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40篇
  免费   5225篇
  国内免费   2330篇
测绘学   1020篇
大气科学   1012篇
地球物理   1988篇
地质学   10364篇
海洋学   1329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1028篇
自然地理   2038篇
  2025年   26篇
  2024年   322篇
  2023年   459篇
  2022年   635篇
  2021年   722篇
  2020年   679篇
  2019年   825篇
  2018年   664篇
  2017年   699篇
  2016年   735篇
  2015年   767篇
  2014年   928篇
  2013年   766篇
  2012年   974篇
  2011年   960篇
  2010年   787篇
  2009年   754篇
  2008年   761篇
  2007年   780篇
  2006年   784篇
  2005年   647篇
  2004年   573篇
  2003年   507篇
  2002年   441篇
  2001年   418篇
  2000年   326篇
  1999年   295篇
  1998年   270篇
  1997年   236篇
  1996年   207篇
  1995年   179篇
  1994年   159篇
  1993年   133篇
  1992年   130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6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煤矿采空区钻孔注浆治理工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钻孔注浆充填固结处理煤矿采空区塌陷是一种经济快捷的有效方法,本文就其施工工艺方法进行了简单分析,期望能为其它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针对庐枞多金属矿集区地震资料特点及浅、深多重探测目标,对深地震反射数据进行了处理技术实验研究。在区域长剖面上,为了获得矿集区地壳与上地幔结构的精细图像,解释成矿深部过程,开展了循序渐进的常规处理技术实验和精细处理技术实验。在矿区剖面,为了获得了浅层精细结构,针对变观测系统接收等特点,进一步开展了特殊处理实验。经过区域剖面与矿区剖面的多重处理实验,集成了一套矿集区深地震反射剖面数据处理方法与处理技术流程,为我国进一步的深部探测积累了技术与经验。  相似文献   
993.
浙江省欠发达地区开发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总体经济较发达,但地区差异较大,还存在较多的欠发达地区,文章根据世界银行的国家和地区分类标准确定欠发达地区,在分析欠发达地区背景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先培育和发展衢州市、丽水市两增长中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加强城市经济圈之间的协作等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994.
卓群 《华南地震》2002,22(3):76-79
岩石破裂实验,地球岩石层断裂构造运动,地震孕育、发生和发展过程等研究表明,地震活动的时间、空间和强度分布特征具有分形结构。作为一种分维理论的应用,本文利用厦门数字化地震遥测台网的数据,采用信息的分析方法,对福建省的地震多发区-漳州、华安、龙岩地区的地震活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讨论了信息维随时间变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995.
兰州地区新近纪地层的沉积相与古环境记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兰州地区位于黄土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带,其第三纪地层对研究风尘沉积发育和青藏高原隆升都有着特殊的意义。本研究以0.25 m为间距对厚度210 m的兰州皋兰山剖面的新近纪地层采集样品901个,在实验室对试验样品进行前处理后对其进行了粒度、磁化率和色度测试。用粒度分布函数的方法分离了沉积物的各成因组分,确定了风成组分和水成组分在全剖面沉积物中所占的百分比。结合色度和磁化率的实验结果分析表明,皋兰山剖面地层以风尘沉积为主,其间夹有河流相沉积的约15层砂岩。古环境的恢复表明,兰州地区从至少约7 Ma开始,沉积地层经历了由河湖相向风尘沉积转变,气候干旱化开始,与黄土高原风尘序列堆积底界8~7 Ma基本一致。6~5.2 Ma构造稳定,是比较开阔的平原环境,并且气候条件比较湿热;5.2~3.5 Ma间构造波动比较频繁,形成了间隔性的河流相砂岩沉积,而在气候表现为干冷;自3.5 Ma开始,兰州地区发生相对构造沉陷,五泉砾岩层的发育是对青藏运动A幕的具体响应。  相似文献   
996.
许静  宫延宏  黄启海  许刚 《地下水》2003,25(2):124-124,128
针对目前冠县引黄井渠结合灌区机井建设发展中主要存在机井发展不平衡、机井退化、老化、成井质量差等问题,因地制宜,提出了今后灌区发展机井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97.
桂西北南丹-荔波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锡多金属矿床富集地,近年来油气勘探显示该区亦具有极大的海相页岩气成藏潜力。因此,深入探讨和认识该区中、新生代构造应力场特征及其构造演化是成矿规律研究和页岩气勘探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本文以南丹-荔波地区广泛发育的褶皱、共轭节理和断层为研究对象,在详细野外观测的基础上,利用叠加褶皱、共轭节理分析以及断层滑动矢量等方法,反演了研究区中、新生代构造应力场变化。构造解析表明,该区中、新生代共经历了四期构造应力场的交替和演化,分别为NNE-SSW 向挤压、NW-SE 向挤压、NEE-SWW 向伸展和近E-W 向挤压。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特征,推测NNE-SSW 向挤压应力场的形成可能与印支期华南大陆南北边缘与印支/华北板块碰撞闭合有关;NW-SE 向挤压应力场和NEE-SWW 向伸展应力场可能分别对应于燕山早期古太平洋板块向华南大陆之下的俯冲消减以及燕山晚期发生的弧后伸展作用;近E-W 向挤压应力场可能形成于喜山期印度?欧亚板块陆陆碰撞所产生远程效应的构造背景之下。  相似文献   
998.
中扬子区海相沉积盆地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分析了中扬子区海相沉积盆地基底和层序充填特性;研制了M判别图解,研究了沉积盆地的性质,认为盆地基底具有三分性,盆地层序充填具有阶段性和分区性,沉积盆地主体具有克拉通盆地的特点和性质。  相似文献   
999.
延安地区上三叠统长6期沉积特征及其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川口油田测井曲线和岩心分析,总结了延安地区上三叠统长6期沉积微相特征,建立了长6期岩性和测井曲线的响应模式。再结合分析沉积的演化过程、电性和物性特征、骨架砂体的几何形态和沉积演变,得出该地区沉积相和演化模式。认为从长64到长61期沉积环境为湖泊、三角洲前缘、三角洲平原亚相到河流相。长61、长62是主力储层,其物性最好。   相似文献   
1000.
诚俊华 《吉林地质》1991,10(1):71-74
本文主要阐述了乾安县浅层高氟地下水的分布规律;探讨了浅层高氟地下水的成因与构造、地貌、古气候、地层岩性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关系,从而闸明了广泛分布的湖沼相松散沉积物的组成和水文地质条件是本区浅层高氟地下水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