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7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50篇
测绘学   74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583篇
海洋学   2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61篇
自然地理   7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51.
本区太原组类化石经鉴定有8属39种,其中球希瓦格在本区西部L1灰岩中大量出现。按照在太原组中的分布情况,球希瓦格带由下而上可划分为两个亚带即:1.Sphaeroschwagerina-Quasifusulina亚带(L1-L5灰岩);2.Schwagerina-Eoparafusulina亚带(L6-L8灰岩)。本区石炭-二叠系的界线,根据动物群的资料,应划在L1灰岩之底界面,太原组划归早二叠世。  相似文献   
852.
可能发生在中国扬子台地震旦-寒武系界线上地外撞击事件的目标地层应该是湘西北天门山震旦-寒武系界线上的Ni-Mo多金属元素富集层及其相对应的层次。文中分析了这一目标地层的展布和地质特征。这一特殊层位对于上下地层沉积环境的演变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53.
长兴阶名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成源 《地质论评》2005,51(4):457,480-457480
长兴阶是由中国命名的第一个被列入国际地质年表的阶名,现在其顶底界线定义及界线层型都已确定。但有关长兴阶命名的历史说法不一。  相似文献   
854.
上扬子地区晚二叠世晚期及早三叠世早期异常碳酸盐岩可以按成因分为3大类:A类-生物成因 的异常碳酸盐岩,B类-非生物成因(化学及水动力成因) 的异常碳酸盐岩,C类-生物、水动力及化学等复 合成因的异常碳酸盐岩;还可进一步识别出8个具体类别,包括微生物岩、角砾状灰岩、扁平砾屑灰岩、条带 状灰岩、薄板状、纹层状泥质灰岩、鲕粒碳酸盐岩及a、b型蠕虫状灰岩。近乎极端的古海洋环境和古气候条件 是P/T转换时期以错时相为主的异常碳酸盐岩得以发育并作为早三叠世重要沉积类型的基础;P/T生物大灭绝 事件发生以后,底栖动物对海相沉积层表面的破坏几乎停止,海洋洋流近乎停滞,与此同时表层海水饱受季风 与飓风风暴的侵扰,分布在生物礁或浅水碳酸盐岩台地之上的透光带菌藻生态系统生长为具有一定抗浪能力的 微生物岩,频繁的风暴对海底的影响使得同生期弱固结的碳酸盐软泥被打碎而形成同生砾屑,一定的古地形坡 度又加剧了风暴为诱因的碳酸盐沉积物重力流的发育;此外,碳酸钙过饱和的海水可以使得碳酸盐直接化学沉 淀于海底,同时巨型季风带来的黏土和粉砂与碳酸盐化学沉积共生,这一系列的过程发生于早三叠世早期特殊 的古环境中,造成了上扬子地区多种多样的异常碳酸盐岩沉积。  相似文献   
855.
为了解藏南定日-岗巴盆地和江孜盆地白垩纪沉积时底层水体的氧化一还原环境,采用ICP-MS方法进行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微量元素在时空上均发生了变化,这与各元素对沉积水体的氧化一还原敏感程度有关.元素Al标准化后变化趋势也不尽相同,其垂向上的变化反映了沉积物底层水体氧化-还原状况、生物产率等沉积环境,与海平面升降、陆源碎屑输入、成岩作用再活化及沉积后氧化作用等多因素有关.V/(V+Ni)、U/Th、V/Cr、Ni/Co、Re/Mo、Uau及δU比值表明早白垩世及晚白垩世中、晚期藏南地区盆地内底层水体环境总体上为中等分层的含氧环境,但定日一岗巴盆地内晚白垩世早期Cenomanian-Turonian界线附近微量元素发生突变,显示为强烈的还原环境.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后均表现为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型,LREE/HREE介于7.42~14.80之间,LaN/YbN变化范围为7.93~18.54,δEu负异常,δCe异常不明显,表明为含氧环境.因此微量、稀土元素微观分析与野外宏观露头观察相结合,不但可以作为地层划分对比的直接依据,且能更准确、有效地判断地层沉积时底层水体的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856.
Ophiceras(蛇菊石)在滇东海陆交互相卡以头组下部(25层下部)的首次发现,是近期海陆交互相和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PTB)研究的重要进展之一。该化石的发现为滇东卡以头组地层时代的确定提供了更加确凿的依据。在煤山D剖面,29-37层为Ophiceras(蛇菊石)的顶峰带,因此,可将滇东密德B剖面的25层与煤山D剖面29层对比,那么滇东地区卡以头组主体(甚至全部)的时代可划归早三叠世。  相似文献   
857.
行政区域界线关系到边界附近地区的稳定与和谐社会的建设。为了巩固湖南省行政区域界线勘定成果,加强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提高行政区划界线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程度,必须建设湖南省行政区划界线管理信息系统。结合湖南省界线实际,详细分析了系统的需求情况,并对系统的总体框架和数据库设计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58.
四川盆地西南缘的沐川生基坪剖面(PTB)是研究海陆交互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的关键。本次研究对研究区P-T界线地层的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探讨了研究区的岩石组合特征、沉积环境、风化作用、古气候及物源特征。还原环境的宣威组中叶肢介化石、煤线和水平层理的出现,反映了近缘的滨浅湖相沉积特征;氧化环境的飞仙关组中双向交错层理、透镜状层理和脉状层理、波痕印模和干裂构造等特征的出现,反映了浅海相沉积特征。通过研究四川盆地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岩相古地理可知,研究区宣威组的浅湖相和飞仙关组的潮间-潮下相沉积环境与前人所得出的海陆交互相和滨浅海相沉积环境基本吻合,反映了海水的持续入侵,与晚二叠世-早三叠世的海平面升降事件一致,表现了峨眉山玄武岩喷发之后伴随的海侵。高CIA、CIW和PIA值和A-CN-K和A-C-N图解共同指示了沉积岩物源区经历了强烈的风化作用,并暗示宣威组与飞仙关组沉积时期可能处于温暖潮湿的沉积气候环境。根据研究区宣威组、飞仙关组岩石组合中的玄武岩碎屑特征,并结合稀土元素特征、La/Yb-ΣREE、Co/Th-La/Sc源岩判别关系可推测沐川生基坪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处沉积岩的物质来源主要可能为宣威组底部的峨眉山玄武岩。  相似文献   
859.
阴家润 《地质学报》2005,79(5):577-586
基于西藏聂拉木拉弄拉地区的格米格剖面新近逐层采集的菊石及缝合线研究,已识别出晚三叠世瑞替阶Choristoceras marshi组合,过渡带Neophyllites-Choristoceras组合,下赫塘阶Psiloceras calliphyllum组合和中赫塘阶Discamphiceras pleuronotum组合。作为东特提斯唯一的三叠系-侏罗系界线地层剖面,格米格菊石组合序列提供了特提斯范围内三叠/侏罗系界线菊石组合(或菊石带)以及地层对比的基础:Choristoceras marshi组合可以和欧洲,南美的秘鲁和智利的MARSHI菊石带,北美的内瓦达,不列颠哥伦比亚(加拿大)等地CRICKMAYI菊石带比较。Neophyllites-Choristoceras组合可和北美的内瓦达侏罗系底部TILMANNI菊石带Neophyllites和Choristoceras共生动物群比较。Psiloceras calliphyllum组合能够和北阿尔卑斯地区CALLIPHYLLUM菊石带比较, 证明北阿尔卑斯地区三叠系和侏罗系之间存在地层缺失。  相似文献   
860.
本文研究了贵州新民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有机碳同位素(δ13Corg)组成和疑源类、菌藻类丰度的变化特征.δ13Corg在二叠纪末期存在缓慢降低和陡然降低两个阶段:缓慢降低发生于Clarkina yini带中下部,陡然降低出现在Clarkina meishanensis带内部.δ13Corg的缓慢下降与疑源类、菌藻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