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01篇
  免费   2669篇
  国内免费   4040篇
测绘学   1349篇
大气科学   1013篇
地球物理   2115篇
地质学   11133篇
海洋学   1384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1230篇
自然地理   2265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360篇
  2022年   618篇
  2021年   752篇
  2020年   722篇
  2019年   884篇
  2018年   697篇
  2017年   760篇
  2016年   836篇
  2015年   824篇
  2014年   1040篇
  2013年   892篇
  2012年   1048篇
  2011年   1052篇
  2010年   882篇
  2009年   877篇
  2008年   880篇
  2007年   889篇
  2006年   904篇
  2005年   726篇
  2004年   680篇
  2003年   557篇
  2002年   494篇
  2001年   488篇
  2000年   384篇
  1999年   354篇
  1998年   308篇
  1997年   272篇
  1996年   228篇
  1995年   191篇
  1994年   171篇
  1993年   145篇
  1992年   139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6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湖南白兔潭矿区荷田区段构造特征与找煤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是湖南省的主要能源,经过多年的勘探开发,暴露区和浅部的煤炭资源已基本采完,因此,在隐伏区寻找新的煤炭资源已成为当务之急。隐伏区找煤主要指“三下”(老地层下、构造下和红层下)找煤,而“老地层下和构造下”找煤主要是指利用推覆构造理论寻找新的煤炭资源。为了深化对区域构造和煤田构造发育规律的认识,为本区煤炭资源勘探和矿井生产地质保障提供新思路、开拓新领域,以当代构造地质理论为指导,结合已有资料,对白兔潭矿区荷田区段的煤田构造进行了研究,揭示了煤田的构造格局,提出了该区可能存在的两种构造模式,对该区找煤前景做出了科学评价,指出了可供进一步勘探的有利区段。  相似文献   
962.
3S技术在煤矿区开发现状及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运用遥感技术不同时期的信息源发现监测目标信息、运用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确定目标区位、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作为信息处理的平台与框架,进行遥感专题数据与规划数据叠加,以及在矿山开发及环境调查与监测中的应用,并构建了“3S”技术在煤矿区开发现状及环境调查与监测中应用的集成模式,为客观评价矿产资源规划落实情况,快速查明矿区生态环境现状、灾害地质及环境治理工程效果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对维护矿业秩序以及综合整治矿区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63.
开采损害预计评价系统的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开采对人类生存环境损害这一问题,着重以“开采方案—覆岩与地表移动变形—地面建(构)筑物的受损分析”为主线,详细地介绍了预计评价系统的主体程序设计流程图,并对预计评价主体程序的预计结果进行了可靠性对比分析,实现了对开采损害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预计评价,是现场实用、方便的预计评价系统应用软件之一。  相似文献   
964.
谭庄-沈丘凹陷油气形成条件分析及勘探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庄-沈丘凹陷位于周口坳陷中部凹陷带,是一个中、新生代两期断陷叠合的次级构造单元,面积近2800km2.勘探证实凹陷内沉积了巨厚的中生代早白垩纪地层(分布面积2000km2),其中暗色泥岩平均厚达1250m,在多口探井中见到级别不同、层数不一、厚度不等的油气显示,并在周参10、周11、12、19等多口井见到油气流,显示了该凹陷良好的勘探前景;但至今仍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表明它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究其原因,除了生油岩类型不太理想外,后期改造强烈导致保存条件较差及所采用的技术方法不过关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如何寻找改造弱、破坏小、保存好的构造,是下一步勘探突破的重点,而先进适用的技术方法是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65.
陈丽萍 《地质通报》2009,28(2-3):297-299
从历史和全球的视角,以矿产资源所有权、矿业活动经营主体、政府在矿业中的作用为重点,追索矿业政策及立法的历史沿革。全球矿业政策与立法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矿业政策与立法萌芽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的国有化期,20世纪80—90年代的自由开放期,21世纪理性发展期等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966.
古亚洲与特提斯交汇带盆地群油气资源潜力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古亚洲与特提斯构造交汇带盆地群发育石炭系、侏罗系(中下统)、白垩系(下统)等多套烃源岩,具有厚度大、分布广、有机质丰度高的特点。石炭系烃源岩有机质进入成熟—过成熟热演化阶段,侏罗系烃源岩有机质已进入大量生油阶段,白垩系烃源岩也处于生油高峰,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的物质基础;区内储集岩发育,石炭—二叠系储集层以低孔隙度、低渗透率为特征,石炭系储集层主要为潮坪—泻湖相沉积的碎屑岩,二叠系储集层为一套河流相粗碎屑岩;侏罗—白垩系储集层物性相对较好,以中孔、中渗,或中孔、高渗为特征,为以河流—三角洲沉积砂体;在石炭—二叠系、中新生代地层中均见到了不同级别的油气显示或获工业油流。存在3种不同的生储盖组合,即1自生自储式组合。2下生上储的间隔式组合。3潜山型组合。预测油气资源量36.85亿t,目前已发现的油气储量仅为1亿t,具较大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967.
大庆探区外围盆地中、新生代地层对比及四大勘探层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庆外围盆地的区域对比与组合规律研究,对于揭示东北中、新生代盆地演化规律和拓展油气开发思路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岩性特征、古生物化石组合、同位素等资料,对大庆探区外围盆地中、新生代地层进行了对比,总结了地层发育的宏观规律,提出了中-上侏罗统、下白垩统、上白垩统和古近系四大勘探层系,为大庆探区外围盆地进一步的沉积、构造演化及石油地质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68.
一次山地浓雾的三维数值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利用非静力平衡中尺度数值模式MM5v3对发生在2001年3月7—8日的南岭山地浓雾进行数值研究,结合外场综合观测资料,分析浓雾的发生、发展和消散机制。结果表明,在大范围的主体层状云系到来之前,低层的偏南暖湿气流沿山坡爬升冷却凝结形成爬坡雾,提早了地面浓雾出现的时间;大范围层状云系在山头接地形成了地面的浓雾。随后锋面逆温促进了低云和浓雾的长期维持与发展。模拟雾的强度、出现时间、含水量和温度、湿度随时间的演变与实测基本吻合。表明了中尺度模式预报山地浓雾的潜在能力。  相似文献   
969.
福建省热带气旋暴雨落区完全预报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分析近几年影响和登陆福建省的热带气旋区域暴雨过程的T106部分物理量场的分布特征,发现其中的k指数、比湿q、涡度ζ和垂直速度ω场对预报福建省热带气旋区域暴雨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它们分别反映了产生暴雨所必须的水汽、不稳定能量和辐合上升运动等基本条件。为了提高暴雨落区预报的效果,提出以动态方式确定物理量临界值的方法作热带气旋暴雨落区预报。通过对1995~2001年7~10月的144个个例T106物理量场的普查和统计分析,得到福建省热带气旋区域暴雨预报的着眼点和物理量诊断模型,建立了应用T213数值预报模式输出的物理量预报场,以动态方式确定物理量临界值,作为福建省热带气旋区域暴雨落区预报的完全预报(PP)方法。  相似文献   
970.
大别山太湖地区榴辉岩峰期变质条件与构造意义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石永红  王清晨 《岩石学报》2004,20(3):609-620
大别山太湖地区曾被作为“冷”、“热”榴辉岩带的交界处所在,我们对大别山太湖地区的进行了1:10000地质填图,并详细研究了该地区榴辉岩的岩相学和矿物成分变化,以及KD值、峰期变质P-T条件。研究表明榴辉岩自南向北可分为三类:①朱家冲型榴辉岩;②大坝型榴辉岩;③金河桥型榴辉岩。其中朱家冲型榴辉岩和金河桥型榴辉岩显示出明显的温度、压力差异,它们形成的P-T条件分别为:P=2.14GPa、T=563℃和P=3.76GPa、T=791℃。大坝型榴辉岩的峰期变质P-T条件差别较大,在柯石英-石英相变线附近徘徊,变质环境相当于高压一超高压过渡环境。朱家冲型榴辉岩与大坝型榴辉岩分别对应于前人所划分的“冷”、“热”榴辉岩,并且两者在峰期,变质温、压条件上是连续变化的,没有明显的温、压间断。因此,我们认为本区所谓的“冷”、“热”榴辉岩带界线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