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9篇
  免费   966篇
  国内免费   738篇
测绘学   347篇
大气科学   1093篇
地球物理   923篇
地质学   1917篇
海洋学   616篇
天文学   434篇
综合类   202篇
自然地理   361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65篇
  2016年   162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297篇
  2008年   275篇
  2007年   337篇
  2006年   278篇
  2005年   296篇
  2004年   262篇
  2003年   206篇
  2002年   214篇
  2001年   177篇
  2000年   201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156篇
  1997年   123篇
  1996年   122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96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897年   5篇
  1880年   1篇
  187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渐新世/中新世分界的地层学事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渐新世/中新世分界面(即古近纪/新近纪分界面)附近的浮游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化石事件及其新年龄。2004年国际地层年代表确定该分界面位于第58长偏心率周期弱振幅处,古地磁事件C6Cn.2n底面,经天文调谐后的年龄为23.03 Ma。发生在该界面附近的生物地层学事件主要是浮游有孔虫Paragloborotalia kugleri的始现面(22.96 Ma)和钙质超微化石Sphenolithus delphix的末现面(23.11 Ma)。在南海北部东沙群岛附近的大洋钻探ODP1148站,渐新世/中新世界面以崩塌沉积物为特征,有明显沉积间断,标志南海当时有较大范围的构造运动。  相似文献   
162.
隧道地震响应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进行隧道地震响应的数值模拟研究时, 横向计算范围和人工边界等对计算结果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以黄草坪隧道为研究对象, 应用有限差分程序FLAC3D对其进行地震响应的数值模拟研究, 将横向计算范围分别取为隧道洞径的5倍、6倍、7倍、8倍、9倍和10倍, 并分别采用FLAC3D中的截断边界、自由场地边界和粘性边界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 当地震波为P波时, 横向计算范围取为洞径的7至8倍, 人工边界采用自由场地边界或粘性边界是比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163.
北京平原第四纪下限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首先回顾了北京平原区第四纪下限的研究历史,指出迄今为止在这一领域存在的问题。根据我国目前的研究进展和北京地区研究现状,按照全国地层委员会的相关标准和要求,确定了划分第四纪下限的5大原则。北京平原区第四系沉积特征复杂,根据多年资料和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了划分该界限的方法。广大的北京平原区,不具备完整的第四系剖面露头,生物地层方法划分存在困难;古地麟、热释光及孢粉地质测试为准确定位这一界限提供了可能。对平原区的钻孔而言,笔者发现以古地麟测试结合孢粉分析、岩性特征、地球物理测井以及地球化学测试(碳酸钙分析)等综合手段确定这一界限的证据更有说服力,新5孔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4.
扬子地台西南缘早三叠世层序地层格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扬子地台西南缘早三叠世地层被划分为4个沉积层序。通过综合研究已取得的牙形石生物地层资料,与Haq等人提出的三叠纪牙形石生物时带进行了对比,初步定出了各沉积层序及体系域的界面年龄(层序1底界年龄251Ma;层序2底界年龄245.2Ma;层序3底界年龄243Ma;层序4底界年龄240.5Ma,顶界年龄239.4Ma),从而建立了区内分辨率较高的早三叠世地层格架。格架中层序组合特征在碳酸盐岩台地边缘显示得非常清楚,其中,层序1-层序2高水位体系域的台地边缘依次向陆后退,呈退积或超覆(overlap)型组合关系;层序3-层序4高水位体系域的台地边缘则依次向海推进,呈进积或退覆(offlap)型组合关系。这种组合特征主要受沉积盆地的构造沉降及2级海平面升降亚旋回的海面变化的控制,构造沉降加速和海面上升期形成的层序呈退积型组合关系;构造沉降平缓及海面下降期形成的层序呈进积型组合关系。此外,还研究了斜坡地带(贵阳改毛)层序1-层序3底部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变化规律:海侵体系域-高水位体系域碳、氧同位素组成变化不大,δ13C主要为正值,但在高水位体系域顶部明显负向偏移;低水位体系域碳、氧同位素组成变化剧烈,且均为负值。这为地层划分提供了地球化学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5.
不稳定边界层下地形重力内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槽实验及线性理论研究表明,当低层大气处于近中性或不稳定时,如果地形引起的动力扰动足够强,地形扰动可在上部稳定层结中激发出重力内波,波动反过来影响低层流场,引起动量输送。低层大气处于近中性或不稳定时,地形波同样对大气运动可产生波阻,这应引起模式工作者的重视。最后讨论了大气粘性对中性或不稳定层结下地形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6.
泥河湾哺乳动物群与中国第四系下限   总被引:22,自引:6,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邱占祥 《第四纪研究》2000,20(2):142-154
对泥河湾动物群(狭义)与欧洲维拉方经典动物群中属级相同的20种哺乳动物进行形态和进化水平上的对比发现,其中有11种(包括亚种)和晚维拉方期的 Olivola动物群的成员最接近,有4种可与中维拉方晚期的Seneze动物群的成员比较,其中有2种因为仅发现于Seneze,不足以说明它们一定只和泥河湾者接近。另外两种(Lynx shansius和Pseudodamaelegans)确实和Seneze者更接近而不同于Olivolaa者。有两种动物(Borsodia chinensis和Meles chiai)间接地表明泥河湾动物群可能和 Olivola更接近。还有 3种时代意义不大。总之,对比表明泥河湾动物群(狭义)与欧洲晚维拉方早期的Olivola动物群最为接近,其年代应为18Ma左右,接近于海相Vrica剖面更新世/上新世界线(1.796Ma).  相似文献   
167.
浙江长兴煤山剖面P/T界线附近粘土矿物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浙江长兴煤山(D)剖面二叠系—三叠系 (P/T)界线附近地层中的粘土矿物分析,显示粘土矿物的组合及含量的变化同粘土矿物的结晶度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同地层组段的变化相一致,粘土矿物组合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的气候、物源及地理条件的变化;同时,伊利石的结晶度也不具有地层梯度的特征。但是,无论是粘土矿物组合还是伊利石结晶度,在P/T界线附近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明本区当时海洋酸碱度和温度的剧烈变化,这可能导致了二叠纪末期海洋生物的大规模灭绝。  相似文献   
168.
内蒙乌拉山金矿床钾长石的矿物化学及有序度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电子探针显微分析(EMPA)和粉末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采自乌拉山金矿床含金钾长石石英脉、石英脉以及其他类型岩石中的10 0多个钾长石样品的化学成分和结果状态,并采用R和Q模式聚类分析、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含金矿脉、岩浆热液脉和蚀变花岗岩中的钾长石为中等到最大微斜长石,其特征为K2 O含量高,但相对而言,Na2 O、CaO和BaO的含量低。其他岩石类型中的钾长石的化学成分和结果状态变化很大,可以从透长石、正长石到微斜长石,其特征为K2 O的含量相对较低,但Na2 O、CaO和BaO的含量相对较高。含金样品中的钾长石通常更富K2 O ,表明金的成矿作用与富钾的热液流体和碱质交代作用有关。乌拉山金矿床的成矿作用分为两个阶段,主要的含金钾长石石英脉中的钾长石富K2 O ,形成温度为30 7~379℃,平均为35 3℃;第二阶段含金石英脉中的钾长石含K2 O较低,形成温度为2 6 0~318℃,平均为2 81℃。这些结果表明成矿流体与岩浆热液作用有关,流体朝温度降低、K2 O含量降低的方向演化,K2 O含量高的热液流体和2 6 0~380℃的形成温度有利于金的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69.
有限元法已被证明是计算阴极保护场中电位、电流密度分布的有效方法。作者建立了二维的有限元数学模型,并讨论了模型中电化学场的非线性边界条件的处理和非线性方程组的迭代法解法。用构建的模型对简单的阴极保护模拟体系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较合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0.
李莉  赵俊英  颜宏  黄丽萍 《气象》2001,27(3):3-7
介绍了一种用于减少有限区气候模式中嵌套误差积累的新方法——三维嵌套方法 ,详细阐述了这种方法提出的原因、必要性和它的理论基础。在有限区气候模式上进行三维嵌套与二维嵌套的对比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三维嵌套方案可减少嵌套预报误差的积累 ,并且对于降水的预报也有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