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5篇
  免费   409篇
  国内免费   513篇
测绘学   141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123篇
地质学   2121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93篇
自然地理   5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71.
A laboratory-based assessment of copper remobilization from Cu-rich mine tailings exposed to anoxic, sulfide rich waters was performed. The results from incubation experiments, conducted over a 20 day period, were compared to thermodynamic modelling calculations of copper speciation in sulfidic waters. The tailings materials were observed to react rapidly with added sulfide, consuming 159 μmol HS g−1 (dry wt) within a 24 h period. The consumption of sulfide was attributed to a two stage process involving the reduction of Fe-hydroxy phases by sulfide followed by reaction with available Fe2+ and Cu2+ resulting in the formation Fe- and Cu-sulfide phases. During incubation experiments, the dissolved copper concentrations in the absence of sulfide were approximately 0.31 μmol l−1, whereas in the presence of sulfide (0.5–5 mM) concentrations were typically 0.24 μmol l−1. The experiments did not indicate enhanced solubility owing to the formation of soluble copper sulfide species. The predictions (based on the most recent thermodynamic data for aqueous Cu-sulfide and Cu-polysulfide species) did not accurately explain the laboratory observations. Model predictions were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assumptions made about the oxidation state of copper under anoxic conditions and the solid sulfide phase controlling copper solubility. The study emphasizes the limitations of modelling copper speciation in sulfidic waters and the need for laboratory or field verification of predictions.  相似文献   
972.
层间滑动带在泗顶矿区非常发育.文章介绍了泗顶矿层间滑动带及其上下盘的岩石, 矿物,构造特征和矿体的产出状态,并初步探讨了该区层间滑动带的形成机制及其控矿作用.  相似文献   
973.
河南盐业开发起步较晚,盐资源利用不尽合理,产品开发单一,盐厂限产压库,化工厂大量的生产用盐却从外省调入。作者为河南省盐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思路,供决策者参考。  相似文献   
974.
基于ASP技术的煤矿地测信息远程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ASP技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煤矿地测信息远程管理系统实现的技术路线,并对该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和实现。根据煤矿地测部门的实际生产与管理需要,深入探讨了ASP技术在煤矿地测信息远程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75.
金鸡滩井田开采地质条件的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开采方式受开采地质条件控制。开采地质条件包含多种因素,每一因素对采矿方式的适应度没有明显的界限,只是模糊概念。将影响金鸡滩井田煤炭生产的地质因素分为煤层赋存特征、构造发育特征和其他因素3大类以及14个评价因子;采用“降半梯形”法和专家打分法确定其隶属度和权重值;通过二级模糊综合评判,结果显示,金鸡滩井田比较适合机械化综采。经与同一矿区内邻近生产矿井类比,评判结果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976.
岷县簸箕沟金矿因人类开采活动引发了矿山泥石流灾害.采用FLO-2D软件模拟分析了降雨强度重现期50 a及100 a条件下的簸箕沟泥石流运动特征,进行危险性评价和分区,并结合实际发生情况做了精度验证.结果表明:簸箕沟泥石流的堆积扇范围、堆积深度以及平均流速等运动特征参数随着降雨重现周期的变长而增大,堆积扇中部的堆积深度及流速明显大于两翼及前端.泥石流的危险区集中分布于泥石流沟道以及沟口一定范围内.随着降雨重现周期的变长,高危险区面积比例由48%升高至54.0%.通过精度验证得出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可信度较高.  相似文献   
977.
煤炭智能开采是我国煤炭工业在新一轮技术变革下的战略选择,是实现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必由之路,地质保障技术可为煤炭智能开采提供准确可靠的地质数据支撑,且能有效探查隐蔽致灾地质因素以减少煤矿生产灾害事故的发生.我国煤炭地质保障技术从服务于资源勘查、高产高效矿井建设到服务于煤矿安全高效生产,从基础地质勘查工作、GIS系统到隐蔽...  相似文献   
978.
根据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用以往矿井“突水”实例、现象、充水来源、充水条件,对矿坑充水因素进行分析,以预防矿井因充水而产生的淹井和人员伤亡事故。  相似文献   
979.
内蒙古浩尧尔忽洞金矿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是我国黑色岩系金矿的典型代表,其赋存于白云鄂博群比鲁特组的碳质板岩中,品位低而可采储量大.针对金矿增储保障问题,本文以矿床模型和"三位一体"找矿预测方法为指导,采用三维建模可视化技术,首先,构建了浩尧尔忽洞金矿三维找矿模型,实现了矿区的透明化、立体化;其次,开展了地球物理电磁联合...  相似文献   
980.
赵银娣  卫虹宇  董霁红  董畅 《遥感学报》2022,26(9):1849-1858
露天煤矿开采易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对其进行高效监管有利于矿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随着遥感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露天煤矿区场景自动识别成为可能。本文针对单标签学习算法在场景子区域识别中识别率较低的问题,将多标签学习策略和地理学第一定律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子区域多标签学习的露天煤矿区场景识别方法。为了区分露天煤矿区场景与其周边场景,设置了6类矿区标签和7类非矿区标签,对9768张场景子区域图像进行标注,构建多标签数据集,利用该数据集训练基于多标签学习的Inception-v3模型。场景识别时,首先将一幅覆盖研究区的遥感影像划分为相同大小的子区域并进行多标签分类;然后对含有矿区标签的子区域,利用地理学第一定律对其矿区标签的相关性和完整性进行判定,识别出属于露天煤矿区场景的子区域。胜利西露天煤矿区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的结果最接近真值,显著高于单标签学习的识别精度;其子区域多标签分类F1分数达到0.857,与单标签学习中性能最好的ResNet50模型相比,提高了8个百分点。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自动提取子区域内多类标签的有效特征,提高露天煤矿区场景识别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