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38篇
  免费   2126篇
  国内免费   2430篇
测绘学   100篇
大气科学   1044篇
地球物理   3346篇
地质学   4820篇
海洋学   2942篇
天文学   93篇
综合类   436篇
自然地理   513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238篇
  2021年   288篇
  2020年   338篇
  2019年   493篇
  2018年   350篇
  2017年   366篇
  2016年   331篇
  2015年   446篇
  2014年   480篇
  2013年   518篇
  2012年   540篇
  2011年   560篇
  2010年   427篇
  2009年   556篇
  2008年   550篇
  2007年   688篇
  2006年   564篇
  2005年   533篇
  2004年   584篇
  2003年   476篇
  2002年   428篇
  2001年   395篇
  2000年   370篇
  1999年   364篇
  1998年   338篇
  1997年   311篇
  1996年   283篇
  1995年   265篇
  1994年   245篇
  1993年   201篇
  1992年   157篇
  1991年   133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Issues pertaining to a mechanism whereby long internal waves in shallow seas may give rise to enhanced rates of resuspension of sedimentary material are addressed. The proposed mechanism is intimately related to the creation of conditions in the bottom boundary layer which are favorable for flow separation and spontaneous onset of global instability. It is shown that long waves generated by topographic resonance and propagating upstream against the oncoming current, especially a sheared current, have a strong tendency to release a coherent, pulsating dynamics in their footprint. The passage-through-resonance problem for a sheared, stratified flow is considered, conditions for topographic resonance in the flow model are defined, and preliminary results for the unsteady dynamics in the boundary layer under the footprint of a long wave packet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992.
夏季乌拉尔地区大气环流持续异常的形成与维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天气尺度瞬变涡旋与时间平均基本气流双向相互作用建立异常型的角度,研究了夏季乌拉尔地区大气环流持续异常的形成与维持,首先基于合成分析,研究了持续异常期间的天气尺度瞬变波活动情况,结果表明:正异常时,在上游地区,从北大西洋中部到西欧沿岸,瞬变活动明显增强。负异常过程时相反,该地区瞬变活动减弱。利用线性正压原始方程模式,研究了在合成正异常基本流及7月气候基本流等两种基本流下,正异常时上游异常瞬变活动对异常建立的贡献。结果表明:正异常时,上游增强的瞬变波活动有利于正异常的建立与维持。利用基于线性正压原始方程模式设计的风暴轴模式,研究了时间平均基本流在组织与调控瞬变活动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当乌拉尔地区高压脊发展时,有利于瞬变在上游的北大西洋中部到西欧沿岸地区组织起来。脊发展越强,越有利。结合上述两方面的结果,提出了瞬变与行星波双向相互作用的乌拉尔持续正异常形成和自维持机制。  相似文献   
993.
利用1965-1995年天气图和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濮阳市11月份寒潮的时空分布特征、路径及天气形势,确定了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994.
光滑约束技术在线性反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遗传算法的反演中则很难直接施加于模型参数,其原因是采用光滑处理后的模型参与迭代后,模型的多样性受到很强的压制,并在少量的迭代过程中使种群的各个模型趋向一致,从而得不到满足条件的最优解.本文给出了一种可用于遗传算法反演的间接光滑约束方法.该方法将遗传算法迭代过程中产生的模型经处理后得到的光滑模型,作为误差函数计算的输入模型.迭代过程仍采用原模型,避免了模型的多样性损失,在面波反演和接收函数反演的试验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利用该方法对青藏高原地区的瑞利波相速度资料进行了反演,揭示了青藏高原中部地区S波速度结构的横向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地壳S波速度较南部地区低;大多数路径在15~40km 深度范围内,存在12~25km 厚的地壳低速层;上地幔低速层位于100km 深度以下,厚度主要在40~80km 范围内变化,个别路径可达100km 以上.安多台以北、玛沁和玉树以西之间,在上地幔90~230km 深度范围存在明显的低速层,最低速度约4.2~ 4.3km/s.根据不同路径的S波速度结构和前人的资料,我们认为印度板块的俯冲可能以雅鲁藏布缝合带附近为界.   相似文献   
995.
中国大陆及邻区上地幔各向异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深化对中国大陆及邻区上地幔介质形变强度和方向的空间变化图象、各向异性和剪切波分裂、各向异性以及应变、应变和构造过程关系的认识,我们以剪切波在分层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理论为指导,以分裂剪切波观测为基础,借助数字化地震资料和高分辨率的信号处理技术,给出了对136次地震的分析结果,得到了20个台站下面的上地幔各向异性介质的变形强度和方向的空间变化图象;并结合已有研究结果,对中国大陆及邻区上地幔各向异性特性及其起源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6.
利用强震记录分析场地的地震反应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唐山近场强震记录对如何分析场地反应进行研究,分析比较了多种方法:线性反演法、传统的谱比法以及接收函数法.通过比较研究,发现各种方法都能给出土层场地的卓越周期,但每种方法给出的场地反应不完全相同.其中,传统的谱比法与线性反演法的结果较为接近,而接收函数法的结果则同其它两种方法的结果相差较大.在线性反演法中,给出了S波的品质因子QS,QS 在0.5~32Hz范围内与频率有关:QS(f)=67 f 1.1.   相似文献   
997.
基于螺旋线上谱因式分解的地震波场隐式辛算法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均匀介质、复杂各向同性介质和各向异性介质中的地震波传播过程,可用统一形式的标量声波方程描述.考虑到在无损耗条件下,地震波方程描述了地震波场这一个无穷维的哈密顿体系随时间的演化过程,该过程为一个单参数连续辛变换,因而可以在其哈密顿形式表述下导出其辛格式.与显式辛算法相比,隐式辛格式对应的隐式辛几何算法具有无条件稳定的特点,可以允许较大的计算步长.但是由于隐式算法不可避免地面临高阶矩阵的求逆,其每一步的计算速度较慢.为实现矩阵快速求逆,文中采用了螺旋边界条件下谱因式分解的方法.在螺旋边界条件下,需要求逆的矩阵化为带状矩阵,而且其各列非零元素的位置和大小具有非常好的相似性,因而可以采用谱因式分解的方法实现快速LU分解.文中采用二阶精度的隐式蛙跳辛格式和谱因式分解方法,计算了常速度、层状介质和Marmousi模型中的波场.计算表明,隐式辛算法不失为波场计算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998.
中层大气中重力波饱和机制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向上传播的重力波波包在中层大气中的非线性传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讨论中层大气中重力波的饱和机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向上传播的重力波波包的扰动振幅在接近波包的本征水平相速度之前随高度单调增长,而当波振幅接近本征水平相速度时,在对流不稳定区域出现等位温面的翻转,同时波振幅的增长达到饱和(波振幅随高度不发生变化).小尺度对流在等位温面的翻转和波饱和发生后产生,随后波包开始破碎,这些非线性过程的最终结果产生湍流.表明导致重力波饱和的关键因素是等位温面的翻转而不是诸如波破碎、湍流、波-流相互作用等其他的一些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999.
各向异性弹性波有限元叠前逆时偏移   总被引:26,自引:10,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有限元法和最小走时射线追踪的界面点法,实现了各向异性弹性波的叠前逆时偏移.理论模型资料的偏移结果清晰准确,证实了该系统的可靠性.通过对各向异性模型资料的各向同性偏移处理,发现常规偏移剖面存在较大误差,地质体的垂向深度和横向位置与实际模型有偏离.  相似文献   
1000.
阐明利用瑞雷面波反地表速度和厚度的可行性,并利用地震记录中的瑞雷面波数据,反演近地表低速带的厚度和速度,文中给出了实例试算,结果表明,面波资料的近地表参数反演将有利于勘探目标区的物理参数建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