ba、Sr、Nb、P、Ti等元素的特点。Sr-Nd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花岗岩的源区可能是富集岩石圈地幔。初步研究认为,虎头崖矿床Ⅵ矿带花岗岩可能形成于中、晚三叠世碰撞后碰撞的构造背景下。 相似文献
903.
柴达木盆地北缘超高压变质岩的围岩长英质片麻岩锆石LA—ICP—MS定年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柴达木盆地北缘大柴旦地区超高压变质岩的围岩--长英质片麻岩的主要矿物组合为石榴子石+蓝晶石+多硅白云母+条纹长石+石英+斜长石,形成压力在800MPa以上.在阴极发光图像内部结构研究的基础上,利用LA-ICP-MS对该长英质片麻岩中锆石的变质微区进行了详细的原位微区U-Pb定年,得到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27.2 Ma±4.5 Ma,对应的Th/U为0.01~0.06.该年龄与本区已有的榴辉岩的围岩超高压泥质片麻岩、石榴子石橄榄岩的变质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 相似文献
904.
文章为精准测定横州新村岩体的形成年代、岩浆源区性质、侵入年代及成因构造环境,对横州新村岩体的侵入地质环境、岩石地球化学及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龄等进行分析,获得横州新村岩体最后的成岩年龄为(246.6±0.54)Ma,平均年龄为(246.5±1.0)Ma,确定横州新村岩体侵入年代为印支期中三叠世产物,属... 相似文献
905.
黄梅尖复式岩体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A型花岗岩的代表,亦是区内重要的产铀岩体,其由早到晚可划分为黑云母石英正长岩、正长斑岩、石英正长岩、碱性长石花岗岩4个侵入阶段,黑云母石英正长岩与碎屑岩地层的接触带是主要的铀矿化部位。对黄梅尖复式岩体各阶段锆石的显微结构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开展了锆石稀土元素分析及U-Pb定年。结果表明:黑云母石英正长岩、正长斑岩、石英正长岩中的锆石为岩浆成因锆石,形成时代分别为(131.8±1.1)、(129.7±1.6)、(124.7±1.6)Ma。碱性长石花岗岩的锆石具有明显的核边结构,核部为岩浆成因锆石,经历了蜕晶质化作用,锆石U-Pb年龄为(111.5±1.3)Ma,代表了岩体就位时间;边部锆石受到流体的交代溶蚀并发生了变质重结晶作用,锆石U-Pb年龄为(107.6±2.1)Ma,代表了流体的活动时间。结合以往区域A型花岗岩的年代学数据,将长江中下游燕山期A型花岗岩活动初步划分为3个阶段。早阶段集中在132~129 Ma,岩性以黑云母石英正长岩、正长斑岩为主;主体阶段集中在128~124 Ma,岩性以石英正长岩与正长花岗岩为主;晚阶段集中在115~110 Ma,岩... 相似文献
906.
清水泉镁铁-超镁铁质层状侵入体位于南阿尔金山阿帕—茫崖构造带中-北部的清水泉地区,其北部与南阿尔金山超高压变质带紧邻。该岩体包含有3~4个由辉石橄榄岩-角闪辉长岩构成的岩浆旋回,与元古宙变质沉积岩系呈侵入接触关系。对其中的角闪辉长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其206Pb/238U表面年龄为(461±2)Ma~(471±2)Ma,其加权平均值为(467.4±1.4)Ma(n=21,MSWD=2.5),所测锆石具有明显的岩浆振荡环带,Th/U比值为0.32~1.16(平均0.64)。测年结果显示,清水泉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的形成时代晚于南阿尔金山超高压变质岩的峰期变质时代(504~487 Ma),而老于该地区A型花岗岩的时代(425 Ma左右)。分析认为,伴随着同时代的"双峰式"岩浆侵入作用及广泛的变质热事件,大约465 Ma时的南阿尔金山已经由前期的陆-陆碰撞造山阶段转入到了碰撞后的裂谷伸展作用阶段。 相似文献
907.
正多拉纳萨依金矿床位于阿尔泰西南的额尔齐斯金矿带(肖序常等,1992),位于西伯利亚板块西南缘额尔齐斯构造—岩浆成矿域西南部、额尔齐斯挤压带西北段,玛尔卡库里大断裂西侧。区内岩浆岩为奥陶纪、志留纪、二叠纪、三叠纪和侏罗系中酸性侵入岩。金矿一带出露有3个岩体, 相似文献
908.
909.
青海红沟地区哈曼大阪花岗岩体锆石LA-ICP-MS测年-对红沟铜矿床形成时代和成因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曼大阪花岗岩体位于北祁连造山带-中祁连造山带接壤地带。结合阴极发光,对哈曼大阪花岗岩体花岗闪长岩中的锆石进行了LA-ICP-MSU-Pb同位素测年。获得单颗粒锆石的微区U-Pb年龄为478.8±1.2Ma。认为哈曼大阪花岗岩体形成时代为早奥陶世。获得的红沟铜矿直接赋矿围岩双峰式火山岩中基性火山岩的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443.2±1.2Ma,认为红沟铜多金属矿床形成时代为晚奥陶世。因此,认为哈曼大阪花岗岩体与红沟铜矿没有成因上的联系。这一认识,对进一步深入研究祁连造山带陆缘裂谷环境的Cu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时代及成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10.
大兴安岭中段塔尔气地区早白垩世花岗岩成因及形成构造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兴安岭中段塔尔气地区三道桥和桑多尔岩体全岩地球化学、年代学和锆石Lu-Hf同位素资料,探讨了其形成时代、岩石成因、源区性质等方面问题。三道桥和桑多尔岩体分别由正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组成。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三道桥和桑多尔岩体均形成于早白垩世,其年龄分别为143 Ma和141 Ma。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三道桥和桑多尔岩体均为高钾钙碱性的I型花岗岩,具有相似的岩浆源区。上述两岩体的锆石ε_(Hf)(t)值为正值(分别为4.9~9.3和2.1~8.1),具较年轻的二阶段Hf模式年龄(t_(DM2)=598~882 Ma,676~1 062 Ma),暗示其源于新元古代—显生宙期间新增生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结合区域研究资料,认为三道桥和桑多尔岩体的形成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后的岩石圈伸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