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1篇
  免费   344篇
  国内免费   690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120篇
地球物理   208篇
地质学   1843篇
海洋学   13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80篇
自然地理   22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In an attempt to date a palaeolandslide that took place along the Baga Bogd Massif, in Mongolia, the infrared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IRSL) method has been applied to lacustrine silty sediments directly overlying the landslide mass. The IRSL age estimates obtained on alkali feldspar grains (>40 μm) and polymineral fine grains (4–11 μm) provide a minimum age for the landslide event. The IRSL ages on alkali feldspars corrected for long-term fading using the protocol of Mejdahl (1988, 1989) suggest that the palaeolandslide occurr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Last Interglacial. These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10Be cosmogenic dates obtained on faulted and abandoned alluvial fans in the Gobi-Altay mountains.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the IRSL dating method can successfully be applied for establishing landslide chronologies.  相似文献   
112.
内蒙古西部北山地区甜水井-青山一带双堡塘组时代讨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对神螺滩双堡塘组生物地层的研究、对比,神螺滩双堡塘组中所产菊石Uraloceras是北山地区双堡塘组的特征分子,广泛分布于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中国的上石炭统—下、中二叠统;腕足Neospirifer ravana,Schizodus subquadratus,S.cf.elongatas,Parallelodon olseni,Pseudomonotis mongoliensis,Streblochondria?sp.,Palaeolima sp.,Myalinella cf.falcata等均见于内蒙古中部的早、中二叠世哲斯组。神螺滩双堡塘组的化石中没有发现典型的晚二叠世的特征分子。这一化石组合面貌显示神螺滩双堡塘组的时代应为早二叠世晚期—中二叠世,而不是晚二叠世。  相似文献   
113.
内蒙古赛乌素金矿是产于中-新元古代白云鄂博群变质碎屑岩中的石英脉型金矿,矿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成矿热液来源复杂,可能有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作用;成矿早期的硫来自花岗岩浆,成矿晚期的硫有一部分可能来自地层,铅同位素特征表明铅来自地幔,因此推断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114.
通过对包头6.4级地震临震前动物、地下水等宏观异常时、空、强分布特征的研究,提出了利用动物、地下水震前宏观异常加强短临追综研究,进行短临预报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5.
内蒙古乌达地区早二叠世早期植物群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孙克勤  张周良 《现代地质》1998,12(4):586-590
通过对内蒙古乌达地区早二叠世早期山西组植物化石进行研究,共鉴定出植物化石7属11种,即Tingiacarbonica(Schenk)Hale,TpartitaHale,PlagiozamitescfoblongifoliusHale,SphenopterisnoriniHale,SnystroemiSze,StenuisSchenk,PecopterisandersoniHale,PlativenosaHale,Taeniopterissp,Caulopterissp,PterophylumdaihoenseKawasaki。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植物化石均为华夏型分子,可以和华夏植物区的一些同期植物群进行对比。根据植物群的总体组成,该区山西组植物群的地质时代属于早二叠世早期,大致相当于阿谢尔期(Aselian)至萨克马尔期(Sakmarian)。  相似文献   
116.
阿拉善高原地下水的稳定同位素异常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顾慰祖 《水科学进展》1998,9(4):333-337
1987~1995年对降水、黑河水和古日乃草原地下水作了定位观测,在巴丹吉林沙漠水文探险中采集了沙漠和戈壁地下水及湖水.降水同位素组成δD~δ18O与Craig线相同,但发现了地下水的δD~δ18D关系平行于降水线且有氘盈余为负且达-22‰的异常,其成因不明.由地表、地下水环境同位素组成,分析了黑河治理规划实施后可能对地下水资源产生的工程影响,它近期不会成为古日乃草原沙漠化进程的因素,但对额济纳绿洲的影响却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7.
胡建中  潘永胜 《现代地质》2003,17(4):402-407
渣尔泰山群是华北地台北缘中元古代裂陷槽沉积,主要为一套遭受绿片岩相区域变质的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根据岩性、岩相、相序和不整合界面的综合研究,对这套地层进行了详细的层序界面分析和层序划分,识别出Ⅰ型、Ⅱ型和暴露-淹没复合型(Ⅲ型)3种类型层序界面,共划分出1个超层序、2个大层序和7个层序。总结了渣尔泰山群在碎屑滨岸、台缘碳酸盐岩与碎屑岩混积、碳酸盐台地、台前斜坡和陆棚盆地等不同古地理背景下的层序发育模式及其内部构成特征,并探讨了复合海平面变化、构造活动、沉积物供给、古地形等因素对层序形成和演化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8.
内蒙古阿拉善地区阿拉善群(狭义)的形成时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拉善群(狭义)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雅布赖山、巴彦乌拉山、阿拉坦敖包一带,是一套陆源碎屑-碳酸盐建造,岩石组合为黑云片岩、石榴黑云片岩、含十字石二云片岩、石英岩和大理岩.对其中的石英岩中的碎屑锆石进行LA-MC-ICP-MS测年,得到的年龄谱范围为1206~3132 Ma,以1400~1800 Ma占主体,峰值为1737 Ma,表明该样品中的碎屑锆石主要来源于中元古代早期形成的岩石,最小谐和年龄为1206 Ma,暗示阿拉善群石英岩的形成时代应小于1206 Ma.同时,测定出与阿拉善群呈侵入接触关系产出的眼球状黑云母二长花岗片麻岩的锆石U-Pb年龄为893 Ma.综上考虑,笔者认为阿拉腾敖包一带的阿拉善群应形成于1206~893 Ma之间,属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早期的沉积建造.  相似文献   
119.
为进一步查明黄岗锡铁矿矿床成因、夕卡岩矿物成分与金属矿化类型之间的联系,利用电子探针对研究区主要夕卡岩矿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成矿早期石榴石的端员组分以钙铁榴石为主,主成矿期石榴石的端员组分以钙铝榴石为主;辉石端员组分变化较大,主要为透辉石和钙铁辉石。石榴石和辉石的矿物组分分别为Adr28.69~96.44Grs2.00~67.38(Prp+Sps)0.67~5.69和Di11.8~94.12Hd4.08~81.28Jo1.79~20.02,其较大的成分变化特征反映出夕卡岩不是在一个完全封闭的平衡条件下形成的。角闪石大多为镁铁钙角闪石,个别属于铁角闪石,成分变化较大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氧化还原条件改变导致不同程度的AlⅥSi←→(Na,K)的置换作用,属于一种固相线下的转变。角闪石中四次配位的Si、Al及六次配位的Al、Ti和A位置的阳离子数变化范围很大,可能是由于接触交代作用过程中岩浆的成分差异或结晶时的物理化学条件改变所引起的。富锰的辉石夕卡岩是岩浆流体顺层间破碎带渗滤交代形成的,富锰辉石可作为本区寻找Sn、Cu、Zn等多金属的找矿标志,外接触带夕卡岩和其附近的大理岩中是多金属成矿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20.
内蒙古二连浩特市-东乌珠穆沁旗地区属半干旱荒漠草原区.1∶20万区域化探扫面应针对该类景观区微景观特点,选择土壤或水系沉积物测量方法开展工作.经试验确定采样粒级为-5~ 20目;采样密度2个点/km2;采样介质为残坡积物或冲、洪积物.经4个1∶20万图幅的区域化探扫面工作,取得了明显的异常圈定和地质找矿效果,方法技术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