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4篇 |
免费 | 20篇 |
国内免费 | 5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篇 |
大气科学 | 1篇 |
地球物理 | 13篇 |
地质学 | 152篇 |
综合类 | 3篇 |
自然地理 | 2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东天山北麓2000多年以来的森林线与环境变化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依据吉木萨尔县泉子街乡桦树窝子和小西沟两个剖面进行高时间分辨率的孢粉分析,结合剖面岩性特征分析、历史文献记录和碳屑鉴定,揭示了天山北麓最近2000多年以来的环境变化。2000aB.P.以前,该地植被为荒漠草原;2000-1300aB.P.(50a B.C.-650A.D.),植被为草原植被,其中1750—1400aB.P.(200—550A.D.),植被为有少量森林的草原植被,当时气候状况较今凉湿,适宜云杉生长,使得云杉林带下移,幅度可达250m左右。当时的年均气温较今低1℃而降水量较高,是新疆历史上一个相对冷湿的环境;约1300—450a B.P.(650—1500A.D.),植被为荒漠草原;4.50aB.P.年以来,植被为荒漠草原—草原。 相似文献
32.
1 IntroductionPast Global Changes (PAGE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IGBP (International Geo-Biosphere Program) core programs, of which the objectives are to obtain and interpret all kinds of palaeoclimate records, understand the history of environment and ecological change, and provide basic material and necessary test for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climate forecasting models. Because the research of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on short time scale is the key connection bet… 相似文献
33.
34.
在新疆西南天山科桑溶洞地区,新厘定出一套斜长角闪岩-花岗岩地质单元:侵入斜长角闪岩中的新元古代白云母花岗岩(片麻状构造)、以及侵入上述古老岩石单元的早奥陶世花岗岩(块状构造)。片麻状白云母花岗岩中锆石具有热液锆石边、岩浆锆石幔和碎屑锆石核(边-幔-核结构),剔除被热液锆石和碎屑锆石混染的SHRIMP测点,获得岩浆锆石幔的加权平均年龄752.3±5.1Ma(MSWD=0.95),代表岩浆的结晶年龄。块状花岗岩的锆石具有边-核结构,热液锆石边的U-Pb年龄(419.5±5.7Ma)明显偏低。剔除热液锆石和碎屑锆石,获得岩浆锆石的平均U-Pb年龄481.1±4.4Ma(MSWD=0.88),代表花岗岩的结晶年龄。早奥陶世早期,岩浆侵入新元古代片麻状白云母花岗岩中。在晚志留世或者更晚时期,两类花岗岩共同经受了变质热液改造,变质流体交代岩浆锆石,导致锆石溶蚀再生长。 相似文献
35.
新疆准噶尔—东天山地区产于韧性剪切带中的金矿床成矿流体与碳、硫、铅同位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是新疆准噶尔-东天山地区重要金矿类型。本文以科克萨依、康古尔、红石金矿为典型矿床,研究它们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爆裂温度、包裹体成分、包裹体水的来源等,并进行了硫、铅同位素及近矿围岩碳同位素、矿体石英包裹体中CO2、CH4气体的碳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硫、铅为深源,暗示了本区金成矿物质的地幔来源。部分碳为有机碳,反映了本区年轻碳质沉积地层中有机碳参与了金的迁移与成矿作用。综合研究表明,在本区特定的后碰撞地质背景下,在构造挤压与伸展作用中形成的韧性剪切带中的金矿床金成矿物质源于深源,成矿流体主要是变质水。岩浆作用、变质作用、碳质围岩地层有机碳参与成矿,变质流体与岩浆热液及天水等流体的不同程度的混合与叠加,形成本区特征的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36.
大兴安岭南段晚中生代双峰式火山作用 总被引:52,自引:24,他引:52
大兴安岭南段晚中生代克头鄂博组山岩表现出双峰式特征,主要由玄武质安山岩、英安岩和流纹岩组成。基性火山岩属于代钾拉斑系列,轻微富集LREE,Eu异常不明显(Eu/Eu=0.99-1.04)和HREE无明显分馏的特征(Dy/YbcN=1.030-1.089);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而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尤其是强烈亏损Nb,Ta。英安岩和流纹岩为钙碱性系列,在REE配分模式上为LREE富集型,其中英安岩为Eu弱负异常(Eu/Eu=0.81-1.01),流纹岩的Eu负异常明显(Eu^*/Eu=0.65-0.76);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上,英安岩类似于基性火山岩,流纹岩除了具LILE富集和HFSE亏损特征外,还显示出Sr,P,Ti等元素的强烈亏损,可能与岩浆演化过程中斜长石、磷灰石的分离结晶作用相关。晚中生代双峰式火山岩分离结晶的结果。流纹岩表现出较高的La/Sm比值和很高的K/P、K/Ti比值,其成因可能与地壳混染作用或与大陆中、下地壳重熔作用有关。结合区域晚中生代盆岭构造格局特征、大兴安岭南段晚中生代双峰式火山岩形成于造山后阶段,是岩石圈快速伸展体制下导致受早期流体交代的岩石圈地幔发生减压部分熔融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37.
在新疆西昆仑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对分布于喀喇昆仑山地层区中的泥盆纪地层,开展剖面测量和区域填图,系统收集其岩性岩相、岩石组合、分布特征、接触关系、生物化石、基本层序等资料,并展开了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研究。研究表明区内泥盆纪地层由中下统大王顶组,中统黄羊滩组、落石沟组和上统天神达坂组组成,各组之间均为整合接触关系,除天神达坂组未获生物化石外,其他层位均获有丰富的古生物化石。其中新建大王顶组和黄羊滩组2个岩石地层单位,以及腕足类3个、珊瑚类1个、菊石类1个、三叶虫类1个,共计6个生物地层单位。全面系统厘定和完善了区内泥盆纪的岩石地层序列、生物地层序列和年代地层序列,黄羊滩组是重要的铜矿和石膏矿赋矿层位。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喀喇昆仑山地区泥盆纪地层研究程度,也为本区地质构造演化和成矿规律分析提供了必要地史资料。 相似文献
38.
新疆东昆仑东部砂金分布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新疆东昆仑东部地区砂金资源的野外实地调查,研究了区内砂金的分布类型,总结分析了砂金分布特征及规律。在成矿地质背景分析基础上,结合本地地理环境特点,气候特点,提出该区砂金的分布及形成与区内特定的高寒环境相关,并对原生金的寻找远景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39.
根据野外调查和实验分析资料,阐述和分析中昆仑山北坡黄土的形成时代、物质成分和结构及沉积条件,认为黄土属晚第四纪风积物质,现代黄土堆积持续进行,物质主要来源于塔克拉玛沙漠。在干旱气候背景上,7000—5000a.B.P.为明显相对湿润时期。 相似文献
40.
大兴安岭东北部侏罗纪花岗质岩石的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30,自引:25,他引:30
大兴安岭东北部花岗岩锆石的LA-ICPMS U-Pb年龄测定结果表明,前人划分的元古代、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的花岗岩有相当一部分是侏罗纪花岗岩.根据时间先后关系,可将本区侏罗纪花岗岩的侵位顺序划分为早、晚两期,其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88~190 Ma和171~181 Ma,这些侏罗纪花岗岩的年龄数据与东北其它地区侏罗纪花岗岩完全可以对比.在地球化学特征上可以将这些花岗质岩石划分为低Sr高Yb型和高Sr低Yb型两类,它们有相同或相似的源岩组成而起源的深度不同,早期侵入的花岗岩为低Sr高Yb型,起源于压力较低的中地壳,而晚期侵入的花岗岩为高Sr低Yb型,类似于"C"型埃达克岩,起源于压力较高的下地壳.锆石Hf同位素成分特征表明,侏罗纪花岗岩的源区物质主要为新元古代和显生宙期间增生的地壳物质及两期增生地壳物质的混合物.本区侏罗纪花岗岩以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为主,为准铝质或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的Ⅰ型花岗岩,具有类似于活动大陆边缘花岗岩的岩石组合特征,属于呈北北东向带状展布的中国东北地区侏罗纪花岗岩带的一部分,其形成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