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43篇 |
免费 | 966篇 |
国内免费 | 88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38篇 |
大气科学 | 151篇 |
地球物理 | 402篇 |
地质学 | 3358篇 |
海洋学 | 135篇 |
天文学 | 18篇 |
综合类 | 186篇 |
自然地理 | 20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76篇 |
2023年 | 71篇 |
2022年 | 128篇 |
2021年 | 157篇 |
2020年 | 114篇 |
2019年 | 146篇 |
2018年 | 114篇 |
2017年 | 145篇 |
2016年 | 142篇 |
2015年 | 146篇 |
2014年 | 167篇 |
2013年 | 177篇 |
2012年 | 240篇 |
2011年 | 156篇 |
2010年 | 157篇 |
2009年 | 184篇 |
2008年 | 128篇 |
2007年 | 184篇 |
2006年 | 189篇 |
2005年 | 187篇 |
2004年 | 166篇 |
2003年 | 132篇 |
2002年 | 111篇 |
2001年 | 132篇 |
2000年 | 125篇 |
1999年 | 112篇 |
1998年 | 113篇 |
1997年 | 123篇 |
1996年 | 102篇 |
1995年 | 70篇 |
1994年 | 98篇 |
1993年 | 68篇 |
1992年 | 50篇 |
1991年 | 41篇 |
1990年 | 40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23篇 |
1987年 | 22篇 |
1986年 | 16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5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北苏鲁荣成地区超高压变质带的形成与折返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荣成地区位于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东北部,以花岗质片麻岩、副片麻岩为主,夹有少量的榴辉岩、石榴辉石岩、麻粒岩、超基性岩、石英岩、大理岩和斜长角闪岩等,各类岩石的锆石中普遍含有柯石英包裹体,表明荣成地区岩石曾经历超高压变质作用过程。荣成地区区域构造格架表现为面理产状总体为NNE-SSW走向,向南转为由NE-SW走向,呈弧形展布,倾向SE或SSE,超高压变质岩石由一系列近平行的剪切岩片组成,岩片之间的分界线为一些韧性剪切带,是折返阶段角闪岩相-绿片岩相的产物。结合野外宏观变形现象、显微构造分析以及糜棱岩中石英的优选方位EBSD (electron backscatter diffraction,电子背散射技术)测量结果,可以判断北苏鲁荣成地区韧性剪切带主要形成于中、低温(550~350℃)条件,并具有由NW向SE“斜向正滑”的剪切指向。根据韧性剪切带中所含的榴辉岩透镜体的显微构造和绿辉石与金红石的优选方位的EBSD的研究,重塑超高压变质阶段的流变学特征:绿辉石和金红石都具有高温的滑移系组构模式。横穿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地震反射剖面揭示了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呈厚10km以上的穹形板片,位于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板片下部的荣成及江苏刘山以韧性正断裂系列为主。Ar-Ar测年结果表明,发生这种伸展韧性剪切作用的时间在117~130Ma。位于板片上部的南苏鲁以韧性逆冲性断裂系列为主。基于以上各方面的研究,进一步验证了苏鲁超高压-超高压变质带折返动力学的挤出模式。 相似文献
22.
23.
带TMD的结构基于动力可靠性约束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运用复模态法求得多自由度带TMD结构随机地震响应解析解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动力可靠性约束的优化设计方法对TMD装置参数的优化取值进行了系统研究,以结构最大位移响应的期望值为目标函数,以TMD装置响应的动力可靠性为约束条件,运用罚函数法获得到TMD装置的优化设计参数.并给出了算例,从而建立了带TMD结构基于动力可靠性约束的抗震优化设计的一整套方法,本文方法也可用于基础隔震结构、带TLD减震结构以及带TMD和TLD抗风结构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24.
The high-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experimental data of garnet, sillimantite and biotite-bearing potash feldspar gneiss (SGBG,
natural block rock) has shown that metamorphic reactions between garnet and melt, and mineral assemblage evolutional features
are not only controlled byP-T condition, but also genetically correlate with dehydration-melting of biotite and partial melting of felsic minerals. Combining
experimental data with theoretical analyses, the genetic mechanism of metamorphic reaction and its dynamic significance have
been demonstrated in the process of metamorphic evolution of khondalite series on the border of Jin (Shanxi Province)-Inner
Mongolia.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Youth Geologist Foundation of Ministry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of China, the Post-docter
Foundation and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 No. 49572138). 相似文献
25.
扬子板块东北缘中元古代的大地构造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子板块东北缘存在四条主要的中元古代变质带,自南向北依次为江南变质带、沿江变质带、云台一张八岭变质带和连云港一泗阳变质带。它们分别为中元古代的古弧后盆地、火山岛弧、裂谷及弧前盆地,扬子板块东北缘中元古代为活动大陆边缘构造体系。苏(北)胶(南)变质造山带应解体,其中一部分属扬子大陆边缘体系。 相似文献
26.
V. O. Khudolozhkin 《Russian Journal of Pacific Geology》2007,1(3):290-301
This paper reports the results of a comparison of the qualitative physicochemical simulations (by the Winsel program complex) of the composition of the reacting fluid with experimental data on the water-electrolyte (NaCl, HCl, NaOH, and KOH)-mineral (quartz, corundum, microcline, and plagioclase) system and the water-electrolyte-rock (granite and pelite) system at 400–800°C and 1–10 kbar. Constraints are proposed for the temperature, pressure, and the composition of the electrolyte at which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相似文献
27.
甘肃敦煌水峡口地区前寒武纪岩石的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9,他引:2
敦煌杂岩位于塔里木克拉通的东部,探寻和研究其中的早前寒武纪地质体对于探讨敦煌地块早前寒武纪地壳的形成和演化及其构造归属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甘肃敦煌水峡口地区的敦煌杂岩主要由英云闪长质片麻岩、花岗闪长质片麻岩以及表壳岩石组成.利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测得水峡口英云闪长片麻岩和花岗片麻岩原岩的形成年龄分别为2561±16Ma和2510±22Ma,确证了在敦煌杂岩中存在太古宙岩石.此外,还获得斜长角闪岩的变质年龄为1806±14Ma,推测其原岩岩浆可能来自古老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根据已有的资料提出在古元古代晚期(1.80 ~ 1.85Ga)敦煌杂岩经历了一期较广泛的变质作用.锆石Hf同位素显示~2.5Ga的岩石年龄在敦煌地块代表新太古代晚期重要地壳生长时期,而~1.8Ga的构造-热事件则是以古老地壳物质循环再造为主.这些资料显示敦煌地块和华北克拉通在早前寒武纪经历了类似的地壳形成和演化过程,且共同记录了全球性的Columbia碰撞造山事件信息. 相似文献
28.
三角网格模型剖分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值波场正演在地震学和勘探地球物理学领域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用一个好的方法来建立一个复杂的地质模型则显得尤为关键。三角网格模型相对于层状模型和矩形网格模型在反映地质界面形态、三角网格剖分个数调节及射线追踪速度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利用三角网格剖分的建模方法,在VC2008编程环境下实现了复杂地质模型的描述。通过对复杂模型的建模测试,表明采用三角网格剖分方法,可解决以下模型难题:①对复杂模型界面的描述;②对复杂逆断层的描述;③对封闭块体的描述;④对模型弹性参数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29.
内蒙古大青山-乌拉山地区孔兹岩系的早期变质地层结构——下地壳近水平顺层滑脱变形的产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孔兹岩系作为高级变质岩区一套特征性的变质沉积岩石组合而受到广泛关注,但其变质地层结构及其相关的构造作用和构造样式还不为人所了解。通过对内蒙古大青山一乌拉山地区以孔兹岩系发育为特征的高级变质杂岩的研究发现,区内孔兹岩系自下而上由3个岩石地层单位组成:榴云片麻岩岩组、透辉片麻岩岩组和大理岩岩组,表现出由细碎屑沉积-碎屑沉积和钙质化学沉积的混合物-镁质碳酸盐组成的沉积旋回。这些变质地层不仅遭受到具有近等温降压顺时针P-T演化特征的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改造,同时,还遭受到近水平顺层滑脱变形构造、穹-褶构造和近东西向陡倾叶理带这三种构造形式为主的多期变形的改造。由此,这些变质地层在空间上多以不规则条带状、不规则团块状或透镜状形式出露,同时,各地层单位在空间上具有“犬牙交错,参差产出”,“岩层缺失,隔层相触”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区内孔兹岩系目前的产出状态及“犬牙交错,参差产出”的特征是穹-褶构造尤其是近东西向陡倾叶理带叠加改造的结果,在消除其改造的影响后可以确定,由于近水平顺层滑脱变形改造的结果,这些变质地层发生“岩层缺失,隔层相触”,在空间上表现为以近水平的长轴近东西向的扁豆体堆叠而成的早期变质地层结构,这是高级变质地层所特有的变质地层结构。 相似文献
30.
大别造山带地壳泊松比结构与超高压变质带—来自宽角反射与近垂直反射剖面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宽角反射、近垂直反射的探测结果和有关地质资料,对大别造山带地壳结构和超高压变质带研究显示:大别造山带地壳具有层块结构特征。沿安义-庄墓剖面,上地壳有7个弹性块体,中地壳有5个,下地壳有4个。扬子与华北地块的主缝合带是超高压变质带,扬子地块与大别造山带的现今分界线是与郯庐断裂相交的太湖-马庙断裂,磨子潭-晓天断裂是大别造山带的北界,北淮阳构造带呈楔状向下插入,它与华北地块的分界是肥中断裂。郯庐断裂在中、上地壳近于直立,下地壳向西倾斜。超高压变质带的厚度为5-7km,产状向北插入到北大别块体之下,折返过程是构造就位,不是大别山的均匀抬升,折返的主运动面是水吼-五河高温剪切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