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56篇 |
免费 | 113篇 |
国内免费 | 29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5篇 |
大气科学 | 6篇 |
地球物理 | 120篇 |
地质学 | 1043篇 |
海洋学 | 11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47篇 |
自然地理 | 1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24篇 |
2021年 | 30篇 |
2020年 | 25篇 |
2019年 | 30篇 |
2018年 | 25篇 |
2017年 | 36篇 |
2016年 | 38篇 |
2015年 | 52篇 |
2014年 | 68篇 |
2013年 | 38篇 |
2012年 | 44篇 |
2011年 | 46篇 |
2010年 | 47篇 |
2009年 | 66篇 |
2008年 | 88篇 |
2007年 | 83篇 |
2006年 | 109篇 |
2005年 | 94篇 |
2004年 | 63篇 |
2003年 | 52篇 |
2002年 | 53篇 |
2001年 | 63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23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19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28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圆梁山隧道毛坝向斜段典型岩溶现象及发育分布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圆梁山隧道毛坝向斜段核部及两翼的可溶地层中发衣分布有大量的典型岩溶现象,本文详尽讨论了岩溶洼地,槽谷,巨型组合槽谷和地下溶洞等大型岩溶形态的基本特征,形成机制,受控因素,并进一步认识到其发育分布主要受控于岩性和构造因素。 相似文献
82.
云南西南部地区由于地质构造等方面的原因,喀斯特洞穴不象滇东地区那样分布广泛和发育强烈,在以往对云南喀斯特与洞穴的研究与开发中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有关喀斯特与洞穴学的探测和研究工作在滇西地区进行得不多,可以说还是一块“处女地”。1993年至1994年间,笔者等人在滇西保山市、施甸县和景谷县等地的洞穴进行了实地综合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滇西南地区的洞穴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自然环境,有着丰富的喀 相似文献
83.
84.
Peter A. Bull 《地球表面变化过程与地形》1981,6(1):11-22
Fine-grained sedimentation in caves often occurs by the parallel accretion of laminations upon the underlying bedforms. These laminations show remarkable persistence in unit thickness and grain size in a down-passage direction. A translatory flow mechanism ofdeposition is postulated which results in the rhythmic pulsing of sediment-laden water into subterranean lakes in response to variations in surface climate. The sediments are pulsed into standing water via multiple inputs, often resulting in coarser sediment being deposited on steeper slopes than on more gentle slopes. The final extension of this sediment input is the complete filling of the cave passage to the roof. The problem of sediment stability on steep slopes remains an unanswered anomaly. 相似文献
85.
岩溶塌陷监测内容及方法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岩溶塌陷是影响和制约岩溶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之一,在我国也不例外.岩溶塌陷监测是岩溶塌陷地质灾害防治中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岩溶塌陷监测,可以掌握溶洞随时间的发展变化过程,包括大小、位置、应力强度等,进而为岩溶塌陷预测提供基础数据支撑,避免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本文系统地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针对岩溶塌陷问题开展的主要监测工作.从岩溶塌陷的分布规律和形成的3大条件出发,总结出岩溶塌陷监测的内容和相对应的监测技术、方法和手段,为系统性地开展岩溶塌陷监测工作提供技术和方法参考,为更深入地研究岩溶塌陷机理等提供基础支撑.最后,文章指出未来岩溶塌陷监测工作的重点是新兴技术手段和传统监测方法相结合,互补优劣. 相似文献
86.
双河洞是我国已探明长度最长洞穴,也是世界第一长白云岩洞穴。为全面了解其形成机理,本研究基于双河洞探测和地表调查资料,以双河洞发育特征,区内地表河床地貌、地形和现代水系特征为研究对象,以双河溶洞发育演化模式为基础,开展双河洞发育演化对区内地表水系变迁影响研究。认为:(1)研究区地表水系随双河溶洞发育演化而变迁;(2)双河洞穴发育,使让水沟地表水通过洞穴向池武溪排泄,将独立的让水沟和池武溪两个流域变成一个流域;(3)双河洞发育引起地下水袭夺地表水,形成断尾河4处;(4)随着地壳抬升地下水位下降,水力梯度增大,地下水运输能力增强,加剧洞穴发育,为地下水袭夺地表水提供良好的水势差与过水条件,是研究区水系变迁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87.
88.
This work deals with disposal of slurries generated during the cutting and polishing processes of slabs of decorative sedimentary
carbonate rocks in the north western Sicily. At present, they are used as fillers of dismantled quarries near the sawmills
and, as a final step of reclamation, are covered with earth layers. In spite of such inexpensive solution, there is lack of
knowledge about the composition of the waste. In order to assess if there is any threat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to suggest
indications for alternative solutions, such as recycling or inactivation processes, the slurries were analysed by XR diffraction,
simultaneous thermal analysis, ICP/MS, ionic chromatography, FTIR, UV-Vis, COD and TOC measurements, grain size analysi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lurries can threaten the groundwater, because of the high chemical oxygen demand; furthermore they
can modify the mechanism of groundwater recharge, because of their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Some laboratory tests show that,
even in very aggressive conditions, the solid pollutants persist in the waste and slowly release into water the products of
their degradation. The slurry therefore should be subjected to inactivation treatment before disposal or, alternatively, recycled
as secondary raw material for a suitable process. 相似文献
89.
90.
岩溶塌陷是全球广泛分布的地质灾害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岩溶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开展岩溶塌陷监测工作,对塌陷预测预报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岩溶塌陷的监测技术与塌陷形成的机理关系密切。该文分析了岩溶塌陷的分布规律和形成的条件,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岩溶塌陷的监测内容、技术方法、各自优缺点,如BOTDR监测、TDR监测、地质雷达监测、水动力条件监测及地-沉降等方法,为系统性地开展岩溶塌陷监测工作提供技术和方法参考,展望了未来的岩溶塌陷监测工作,认为岩溶塌陷监测需结合塌陷的形成机理、塌陷地区覆盖层特征及水动力条件,综合利用多种监测手段联合进行,并形成完善的监测网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